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教育的重构

2020-12-07刘淏

传媒 2020年15期
关键词:逻辑关系人工智能

刘淏

摘要: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从会下棋的“阿尔法狗”到各大行业之中智能算法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对社会生活的改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现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随着5G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如何把握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逻辑关系,如何在全面审视新闻传播教育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尽快完成伦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的重构,无疑是当前业内外需要重点思考与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新闻传播教育 逻辑关系 重构对策

2019年5月18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形成《北京共识》,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国际合作的战略框架,要求尽快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下沉,积极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建设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新闻业态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作为新闻业人才输送主体的高校,如何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及时变革与重构,同样是一个需要重点把握的时代方向。

一、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耦合的时代必然

随着世界范围内“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开展,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对于受媒介影响很大的新闻传播界来说更是影响深远。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话题,媒介融合包括了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伴随着信息内容的无限丰富和信息传播的高效率及互动性,为了打造更高效率的符合快节奏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手段,人工智能顺利走入了新闻传播领域。

1.内在逻辑。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将完全依赖于人的新闻生产转变为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传统的新闻审查要经过采访、写作、编写、审核、发行、传播等一系列环节,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和无人机等方式取代人的采编工作,并且进一步通过大数据算法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评判,从中总结出最适合新闻事件的模式并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进行新闻的编纂。这样的新闻生产流程解决了传统新闻采编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战地记者的安全问题、采编过程的用时问题、新闻记者的主观倾向和一些文章细节的处理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也许人工智能将成为新闻行业梦寐以求的“客观、高效、零失误”的新闻制造手段。除了新闻的制造之外,新闻的传播也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闻传播生态发生了革命,新闻传播的手段途径、传播主体、受众、传播效果等要素都发生了变化,而新闻媒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纷纷对这类技术进步抱以开放的心态,在顺应新闻发展潮流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己。

2.现实诉求。在人工智能的冲击和新的新闻传播生态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高效率的新闻采编方式的冲击之下,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不免显得效率低下、错误频出,人工智能采编新闻有着浩如烟海的数据支持,而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却永远都不可能把这些信息全部记在脑海之中等待需要的时候就挑选出来。部分乐观主义者认为人工智能现在还并不能胜任独立进行新闻采编的工作,在算法上也有着许多不足的地方。然而,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从业者,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不完整之上,而应该在人工智能还未能取代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当下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出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更高水平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些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能以人工智能为手段,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的技术规律并且使之为自己所用。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新的历史阶段,而这一美好的愿景依赖着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二、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在新闻传播教育层面,当下的新闻教育面临着技能单一、融合能力不足、新闻职业素养不高的困境,虽然改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在实践层面上却并不如人意,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

1.理论支撑不够。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革新上都缺乏理论的支撑,虽然大家都知道要进行媒介融合的相关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要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但是落实到集体实践中来却显得手足无措。技术本身的建构和运用一定是要建立在技术理念的基础之上的,而新闻传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对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的需求是必然的,在传播的过程之中,技能只是一项用以利用的工具,而理念才是决定方向的关键性因素。换言之,没有方向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只能沦为空谈。

2.师资力量匮乏。师资力量的匮乏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资本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没有得到更新,老旧的教育方式自然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新闻传播环境,在学校内无法得到最新的知识培养的学生自然很难通过个人的努力成为能与人工智能相抗衡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数量的减少和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招生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许多教师由于经济原因或个人原因纷纷出走,“铁饭碗”对当下老师们的吸引力在逐步降低,然而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行业,还是一个需要实践积累的行业,频繁的师资流动和逐步扩大的学生队伍之间的矛盾一日不解决,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一日无法提升。

3.功能认知混淆。新闻传播教育还面临着新闻传播和信息传播的功能认知混淆的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着大量的内容,这些内容来源多样、传播迅速、传播方式多样,它们有的属于新闻的范畴,而有的则只是单纯的无意义信息,在庞杂而混乱的信息流之中,人们逐渐将信息和新闻的边界模糊,而这种功能认知的混淆为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新闻传播与信息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功能、传播目的、把关原则上存在着质的区别,遵循的是不同的传播逻辑,如果教学过程之中将这二者的认知混淆,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传播实践行为。

三、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重构

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围绕时代发展诉求,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对课程体系、伦理体系、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构,以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1.跨学科整合,加强大数据技术渗透。在世界性的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之中,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首的高校率先在具体实践上对这一困境进行回应,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将部分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在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成果,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应对人工智能危机提出一些参考。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人工智能相对于传统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大数据的分析,而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关注的热点并不是与人工智能比较数据内容的多少,而是对数据进行掌握和更高层次的判断。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之下,数据新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在国际上广具影响力的新闻学教育机构,首先从属于人才培养方面着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2010年,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托尔数字新闻中心,强调新闻机构应注重用传感器来收集数据,并强调数据在调查性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在2011年,哥伦比亚大学为了培养更专业的数据新闻人才,提出了新闻与计算机硕士双学位项目,这一项目是世界范围内首个将计算机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兴项目,在这个项目之中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来自计算机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的专业指导,在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们将熟练地掌握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数据新闻中去的方式方法,让新闻传播行业迎来新的真正的变革。

2.打造课程群,回归新闻教育价值本位。在具体的操作上,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提供计算机和新闻传播双学位项目以外,还进一步地推出了五类双学位课程,其中包括新闻和业务、新闻与计算机科学、新闻与国际公共事务、新闻与法律、新闻与宗教,通过跨学科交流的方式促进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这样具体的课程安排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文学涵养、法律意识和学习意识,着重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仅仅对技能方面进行培养。通过此类跨学科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之时自然无需慌张,他们一方面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本质,让自己夺回了主动权,另一方面成为更拥有“人类思维”的群体,人工智能也许能将某些技能性的能力掌握地很好,但是对于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对于现实新闻环境的灵活反应以及对具体新闻事件的主观判断都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面对着技术的进步和推动,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出我们身而为人的天生优势,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作为自己可以掌控的工具而非被它们所奴役。就国内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而言,类似哥伦比亚大学的这类教育方法能够成为我们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一个例子,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之上应当取长补短,将跨学科教育经验融入我们自身的新闻传播教育工作中来,培养出适合现代中国的全面型新闻传播人才。

3.重构教育场景,打造动态开放的教学方式。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熟练专业的数据信息处理,同时要全面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新闻传播规律。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全面实施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强化教学交互性,充分激发学生主体作用。2018年,四川大学正式启动智慧教育计划,投入2亿多元建造400多间智慧教室,并实行启发式讲授、开放式教学、探究式学习、交互式生成的教学改革,为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高度整合夯实了基础。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下沉,语音识别、VR、AR等技术应该被应用于新闻传播教学方法革新中,以尽快实现规模化、个性化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应传播技能的同时,真正实现深层学习、个性学习,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完成教学场景模态的升级转型。

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变革。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铺开,以封闭的姿态视若无睹只会让新闻教育走入死胡同,只有冷静分析人工智能的成因和新闻传播的新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通过学科整合来综合教育学生掌握多方面技能,提升学生的整體综合素质和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素质,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具体的新闻情境之中去,灵活地为大众带来更有深度、视角更独特、涵盖面更广的新闻,打造出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新的新闻行业面貌。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牟向前,王庆军,俞鹏飞,张震.人工智能时代体育新闻生产与接受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05).

[2]段蕾.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传媒,2019(15).

[3]栾轶玫,何雅妍.融合技能 智能素养 价值坚守——多元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变革[J].新闻与写作,2019(07).

猜你喜欢

逻辑关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浅谈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浅析
浅析内部控制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