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

2020-12-07马溶泽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政学科院校

马溶泽

一、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现状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驱动者的重大责任。面对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具有知识水平高、专业素养好、各项能力佳的全方位发展人才,中职院校必须在扎实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切实效果、能够从思想根源上改变学生的思政教育。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也逐渐融入到了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对中职教学而言,教学质量一直是国家强调的重点,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除了对教学水平的改善下更应该注重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全面稳步发展为主。而语文课程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渠道,更应肩负起这个责任。就目前看,中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仍停留在简单的理论教育活动层面,为切实提高中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增加语文教学课堂的丰富性,中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现中职院校在思政教育领域方面工作的全新发展。

下文中笔者就思政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及教学发展方向进行探究,希望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学能够科学有效的融合,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

中职思政教育现状分析。思政教育工作是中职院校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课程活动,对中职学生的个人成长与日后发展意义重大。思想政治课程,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政治觉悟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的必要途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更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新时代,如何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中,实现爱国主义、文化品格教育相融合,强化文化自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课程思政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也是德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推进课程思政是当今时代、现实的要求。

但目前的中职院校中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并不成熟健全,绝大多数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且开设课程数量较少,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未能达到思想引导与课程渗入的教育目标,其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略显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让学生感觉思政课程并不日常,有种“高高在上,不好接触”的感觉,导致思政课未能深入学生内心,未能引起学生的深刻重视。

中职语文教育现状分析。语文学科作为中职院校的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语言文化学科,却没能够得到学生们的重视。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时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个人语言文化素养,进而忽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内在思政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没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且目前的中职院校语文课程课堂教学仍在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各地区的中职国语教学课堂,存在明显的教育效率低下、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因为过于是自己的母语从而觉得语文课堂没那么重要学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高,因此无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修养和思想觉悟,这已经脱离了语文教育的初始和最终目标。

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目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与思政相结合主要有两大现状,呈现两大极端,要么是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要么就是认识到了思政教育与语文数育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却没有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且清晰的认识,没有采取合适的措施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

二、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

思政教育和语文教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基础性教育课程,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因此,中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与恩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教学目标,在端正自身认识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加强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联系。

语文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不但能够使学生学握语言文学知识,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语文学科中具有许多素质教育的素材,包括古人的故事、价值观、今人的事迹等。围绕这些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转变的课程之一,所以将思政成成渗入进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语文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根本任务一致。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虽然学科領域不同,但育人宗旨一致。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虽然作为两种不同的学科存在,但它们的教育内容却十分契合。语文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言语沟通能力以及应用写作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其养成仁爱友信的高尚情怀,并增强后续学习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个人职业能力提升的需要。思政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职场、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者的本质任务都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思想,承担着“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入思政教育课程,不仅符合新时期课程思政新理念的要求,而且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积极响应,是对语文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人文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与优化。

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中的文化色彩丰富浓厚。思政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文化色彩即底蕴都十分浓厚,语文学科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知识、社会历史及发展轨迹,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我国的传统习俗、文化内容等,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以便于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思政教育则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会针对我国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开展教育工作,所以二者之间有着鲜明的特点,但同都是文化色彩十分浓厚的学科,二者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三、影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思政课程渗入教育工作的原因目前,中职院校的在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并不顺利,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单单是学历的要求,更加侧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结合。很多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专业技能知识,因此忽略了对语文学科以及思政教育内容的学习。教育内部因素。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中职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研究学科,缺乏对语文学科中思政教育的认识。且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传递与灌输,忽略德育的重要性,让德育工作处于一个尴尬局面,无法有效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去更好地培养学生。

四、促进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以及思政教育工作都存在不同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发挥语文教育课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价值。有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把握二者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思政课程教育工作创新,有效推进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要想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认识到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正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就语文学而言,其教学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开展语文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另一方面则是要发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思政教育而言,思政数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它强调对学生行为选择、思想观念的约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因此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推进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二者的教育目标,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中。

同时教育要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又要通过拓展教学的方式,选取一些思想政治性观点较强的文章来实施教学,以确保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有效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开展教育工作者的第一直接人在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思政教育工作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并且要通过参与丰富的调研活动、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要做到对思政教育所涉及的信息、理论知识“胸有成竹”,以确保能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顺利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除了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好的各种调研、培训工作,还要深入社会层面去通过体验式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更要积极追随教育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丰富自己与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才能够在语文日常教育活动中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对待语文教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语文学科中蕴含着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的文化价值高,有的教育价值高。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要正确认识这些传统文化内容,要注意延伸与“扬弃”,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如在我国中职院校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代诗词,包括《诗经》《长恨歌》等,这些优秀的古代诗歌传递了许多的价值观观念,包括儒家思想的“仁”、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以及各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踌躇志向等。语文教师要对这些内容加以选择、加以延伸开展教学,并且要将这些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知识与现代社会与学生生活加以连接,追样才能够在丰富语文教学课堂的同时发挥语文教材的积极作用,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注重选取合适教法因材施教。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结合,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采用多元且创新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更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被教师尊重和认可的前提下更好地成长。

为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教师可采用新课改背景下所提供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翻转課堂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以确保课堂充满趣味性,能够有效进行教学活动。

同时要在教育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譬如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想法过于偏激,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课堂上消极参与课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实施教学活动,既能够让学生改变对语文课程的态度,又能够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中找准学习的方向,以更好地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被教化。

要合理把握思政教育与语文课程之间的关系。要能够正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渗入与被深入的关系,能够明确以什么样的课程方式出现,结合什么样的内容渗入,以什么样的方式渗入语文课程当中,从而能够使思政教育课程真正意义上成为基础且重要的课程教育,也能够使学生的接受范围更广和程度更深。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发展关乎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职业教育生涯和语文综合素养培养都有着切实的重大义。纵观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的语文学习停留在边条化的学习境地。中职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不能“按部就班”进行,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把握语文学科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语文学科并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学习课程,而是对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在把握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基础上,从多方面促进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猜你喜欢

思政学科院校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