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误区

2020-12-07刘晨李英梅杨艺炜陈志杰

西北园艺·蔬菜 2020年3期
关键词:黄化杀虫剂番茄

刘晨 李英梅 杨艺炜 陈志杰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植物病害,危害性极大, 是一种毁灭性植物病毒。1939年在以色列约旦河一带最早发现,1964年被正式命名。2000年左右该病毒传入中国境内,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急速擴散,2009年全国发生面积达300余万亩,经济损失数十亿元,使中国产值近千亿元的番茄产业持续受到严重威胁。在陕西2009年零星发生,2010年突然暴发,发病田病株率一般在30%~40%,重的达60%~80%,甚至绝收。现已是番茄常发性灾害性病毒病。烟粉虱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唯一传播媒介。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国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有数百篇,科普类文章就更多。其提出并推荐的防控方案,均以叶面喷施杀虫剂杀灭传毒昆虫烟粉虱为主。在生产实践中,几乎所有菜农在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时,都按照技术资料推荐的用药防治方案进行,在番茄生长期一般每隔5~7天喷施1次,喷药10次左右,防治费用80~120元/亩。从理论上讲,烟粉虱是唯一传播媒介,喷施杀虫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应该有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但是,多年实践发明,通过喷施杀虫剂杀灭烟粉虱,对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效果很差,甚至无效果,却增加了番茄生产 成本。

1   使用杀虫剂防控效果甚微的原因

1)烟粉虱种群数量很大。一般在烟粉虱田间初发期,番茄100株3叶虫口200~300头,盛发期100株3叶虫口6 000~10 000头,高者达15 000~20 000头。如此高的密度,杀虫剂防治效果即使达到90%以上,初发期田间残留虫口也在30头左右,高峰期在800头左右,残留的虫口足够引起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

2)烟粉虱带毒率极高。烟粉虱发生期带毒率最低,为40%左右,6—8月份带毒率高达100%,带毒率之高在传毒昆虫中极其罕见。

3)烟粉虱获毒快、持毒久、传毒效率高。烟粉虱成虫在带毒植株上取食10小时即可100%获毒,大部分个体终生持毒。即便只有1头带毒烟粉虱在无毒植株上取食2天,植株就有50%的概率被病毒侵染;如果植株上有10头带毒烟粉虱个体,则植株2天后被侵染的概率就达100%。带毒烟粉虱在番茄健康植株上取食15分钟就能引起番茄植株发病。

2   正确的防控措施

通过喷施杀虫剂(杀灭传毒昆虫烟粉虱)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效果甚微,所以建议菜农走出目前的防治误区,以免增加番茄生产成本,造成番茄田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中,应树立绿色防控理念,在不同种植茬口采用不同的综合技术措施,才会取得省工、高效、安全和实用的效果。

1)对已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地区,采用“六字防控策略”及不同茬口防控组合技术方案。“六字防控策略”为:选(选用抗病品种)、调(调整定植期,使番茄感病期避开烟粉虱发生高峰期)、阻(设置防虫网阻隔烟粉虱迁入)、诱(用黄板诱杀迁入棚室内的烟粉虱)、遮(遮阳,降低棚室内光照强度,增加湿度)、避(叶面喷施烟粉虱驱避剂)。不同茬口防控组合技术方案为:早春茬番茄采取“调”即调整定植期的方法,错开烟粉虱发生高峰;越夏茬番茄采取选、阻、诱、遮、避技术组合;秋延茬采取选、阻、诱、避技术组合;越冬茬采取阻、诱、避技术组合。

2)对没有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地区,严格检疫,强化种苗调运管理,避免人为传播。

猜你喜欢

黄化杀虫剂番茄
跟踪导练(一)3
HOME家系列
八仙花黄化对CO2响应参数的影响
葫芦岛市银杏黄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正确杀虫 避免污染
杀虫剂也是有毒的
杀虫剂,别乱喷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喷施铁和有机酸防治菠萝叶片黄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