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弹一星”精神之时代背景研究

2020-12-07胡世炜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两弹一星精神

摘要:“两弹一星”精神是在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过程中产生形成的。“两单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

关键词: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两弹一星”精神

胡世炜(1993-)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项目基金: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NO:CX2019270)。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

一、“两弹一星”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原子弹的出现

原子弹作为人类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在爆炸时,其能量能够通过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等起到破坏和杀伤作用。

1942年,美国政府召集当时世界上顶级科学家对核能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制定“曼哈顿计划”用以研制原子弹。1945年7月,美国第一颗以核能技术为主的武器导弹试验成功。1941年12月6日,美国政府决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最终,日本政府于同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

至此,原子弹直接体现的威力以及其背后所展现的军事实力在日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再到国际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以原子能技术为基础的导弹武器装备始终是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和捍卫主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两级格局的形成

1939~1945 年,人类经历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世界人民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随着战争的结束,国际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美苏两级对抗的局面。2苏联一方面加大对与美国军事竞赛的较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军事装备上;一方面积极加强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交流。在美苏长达三十年的冷战中,亚洲拉丁美洲等其他国家虽然处在艰难境地中谋求生存,但是仍旧不忘记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并在日后走上世界舞台,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二、“两弹一星”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国外背景

一方面,来自西方国家的武器威胁。原子能裂变或聚变产生的巨大杀伤力和威慑力开始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它能够在国际政治关系中成为与对手谈判的重要砝码。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不久便发动了朝鲜战争。次年10月,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援助下使美军大败。杜鲁门政府在当时的记者招待会上甚至表露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的计划。1954年月越南战争中,中国远征军远赴越南抗击美军侵略,美国政府也计划在中国投放原子弹以威慑中国政府。面对来自美国的核威胁,中国并没有选择退却,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威胁和任何困难面前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的革命气势和知难而进的革命精神。

另一方面,中苏关系的转变。1954年1月,苏联政府表示将在核技术和核武器导弹的制造方面为中国提供一定的援助。1958年,苏联为中国进一步提供了核工业发展所需的机器设备、模型、资料、原材料等,并专门派送近千名科学专家到中国。苏联专家的到来,为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指导以及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随着中苏分歧的日益加深,赫鲁晓夫于1960年8月单方面撕毁合约,这对中国的核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国并没有停止发展核武器战略的步伐,反而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相继造成原子弹、氢弹,并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二)国内背景

首先,国内环境发展核工业的艰难性。1949年,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经过长期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三座剥削压迫的大山。然而,成立后的新中国仍旧面临国际秩序的不平等的威胁。经济方面,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缓慢。“两弹一星”是在我国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3

其次,“一五”计划的完成。为了能够让新中国走上独立富强,让人民群众早日过上富强幸福的生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决定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国家制定“一五”计划,将重工业发展落到实处。“一五”計划完成后,我国工业与往年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最后,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的协同合作。由于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的优势,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协同合作,最终凝聚为强大的合力,实现重点攻关,最终成功完成了“两弹一星”工程事业,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两弹一星”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浅析美苏冷战的起因[J]历史研究.历史研究.2009(19)

[3]点击“两弹一星”精神[M]邱少君.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109.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两弹一星精神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