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08谢喆珺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思政

谢喆珺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在我国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培养一直是国家所重点关注的教育内容之一,但是在思政课程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具体实践中,由于部分高校没有统一的教材,以及这门课程与国家的实际政策、国际形势等变化联系密切,因此对于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以及教师的授课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我国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需求愈来愈大,这是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需要,只有从课程上进一步的规范化,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综合教学质量,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学习发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需要将思想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构建科学教学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有助于将课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化[1]。通过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积极作用,将课程规范的相关工作按照要求做好,才能保障学生的良好学习发展。

再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通过优化的教学方法应用,这对学生自我发展成长就能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后,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学生必学的课程内容,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引导学生思想行为正确规范就能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深化开展,这对学生德才兼备的培养就能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已经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建设提供了良好保障,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将课程教学工作积极优化,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体现

虽然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我国大学生思政能力培养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部分学校对于学生思政能力培养并不重视,学生自身对于思政课程的理解不足,由此造成了学生对于思政课不重视、对于政治认知能力的评价不重视的问题。

1.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程度不理想。学生的认识不足是阻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原因,许多大学生认为大学教育应当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知识,最多再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但是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而言,许多学生认为该门课程是一个负担,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知首先就不到位[3]。在相关数据调查中,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自我的思想政治学习,就已经能够提升政治认知,没有必要进行形势与政策的专门学习。并且,许多大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堂主要是分析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对相关的新闻进行分析,这些学生自己本身也可以进行,没有教师专门开设课程进行研究的必要,形势与政策课程也可以在其他思政课程中有所体现,没有专门开设的必要。

2.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把控以及教师的选任不到位。部分学校由于自身认识不足的问题,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也存在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学校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一定的教学课本,只不过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相关的新闻内容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因此,相比于毛概课程和思修课程而言,形势与政策课程不受学校的重视[4]。除此之外,在学校对于思政课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抓的就是毛概课程和思修课程,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只进行必要的管理,并没有深入分析学生不愿意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原因[5]。对于教师方面,学校也没有进行足够的管理,将一些没有上课激情、思想认知不到位的教师安排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不重视。

3.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僵化,学生学习动力不强。面对当前新的教育发展的环境,要充分注重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创新教学的理念以及方法,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但从实际教学现状能发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氛围僵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专业知识,必然会影响其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结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教学的方式,也没有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鲜明的突出,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

4.教学的形式单调,不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形势与政策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由于在教学观念层面没有及时的转变,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形式的运用比较单调,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比较少,这就会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的学习,教师没有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一些新的技术的应用也没有发挥积极作用,成了“换汤不换药”的典范,这就会使得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发生[6]。

5.教学的目标没有科学设置,影响整体教学质量。面对新的教学发展形势,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设置科学化的目标,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落实,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比较窄,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这就使得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让学生高效化学习专业知识。

二、如何加强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如上文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我国高校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体系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程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如何通过改革自身的管理、改革教师的思维来提升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知,提升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就十分重要[3]。对此,本人也进行如下研究: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思政课程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在上文中提及,部分学校对于思政教育课程没有一个足够的管理体系,因此,学校应当对思政课程进行必要的管理,也在思政课程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度来约束教师的行为,通过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授课的认真程度以及学生的重视程度进行相关的监督来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任用思维创新有独特的政治见解并且思路开阔的教师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讲授。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固定的课本,且与时政的联系性较强,因此,学校在选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时,应当注意选用一些思维开阔,并且有独特政治认知的教师。这些教师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令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本身。

(三)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引入时政新闻以及相关的辅导材料,帮助学生对时政新闻进行理解。形势政策课程是与时政新闻是密不可分的,是与我国的相关政策以及国内外的形式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对时政新闻的分析能力,并且通过小组教学、小组演讲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重点时政新闻的把握能力。

(四)从思想观念上加强重视。为能保障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高效化开展,这就需要教师能从思想观念上重视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从思想上提升认识,按照实际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教学的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加以提升,学校领导层对该课程内容也要加强重视,要注重从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优化,注重课时的安排和经费等基础条件作为保障,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强化,才能有助于各项教育工作的良好推进。课程设置过程中要能将教研室功能发挥出来,注重多样化方式的运用来提升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中,任课教师就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主动性,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实际课程教学当中就要注重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拓宽学生学习思路,让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知识学习充满兴趣,在这一基础上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深化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主旨紧紧把握,帮助学生成为能够明辨是非,坚持信仰,以及提倡社会新风尚的高素质人才。为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加强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互动,通过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学习的价值有更深的认识了解,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强化,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知识内容,就显得比较轻松自如。

(六)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质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课程知识,这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就能发挥积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的政治性上,要注重授课方式的创新应用,提升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从多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可运用现代化的方式来和学生进行沟通,如通过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在新技术的应用下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认识,这就能为促进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如在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相应问题探讨中,就可通过微信的运用,通过建立班级群的方式,教师抛出话题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即时沟通交流的方式运用下,就能有助于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这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培育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与社会实践、国内政策、国内外交往以及国际局势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之一,应当受到学生的足够的重视。对此,学校应该通过改善自身的思政课程的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并且通过改革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来达到提升形势与政策课堂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