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的契机

2020-12-07郑永春

中国科技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谣言物种人类

郑永春,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长,“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己亥岁末,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肆虐,引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严重关切。我不是病毒专家,对肺炎的防治,我没有发言权。但我认识不少医生和生物学专家,跟他们学了很多知识,加上这次疫情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层面如此之广,涌现的信息非常丰富,足以让每一个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有所启发。此时此刻,我不禁在思考:

人的一生中,究竟要经历几次这样的疫情?

当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们还能重回以前的生活吗?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这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是“人祸”。目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它们身上潜伏着上百种病毒,这些病毒在蝙蝠身上是安全的,但通过中间宿主传播给人类,就成了瘟疫。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野生动物,人类还存在认知误区,需要及时更新。

在中小学生物课上,长期以来都是从弱肉强食的食物链、资源利用的角度认识野生动物的,比如,果子狸全身都是宝,穿山甲可以入药,还有虎骨、犀牛角、熊胆、鹿茸……这让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物种,都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所需,是“有用”的。其实,我们应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认识这些物种,这些野生动物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生物越是多样,生态系统才会越稳定。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有可能成为生态系统走向崩溃的前奏。有研究指出,世界上至少约有770万种动物和29.8万种植物。有很多物种生活在海底、荒漠,以及原始森林等人类难以抵达的地方。由于地球气候环境的快速变化,导致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的一些物种还没有被发现,就已经灭绝了。

除了野生動物,我们还应关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世界——微生物世界。这些物种,不管它们多么微小,却都在生态系统发挥着独特作用。微生物的种类比动植物的种类更加丰富,甚至比整个宇宙中的恒星数量还要庞大得多,是另一个“宇宙”。

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有赖于每一个物种的繁衍和生存,这也是人类社会存续的基础。作为唯一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人类应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活动边界。每一片荒原,都有它们独特的价值。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就是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野生状态的侵袭和扰动。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人类,我们必须学会跟其他物种和平相处,共同生存。为此,要在全社会杜绝野生动物交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野生动物和人类社会之间建立缓冲带和隔离区。

然而,现在的孩子们——未来的国家主人们,在他们成长的时候,恰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年代。他们从小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他们没有见过夜空中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没有见过山林间翩翩起舞的蝴蝶。他们或许见过关在动物园笼子里懒洋洋的动物,但从来没有见过它们自由奔跑的样子。他们没有下河抓过鱼,没有进树林里采过蘑菇,感觉不到泥土的芬芳,感受不到大自然的可贵之处,这会让他们缺少对自然的感情。如果不知敬畏,只是把大自然作为获取资源的场所,人类终将受到自然的报复。

其次,这次疫情,既是一堂深刻的公共卫生课,也是一堂科学启蒙课。这次疫情涌现出的群体性恐慌、谣言满天飞等问题,与科学教育的缺失有关。为此,应努力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果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怎样洗手消毒才有效,怎样戴口罩才能隔离病毒,火灾地震时该如何逃生,夏天怎样防止溺水,怎样做心肺复苏,如何预防食物中毒……这些生死攸关的大事,却被我们当成无关紧要的小事,从来没有系统地、认真地学过。这些技能应谁来教,怎么教?怎样提高教学效果?无疑,学校是最好的教育途径。

紧急事件出现的同时,往往也是各种谣言肆虐的时候。2003年的春天,SARS病毒席卷全国。当时,我在地处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那时没有微信,也没有自媒体,网络也不是很普及,各式谣言口耳相传。记得街上很多人去超市抢购白醋,回家熏蒸消毒,去药店抢购口罩、板蓝根和金银花。甚至有人说,贵州人常吃的折耳根,也有预防效果……

原以为,相比2003年SARS疫情,17年过去了,年轻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大幅提升,这次的肺炎疫情民众会理性很多。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当一些机构宣称双黄连口服液能抑制病毒时,大家纷纷抢购,短短几小时导致全网断货。我们应该反思,是谁在制造谣言?又是谁在传播谣言?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并转发这些谣言?谣言很难被杜绝,只要有人愿意传播,就会有人制造。问题的症结在于大多数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基本科学素养。

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当错综复杂、真真假假的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掌握信息的鉴别和加工能力。与其面对海量信息一脸茫然,不如培养有效信息提取和分析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这种能力在中小学的科学启蒙阶段就应该完成。

在这次疫情中,一些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些家庭从此不再完整,这样的教训太沉重了。疫情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加以改进。唯此,才能更好地应对和避免下一次灾难的来袭。

一是要改革科研评价方式。这次疫情,钟南山、李兰娟等科技工作者挺身而出,率先公开“人传人”这一疫情现实,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依据;他们奔赴一线,现身说法,提出防护解决方案,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中流砥柱作用。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对某些专家没有忙着控制疾病,而是忙着抢发论文的指责。这是因为科技领域的指挥棒出了偏差。科技主管部门应该支持和鼓励那些针对中国国情,致力于解决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真实需求,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改革对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方式,改变职称晋升、科技奖励与论文数量挂钩,逼着大家写论文的现状。科技创新本来就是各开新路,如果用一个标准衡量,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要对各类科技工作者的职责进行清晰界定,实现对不同岗位的多元化评价,激励大家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要在各级政府建立科技顾问制度,清晰界定专家和官员的身份和各自作用。这次疫情发生的早期,一些医生反映的问题被当地公安机关作为谣言进行打击。后续防控疫情过程中,也出现了政府信息发布不透明,各领域专家各说各话、无法集中意见的问题,导致决策缺少针对性。中国人求新求变,对新生事物的接纳速度也远远超过很多国家,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可贵品质。随着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政府部门在决策中越来越需要科技专家提供专业支持。建议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建立科技顾问制度,让专家的专业判断有效参与到政府的科学决策中。

三是要尽快补上公共卫生领域的短板。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社会变化很快,但缺少了对人的健康和幸福的关注。这次疫情的持续时间之广、波及范围之远,触及中国的每一个山野乡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受到了。很多人第一次遇到如此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但下一次疫情何时爆发?会爆发在哪个地区?会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谁也无法预料。作为应急灾难性事件,这次疫情警示我们,应该关注疾控中心、医院的感染科和发热门诊、红十字会等平时不热门但战时能要命的部门,以及口罩、防护服、消毒药水等公共卫生产品的生产企业;应该关注菜市场的卫生条件、小区楼下的垃圾站、公厕、下水道等城乡卫生薄弱环节。这些环节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安全与幸福。

这次疫情,是巨大的灾难,也是反思的契机。它让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反思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甚至,可以借隔离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反思我们究竟该选择怎样的人生。

疫情总会过去,但反思不应该仅限于这几天。

猜你喜欢

谣言物种人类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丽水发现新物种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人类第一杀手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谁变成了人类?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