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光影镜像”传递中国声音

2020-12-07杨冬冬刘福泉

传媒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民网中国故事跨文化

杨冬冬 刘福泉

摘要:人民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策划推出系列纪录片《老外不见外》,其突出特点是与同类题材纪录片相比具有跨文化性。在影像内容上,以微内容细陈时代内涵,描绘当代中国社会图景;在影像话语中,融合他者视角与自我呈现,探寻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在影像叙事里,结合个体、日常和情感三个维度,叙述新时代的民间交往故事。

关键词:人民网 纪录片 中国故事 跨文化

纪录片是映照社会变迁的重要载体,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媒介。人民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策划推出的系列纪录片《老外不见外》,将镜头对准8位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以全媒体、多渠道、双语种的形式,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巨大变迁映现于荧屏之上。与《大国外交》《超级工程》明显的主旋律烙印不同,《老外不见外》不只是简单讲述中国,更重要的是以“跨文化性”为特征,内里暗含人文性与现实观照意识,与时代相互交织,迸发出更多的时代力量。摄制组跨越中国13个省份,选取8个有代表性的“老外”,专注于展现“老外”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故事,达到了以小见大、不谋而合的效果,让中国声音传播得更有效。

一、微内容细陈时代进步,描绘当代中国的社会图景

纪录片《老外不见外》通过在特定时间段,以小见大,以普通人的故事呈现国家发展宏大主题,具有较强的贴近性。

1.特定时间唤起受众的集体记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改革开放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国社会也经历了巨大变迁。《老外不见外》的摄制就处在这一特定的大背景之下,承载着整个社会的经济转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老外不见外》表面上呈现的是人事际遇的迁移流向,实际则对中国社会壮阔70年的变迁进行了细裁和审视,并从中撷取标志性事件和历史性画面进行展示。作为一种仪式媒介,该纪录片通过特定时间来唤起受众的集体记忆,并将宏远的主题隐含其中。如《老外不见外》的第7集《“微笑”是中国人的标志》,开篇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安东(委瑞内拉建筑师)在颐和园留念的黑白照,照片中他穿着军大衣、骑在石狮子上微笑的形象,一瞬间击中了海内外受众共同的文化记忆,吸引他们“驻足”围观。随后,镜头切换到安东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拍摄古建筑的画面,将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传统的中国元素结合共同形成荧屏影像,给受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也以此为契机展映了中国现代化的辉煌成果。

2.以小人物描绘当代中国的社会图景。主流媒体作为国家话语的阐释者,在摄制国庆纪录片时,善于勾绘宏观框架,营构新中国70年的历史长廊,如《大国外交》《超级工程》等,政治意味深刻宏远,画面风格严肃刚正,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意志的表达。然而,对于国际传播而言,这种主旋律模式缺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文情思,鲜有普通人的出场,使所描绘的中国社会图景缺乏“血肉”,难以突破西方思维的阻隔,真正触及到甚至改变海外观众的认知。因此,《老外不见外》作为中国故事的建构者,不是选择新中国浩瀚的历史、壮阔的山河,而是从8位“老外”的琐碎日常切入,以平实的镜头和质朴的拍摄去展现他们的中国故事,并以此为基石勾绘中国映像,拓宽外宣渠道。比如,第一集《中国高铁展现中国故事》中,镜头先展现了夕阳西下高铁来回驰骋的画面,然后切换到扎法尔(印度经理人)检验中国高铁玻璃质量、与中国工程师沟通交流的画面,同时伴随扎法尔流利的中文讲述“这个安全不是錢的事,是人的事”“我们给乘客和铁路的一个标准,质保30年不能有毛病”。纪录片借印度经理人扎法尔的与中国高铁的日常,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和民生的奔腾发展,这样的画面不失生动、朴素和温情。最重要的是,扎法尔对质量的严格追求与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展现出“老外们”在中国饱满的精神生活。

3.以微内容陈说时代发展。与《大国外交》等大格局式的纪录片相比,《老外不见外》的每集时长仅有5分钟,其视听语言更细更繁、也更直接精致,力求以微内容去陈说时代内涵,这与自媒体时代以受众为本的特点相契合。同时,每集纪录片都主题清晰、言之有物,从传统建筑、中国功夫、万里长城、中国高铁等8个方面展开,将敢于担当、砥砺前行的时代精神晕染其中,使时代变革的宏大画卷寓于人事变迁的点滴画面,也给纪录片增添了深度与厚度。比如,第二集《用心讲好中国故事》,起初的画面是主人公(美国人)埃里克·尼尔森蹲坐在自己在中国出版的作品上,仰视镜头开始介绍自己的作品;随后,镜头一转切入到“纸人”尼尔森在中国乡村、人民大会堂、扶贫现场徐徐“走”过的画面,既反映出其作为《中国日报》记者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丰富履历,也映照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流变。画面中流淌出的中国之美和绵绵情感,配合着尼尔森对中国未来的殷切期盼——“我觉得未来中国的发展肯定要继续”,相互渲染、交融贯通,共同勾勒出一幅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夙愿。

二、他者视角与自我建构互融,让对外传播更有温度

他者视角与自我建构的交融与互构,使得该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显示出更强的跨文化特征,也利于纪录片的对外传播。

1.以“平易轻适”的话语回应世界对中国的好奇。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摄制者纷纷来华讲述中国崛起的故事。一时间,国外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然而,国外纪录片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大多是碎片化的,即便有1972年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摄制的轰动西方的《中国》这一珠玉在前,也大多缺乏多样纪录和深层观照,且在有意无意间选择性地聚焦、夸大中国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甚至不遗余力地“妖魔化”中国。面对世界对中国的曲解与好奇,《老外不见外》从日常生活出发,以一种“平易轻适”的话语风格,将8位老外的悲欢离合、梦想愿望逐一还原,再现他们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故事。中国在发展,中国故事也在继续,《老外不见外》讲述得更多的是变迁中的中国,使纪录片更具视角锐度。它如历史的见证者,捕捉着现代化中国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也使中国故事迸发出浑厚的生命之力,带领海外受众发现一个新的中国。

2.塑造他者视角下共通的意义空间。官方主导拍摄的纪录片承载着国家意志,从题材选择、拍摄初衷到媒介话语、传播渠道都需要体现国家的主流形象,其话语模式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宣教感,虽严肃、端庄,却较难吸引外国受众的关注。即便吸引了国外受众,纪录片的文本意义也需要靠他们解码才能实现。而由于国外受众的思维模式与中国的语言文化、社会经济本就有距离感,很可能导致曲解和误解。而《老外不见外》作为独立纪录片,更多考虑国外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以8位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外国友人为主体,既不选择性呈现、也不客观拔高,而是站在海外受众“自家人”的立场,拉近纪录片与海外受众的心。如第四集《在不断学习中探索中国美学》,以探索中国美学为主线,片中的画外音多是主人公威廉姆特(美国经理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从他的视角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也借威廉姆特的叙述讲述中国故事,增进国外受众对中国美学、人文风情、社会發展的认知与理解,从而降低“对抗性解码”的可能,让世界愿意也乐于接受中国的声音。

3.以自我建构提升华人心中的中国形象。国外受众对中国的态度、评价是反映中国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一些国人长期受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言论影响,以致忽视了自己国家的进步,只看到西方国家光鲜亮丽的外表和他们所“妖魔化”的社会阴暗面。但是《老外不见外》通过其中8位老外的“他者”描述,不仅能直接了解国外受众对中国的积极评价,获得对中国的全面认知,还可以看到几位“老外”在中国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丰裕。如第八集《北京胡同里的洋老板》中,主人公江森海(英国服装商人),在长城上满脸喜悦地讲述他来北京做生意的故事,从住在寄宿家庭到搬进大杂院,从喜欢服装设计到从事服装生意,从店面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逐渐在北京找到归属感、成就感,甚至有了“洋北漂的中国梦”。江森海言谈举止中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对中国现代化的展望、对自己未来的希望,国内受众看在眼里,对祖国的敬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更加坚定了自身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三、独特的跨文化叙事策略,呈现新时代众生相

纪录片通过平民化叙事和无解说处理,使其更加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在展现人物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受众的接受度。

1.平民化叙事传递浓郁的人文气息。《老外不见外》的跨文化叙事归根结底是为传递中国声音服务的,除了展示小人物、微场景等浅层共性故事外,其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人文故事才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张力。《老外不见外》没有国庆题材纪录片应有的宏大叙事,如壮阔的山河、浩瀚的历史、传奇的故事,取而代之的是小人物的日常故事。真实的拍摄、简单的辞藻和平民化的叙事形态,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风风雨雨变得切实可感。从穿着军大衣和石狮子拍照的委瑞内拉建筑师安东,到喜欢攀爬野长城的英国服装商人江森海;从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印度经理人扎法尔,到每天在上海街头慢跑的德国车企高管玛尔库斯……跨越中国东南西北,涵盖多个国家各个行业,绘成一幅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众生相,呈现了中国社会的真实状态。同时,纪录片也在平民化的叙事中巧妙地植入引申意指,深层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如第二集《用心讲好中国故事》,表象是尼尔森在中国从事记者行业13年的故事,内里却跟随尼尔森的视角、讲述和经历,展示现代化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真实面貌,传递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2.无解说处理使叙事更显真实与厚重。解说词是纪录片创作的通用语言,也是构成纪录片艺术形态的主要形式,具有显示作品意蕴的价值。然而,《老外不见外》选择无解说词形式,以现场音效、人物自白等“有意味的形式”来取而代之,这既与自媒体时代受众的审美转向有关,也与追求多义性诉求下的真实表达有关。如第七集《传授咏春拳的意大利师傅》,全片由三条线索构成,错落交互:一是白麟柏与咏春拳的故事,逐层递进;二是中国功夫的海外传播史,零散穿插;三是现代中国的变迁史,暗含其中。每条线都充满冲突与理解、矛盾与包容,在表象冗杂的格局中轻巧地编织故事,也让人物形象更立体、饱满,最终以主人公讲述自己的功夫哲学落幕。全片没有解说词,而是以人物自白构成叙事,靠各种精美又真实的镜头语言推动情节发展,使海外受众在观看中更有现场感,进而解读出“真实性”带来的独特审美意蕴。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华,陈嘉婕.纪录片的跨文化叙事策略——以饮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9(03).

[2]黎小锋,贾恺.大众旨趣、同行互观与影展青睐:当代中国纪录片人的价值认同问题报告[J].现代传播,2019(06).

猜你喜欢

人民网中国故事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