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及其实践

2020-12-07李星辰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校园

李星辰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基本途径。爱国主义是一个常写常新的主题,它紧扣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因此,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时代性,需要与时俱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在新的条件下,更应注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青少年树立报国之志。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生活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要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领域中的实践,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发挥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校园

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强调,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i]《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綱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ii]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拓向前的储备军,其思想和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习总书记把青少年阶段比喻为“拔节孕穗期”,在这一关键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灌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新时代明确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的实践方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对培育起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的青少年有着深远影响。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爱国主义教育则可以起到帮助青少年把握人生方向、培育他们的品质道德和引导其为国成才的作用。

(一)帮助青少年把握人生方向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是一剂强劲的精神动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对青少年厚植以传承了五千多年的优秀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能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放在对个人层面要求的首位,也充分说明了“爱国”对个人的引领作用。对祖国的热爱是在一些关键抉择和政治立场上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心智还够成熟,尚未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其思想也更容易动摇。尤其在当下外部环境充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及敌对势力借助各种手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层层渗透,更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端重要,要用中华民族绚烂悠久的传统文化、慷慨激昂的革命史、改革开放史和振奋人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来武装广大青少年的头脑,引领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和道路,塑造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二)引导青少年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青少年是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最朝气蓬勃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力军和后备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开拓者。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使广大青少年明白爱国不仅体现在情感上,更要投身到行动与实践之中去,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理想信念大于天”根植于广大青少年的内心深处,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心怀希望、努力奋斗、铸就本领,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大舞台上放飞梦想的翅膀。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充分相信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是新时代的“强国一代”,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国之栋梁,并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根本目标。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所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iii]

(三)培育青少年的道德素质

人无德则不立,国无德则不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德”的国家,从“厚德载物”、“德厚流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就能看出“德”的无限魅力。《论语》中“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iv]也是围绕忠、孝、仁、义这一中国基本传统道德来阐释待人接物的方式 。“德”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高度赞誉的人伦品格。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体系面向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v]新时代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毛泽东的《矛盾论》来分析“第一粒扣子”,就会明白它是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因为扣错第一粒扣子常常只有在扣到最后一颗的时候才发现,因此只能解开所有的扣子再扣一遍,即“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他们明白人伦品格、德行实践乃为人之大本,塑造其“行地端、坐地正”的君子品质,着眼于培育青少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义精神。

二、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实践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一个常写常新、历史、具体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也与时俱进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vi]因此,要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继续传承与发扬。

(一)培育家国情怀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遵循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和深沉的民族情感。陈寅恪先生有这样一段表述:“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所谓‘士,一向有极强的参政意识。从孔子、孟子、墨子等先秦诸子,无不以治天下为己任。尽管他们的学说五花八门,但是他们的政治目的则是完全一样的。连道家也不例外,否则也写不出《道德经》和《南华经》。他们也是想以自己的学说来教化天下的。”[vii]家国情怀就是指爱家、爱国,同时把国当作民族之家和利益之家的认知和情感。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几千年来,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决定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决定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保家卫国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

这种家国情怀依然是时代精神的主流,需要被继续发扬光大,因此要对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习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viii]这一番话凸显出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意识。对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有助于个人在树立理想目标时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使个人主动担当国家和民族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得失这种宏观角度来审视个人的利益得失,从而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统一在一起,自觉与国家共同发展进步。这是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导向。

(二)增强民族自信心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任务

增强民族自信心就是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就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支撑。環顾当下,由于经济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使得大量西方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涌入中国,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互鉴,更激烈碰撞着。“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以及“全盘西化”等言论在理论界横行,挑战着民族自信,妄图通过扭曲与抹黑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做法,来削弱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继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附庸的目的。因此,在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来巩固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于最容易受到迷惑的年龄段,更要扭转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歪曲理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ix]

一个不自信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邓小平同志就曾尖锐地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x] 青少年作为时代新人,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动态关乎祖国的前途命运,因此,要着重培育青少年对民族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尊、自信与自豪感。习总书记曾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xi]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需要靠一代一代人以坚定的信念不断奋斗下去,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就是这种坚定信念的内在要求。

(三)树立报国之志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目标

古人云:“志当存高远”。一个人所树立的志向决定了他的人生的境界和格局。自古就有“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他们都是报效国家的典范。“精忠报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塑造了中华儿女的人伦品格,奠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这些品格和精神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于今。

在无数前辈的努力下,如今的中国飞速发展,已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同样是新起点,在这一阶段,是“一个变”和“两个没有变”的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在新时期,以弘扬精忠报国的优秀传统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报国之志,使他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与国家的繁荣发展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我们不断夺取伟大事业胜利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阵地的实践

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xii]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校园领域中开展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从思政课堂入手,还要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并且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的是在信息时代,网络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教化功能,用正能量信息来过滤掉不良的低俗言论,构建清正的校园网络平台。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引领功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学生的全部学习和生活中去。

首先,思想政治课程要彰显立德树人的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xiii]一方面,思政课程要有浩然正气、以情动人,不断发掘主题鲜明的典型事迹和人物故事,将其融入教学中。从追溯昔日英雄人物和道德楷模的人物事迹,延伸到当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典型故事,不仅要做到“老生常谈”,还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使人物事迹更加丰富和立体,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思政课堂更要注重以理服人。课堂教学不能只讲灌输、不讲思考,要多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突出“忠、孝、仁、义”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在学习、思考和追问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笃定。

其次,要在专业知识教育中体现课程思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xiv]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契合点,走出教材,把历史优秀文化与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引入课堂,不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习得,还要注重滋养其心灵、净化其人格、提高其觉悟。概之,学校要把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日常的文化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作用。

最后,在培养青少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学习它也就是学习另一种文化理念。因此,老师要让学生看到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明白文化的“和而不同”,使学生以更加宽广的格局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既要避免狭隘的爱国主义,也要使学生在了解异国风土人情的同时不崇洋媚外,为学生树立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外的态度。因此,可以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融入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使青少年明确自己学习外语的目的,帮助他们培养整体思维和大局意识,树立开放包容的态度。可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到外语课程中,既可以同时培育青少年的世界观,又能使他们了解大国担当,这也为我们增强“四个自信”在青少年群体中夯实了基础,从而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时代新人。

(二)强化校园红色文化阵地的熏染作用

红色代表勇气、代表权威、亦代表革命。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年代中出现的人、事、物及其創造或凸显出的顽强拼搏、坚持奋斗和爱国主义等精神。中国红色文化形成于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并将继续丰富和发展。在校园中发挥好校园红色文化阵地的作用,举办红色文化活动作为课下的实践拓展,使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学习和感悟红色文化,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三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礼”。正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中华民族的制度礼节和庄严的仪式都体现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教化。对国家致敬必然也会用礼节和仪式来表达,用歌曲等作品来抒发情感。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仪式的隆重与庄严也会起到震慑青少年灵魂的作用。比如,组织学生例行参加颂国歌、升国旗的典礼,定期观看红色主题影视作品,可以源源不断地增强和激发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举办雷锋纪念日活动,不仅能使青少年深刻铭记雷锋精神,还能让他们亲身践行好人好事,为学习雷锋精神增加实践性和仪式感,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青少年参观烈士陵园,为人民英雄扫墓等活动更可使他们直接置身于“红色氛围”之中,体会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和祖国取得现如今的成就、拥有当今国际地位的艰苦历程;定期开展班会、团会,将爱国主义的内容融入进这些活动之中,也能起到对青少年心灵激浊扬清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校园风貌建设上,把爱国主义和祖国取得的发展成就等内容融入到整个校园风貌之中,着重纪念、祝贺和宣扬祖国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后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到祖国的强大,以此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构建主题明确、又不失活泼的校园网络阵地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几乎无人不网、无处不网。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在给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上带来无限便利与乐趣的同时,也使青少年每天都被大量形形色色的信息资源包围,多元文化鱼龙混杂,必然会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击,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校园网作为青少年连接网络的主要途径之一,应当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塑造的作用。

首先,校园网站的构建要突出鲜明的爱国主义主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网络的开放性和瞬时性,使得青少年一连接上校园网,就能收到各种推送信息,因此,校园网应注重让正能量信息的传播抢占垃圾信息的先机,在信息推送上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和英雄人物的行为事迹,肃清“庸俗、低俗、媚俗”的垃圾信息。

其次,校园网络建设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及时更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政要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来丰富校园网络平台,并且设置资料库和数据库,提供理论学习与搜索的功能,让校园网更加具有实用性。

最后,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网局面,紧跟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抓住他们的心理,增加校园网的吸引力,调动青少年浏览校园网的积极性。当前校园网的确承载了很多有用的、正面的信息,但校园网也有一个困境:大部分青少年都不愿意主动浏览校园网,这主要是因为校园网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刻板、枯燥。因此,校园网的内容应更贴近当下生活,选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增添网站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合理的网站栏目来使校园网的的内容更加丰富,让青少年在使用校园网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正能量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感受到轻松和乐趣。

参考文献

[1]段然.让网络爱国主义健康发展[N].人民论坛.2018年(16):232-233.

[2]王慧敏.培育时代新人要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J].北京教育(德育).2019年(04):57-61.

[3]马振清.当前爱国主义被赋予什么样的时代内涵[N].人民论坛.2019年(16):132-134.

[4]王煜,陈兰剑.关于校园网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67-69.

[5]孙在云.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06):161.

[6]缪世娟.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忧患意识——以一堂初中历史抗战课的教学为例[J].才智.2016年(19):169.

[7]平章起,马亚男.爱国主义的本质与时代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19年(03):83-88.

[8]邵梁杰.以“文化自信”引导当代大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08):34-35.

[9]赵开开,聂家华.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6):6-15

[10]李凯.“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年(11):121-122

注释

[i]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201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第1版。

[ii]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第6版。

[iii]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http://career.cup.edu.cn/news/view/aid/84242/tag/xwzp,2018年6月7日。

[iv]古敏:《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v]李凯:《“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北京.体育界(学术版),2019年版,第121-122页。

[vi]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第6版。

[vii]季羡林:《中国的未来会更好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8年版,第15-17页。

[viii]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8年02月14日《人民日报》,第2版。

[ix]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第2版。

[x]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3页。

[xi]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第2版。

[xii]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xiii]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第6版。

[xiv]中共中央國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第6版。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校园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