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与列宁主义另一面

2020-12-07张建芳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民主

张建芳

摘要:列宁和苏共高举马克思主义部分概念,排除马克思主义主要来自资本主义一些合理设想;无产阶级专政是少数人对多数人专政,共产党领导也是少数领袖最后是列宁一人领导;其政权违反民主、人权,给俄罗斯民族和世界造成极大灾难。

关键词:列宁;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 ;民主; 专政

一)与德国关系

护送列宁回国

一战时期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困境,很想和俄国谈判停战,以便集中兵力和英、法决战。但尼古拉二世、临时政府相继拒绝。德国审视只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可以利用,就大力援助他们。

1917年4月,德国政府把困在瑞士的列宁等布尔什维克成员接到德国,秘密护送到瑞典。列宁等经芬兰回国。德国总参谋部向德皇报告称:“列宁顺利回到俄国,他干的确如我们所愿。”(1)

大批资金扶持布尔什维克

普京提议,历史学家祖波夫等撰写的《二十世纪俄国史》介绍列宁、苏共接受德国大量资助,“德国拨出5000万金马克(约合九吨多黄金),资助俄国革命者。”

1917年,德国副外长柯尔曼向德国总参谋部报告:德国的大量款项使布尔什维克得以在俄国的政治斗争中迅速接近胜利。1918年,他说:“为我国利益计,我们务必使布尔什维克政权得以生存下去。”

列宁和俄共利用德国资金(包括非法手段筹资),发展党组织和党员、建立武装。

布列斯特和约

布尔什维克需要对外停战应对国内政局。1917年11月,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同意和谈。1918年2月,德国在强力进攻的同时,向苏俄提出最后通牒:出卖大批领土主权,赔偿德国60亿马克。

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对该条约,布尔什维克高层多数反对。但列宁说:“如果不签约那你们等过三星期就执行对苏维埃政权的死刑判决。这些条件并未触犯苏维埃政权,我丝毫不动摇。”列宁和布尔维克为了维护苏维埃政权,签订了割地赔款的条约。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与德国关系有间谍性质,利用德国多方面援助帮助德国全面达到目标;但他们还有更大的目标,夺取俄国政权。

二)十月革命前理论与实践

列宁写了《怎么办?》,认为落后群体应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

1903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列宁提出,争取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应是党的首要任务;要成为党员,承认党纲,还必须服从党的纪律,参加党组织活动。马尔托夫反对列宁的主张。在部分派别退出后进行表决,赞成列宁主张成为多数派即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派为少数派即孟什维克。但大多数时期,布尔什维克是少数。

1912年在第6次党代表会议上,孟什维克被清除出党,布什尔维克改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口号;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以取得胜利。

二月革命后成立临时政府。列宁3月向国内发报: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2)

列宁1917年4月回国,大力宣传: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抗议其故意拖延立宪会议选举。他谴责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背叛社会主义;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工业和银行国有化、国家收归土地……。

临时政府继续参战,俄军普遍厌战。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实际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多数派”联合“左派社会革命党”,以暴力推翻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和社会革命党主流派主导的最后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三)十月革命后列宁主义(包括社会主义、苏共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制度、法律

十月革命胜利当晚召开了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社会革命党左派提出)、《土地法令》,选出了人民委员会即苏维埃政府管理国家,列宁任主席。

打败白军部队

十月革命后,前沙皇时代军官组建俄国白军部队,反对布尔什维克政府。西方国家视苏德《布列斯特和约》是对协约国抗击同盟国的背叛,还担忧布尔什维克推动世界革命,派遣军官、技术人员和武器装备支持白军。列宁领导工农红军于1920年初全面击败白军部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后,列宁宣布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就是要把一切土地、糧食、工厂、工具、产品和运输设备,变成全民的财产;“消灭土地私有制、实行工人监督和银行国有化,这一切都是导向社会主义的措施。”

1917年底1918年初,苏维埃政府先后颁布了将银行、铁路、商船、外贸以及大工业企业等收归国有的法令;明令全国公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政府配给粮食和其他必需品。1920年1月,发布撤销银行、废除货币的法令。

列宁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共产主义。1920年10月,他宣告说:俄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为期不远了。

列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一个核心目的,有俄国学者说,根本上也是为了牢固地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国有化使俄共控制全国财富,控制国家经济是控制国家政治的重要手段,也控制人民、消除了其他党派民众基础。

镇压立宪会议加强一党专政

十月革命的核心口号是“一切权力归苏维埃”。那个时候的全俄苏维埃是由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左、右派等组织的代表和工农士兵组织的代表共同组成的。在二月革命后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共有700-800名代表,布尔什维克仅有100多名代表。

十月革命后召开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占了半数以上。孟什维克谴责非法夺取政权的行为,认为导致内战的风险。

列宁强调推翻旧秩序和革命成功需要恐怖和暴力;国家是建立在行使暴力本身的制度。

1917年11月,人民委员会发表新闻审查命令,针对出版自由发布命令,关闭许多被视为反革命的媒体。但遭到社会广泛批评,认为损害新闻自由。

1917年12月列宁下令建立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别称“契卡”),对付“反革命”、“投机倒把”和“消极怠工”者。1918年6月列宁说:“要鼓励人们的干劲和大恐怖”。

列宁设想将布尔什维克政权与宪政相结合,披上民主外衣。十月革命后,列宁公开承诺“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人民委员会以及各级苏维埃都只是“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现时所发布的一切法令和措施,最终都需要交合法的立宪会议认可和批准才能正式具有法律效力。布尔什维克一直呼吁人民“把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1917年11月,选举在全俄展开,选举结果:立宪会议703个席位,社会革命党占404席,布尔什维克占175席。

布尔什维克政府及政策遭到社会反对,立宪会议将被否决。列宁全面改变了原来对立宪会议的态度。他首先下令逮捕被视为资产阶级政党的立宪民主党的全体领导成员,罪名是他们“同反革命内战有联系”(3)。他宣告说:立宪会议当选代表的比例不符合人民真正的意志,“苏维埃高于任何会议、任何立宪会议”。“任何人和任何机关攫取国家政权某种职能的任何尝试,都应视为反革命行动。任何这类尝试,苏维埃政权都将使用所拥有的一切手段予以镇压,直至使用武力。”

1918年1月,新一届立宪会议在彼得格勒召开。布尔什维克党团在会上提交了要求与会代表承认苏维埃政府及其通过的各项措施的议案与声明,但多数会议代表投票反对。支持立宪会议的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工人群众在社会革命党人的领导下,游行示威,反对苏维埃政府破坏立宪会议。

布尔什维克党团发表声明,退出立宪会议;接着政府动用军队镇压示威群众,封闭了召开会议的塔夫利达宫,驱散了坚持在会场的代表们。列宁公开宣布苏维埃政权“既不要议会,也不要全民投票”。

立宪会议被驱散破坏了俄罗斯宪政的希望,导致社会危机大爆发。

1918年2月,第三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布尔什维克与左翼社会革命党联合,苏维埃政府取得形式上合法地位,就对反对党和民众展开了全面镇压。

1918年4月,集中打击了一批俄国无政府主义者。俄国无政府主义组织十月革命后与布尔什维克合作,但现在对布尔什维克的专政强烈不满。

全俄中央執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将孟什维克、右派和中派社会革命党的代表全数开除出执委会,并建议所有苏维埃将这些党派的代表开除出去。1918年至1919年,政府从苏维埃驱逐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

1918年7月,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左派社会革命党团对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被否决。一名社会革命党人不满“布列斯特条约”,炸死德国大使。列宁当即下令逮捕与会的社会革命党代表数百人,13人因此案被杀。列宁公开宣告“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也“已成为白卫分子、地主和资本家的帮凶”了。7月列宁下令处决沙皇一家。

8月,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被杀,卡普兰刺伤了列宁(如果按照民主原则、人权标准,这种行动有理,世界绝大多数民意支持)。苏维埃政府宣布用“群众性的红色恐怖”对一切反对派予以打击。布哈林阐述红色恐怖的目的:塑造共产主义新人类”(4)。

列宁签字处决25名俄罗斯帝国部长官员和765名俄国白军成员。1921年,列宁透过中央政治局给予契卡自主行动的处决权力。1918—1922年2月被杀的人不少于200万。

列宁、布尔什维克定性“资产阶级”、“阶级敌人”、“反革命”、地主和资本家的帮凶,基本上是抹黑、消灭对手的伎俩。他们对布尔什维克不满、反对,道德、理论、方式基本上是合理、民主,大多出身于工人、农民和士兵。

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分别影响着不同行业的工人和不同地区的农民。布尔什维克要镇压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也必须镇压支持他们的广大工人和农民,因此苏维埃政府、军队和契卡组织,即在人民的名义下,实施了种种镇压工人、农民和士兵。

列宁宣告:“要么他们毫无条件地服从我们,要么他们将遭到逮捕。”布尔什维克和立宪党人、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以及非党人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发生强力镇压的情况,“概由反抗者负责”。

苏维埃政权完全转移到俄共,俄罗斯成为一党制国家。军队、司法、地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众多地方苏维埃会议,基本上都被俄共控制起来了。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三套机构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班子,全都在列宁指挥下。列宁主导书记处(1919年增加政治局)、组织局领导中央全会,中央全会领导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凌驾于国家、政府和全体人民之上。

列宁在1921年2月召开的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禁止党内一切派别活动、禁止党内不同意见。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剥夺一切敌视苏维埃政权的政治集团的自由”,“俄国共产党是国内唯一合法政党”。

武装征粮 对农民专政

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在反对富农的旗号下剥夺农民,保护苏维埃政权,消灭其它政党的民众基础。列宁说,这实际上是阶级斗争的继续,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私有制度的必由之路。

苏维埃政府组织武装征粮队,征收对象是富人。1918年1月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危机。苏维埃政府发布针对全体农民的“余粮”征集办法,俄国农民必须交出所存的一切余粮,任何隐匿存粮者均将被枪决。解散受到社会革命党影响的各地农村苏维埃组织,另立由新政府支持的“贫农委员会”。列宁建议,每乡要抓25-30个“富裕农民”做人质,征收达不到预定数量,就拿这些人质抵命。对于任何农民的反抗,列宁的态度是“必须最坚决、最迅速、最无情地镇压富农的暴动”;“要用最坚决的手段对付富农和同他们狼狈为奸的左派社会革命党匪帮”;凡参加暴动的农民的全部粮食都要彻底没收。列宁声称:我们已经体验到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我们不能迁就农民。

1918年7月,社会革命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在全俄罗斯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谴责使用武器侵吞粮食。

武装征粮、农民减少种植、粮食减产、干旱引起俄罗斯极为严重的饥荒,但俄罗斯粮食仍大量输出。中部省份1916年人口为6800万,1920年仅有3800万(5)。

1920年下半年开始,各地农民暴动迅速蔓延起来,30多个省到处掀起了农民反抗的浪潮。政府军队仅1921年为镇压各地农民暴动,死伤逃就超过17万人。因难以靠枪炮取胜,使用毒气弹对付这些农民;更为严重的是,这股浪潮波及到军队中来,各地有军队加入农民起义。

1921年2月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罢工,政府宣布城市戒严,派军镇压示威游行。1921年3月曾经参加十月革命的克隆斯塔水兵在彼得格勒发动反抗布尔什维克的起义。列宁宣称反叛者为社会革命党和外国帝国主义所误导,呼吁暴力报复,红军使用毒气镇压起义。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1920年俄国的工业生产仅相当于战前七分之一;严重饥荒导致农民普遍反抗,蔓延到军队。列宁看到布尔什维克的政权危机。1921年春夏,他终于承认革命遭到了“最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避免布尔什维克政权全面瓦解,决心停止一切国有化措施,提出必须从共产主义的措施上“退却”。从进攻资本主义,转而迁就资本主义并保持某种妥协,巩固政权。

1921年2月,列宁向中央政治局提出新经济政策(孟什维克首领唐恩提出新经济政策建议被列宁采纳)。

以低税额的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进而鼓励农民回到个体经营;允许将已经倒闭和无法经营的国营企业租让给合作社及个人经营;允许个人自由从事手工业和开办雇工不超过20人的企业;重建国家银行,全面恢复货币流通、自由贸易和商品生产。政府决定向外国资本出租俄国的工矿企业,以加快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状况的改善。但基础工业、运输系统和对外贸易仍由国家控制。

“新经济政策”实施,虽然没有使苏俄退回到国有化措施之前的状况,但全面复辟了商品经济,远离了列宁维护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也说明列宁和苏共长期对经济发展的无知与错误。

镇压宗教界

1922年1月,人民委员会强制要求宗教机关将所有贵重物品拨出和销售,遭到宗教界反对。列宁1922年5月致信莫洛托夫:“我们必须要做出让他们几十年不能忘记的残暴事来,反动的教士和资产阶级处决得越多越好”。他颁发要求依法处死反对布尔什维克神父的法令,导致14000人至20000人死亡。

资本主义世界确立宗教信仰自由,但与追求绝对权力的苏共权力不相容。

镇压知识界

新经济政策推行,列宁固然承认过去的做法确有“错误”,承认俄国需要资本主义,但政治上坚决维护一党专政。列宁的政治逻辑仍然是:“谁不跟我们站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对这个政权的任何微小的反抗都将被粉碎。”

1921年春,高尔基提议,部分著名知识分子决定组织非政府组织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组织及红十字会求援。列宁却抱着强烈的戒备和抵触心理,勉强同意了高尔基的提议;但告诫党的其他领导人:对这些人“一定要严加防范”。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刚来苏俄考察灾情,普罗科多维奇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反政府的言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政府就全面镇压。

1922年5月,列宁宣称:“这些人全都是明目張胆的反革命分子,协约国的帮凶,协约国的一伙仆从、间谍和毒害青年学生的教唆犯。”“要不断地和有计划地“应把枪决(也可代之以驱逐出境)”。他同时主张适用范围扩大到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之类的一切活动。”苏维埃政府将推动救援行动的大批知识分子或驱逐出境,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列宁经济上向资本主义妥协,越强化阶级斗争和打击异己。他宣称:必须“加紧惩治苏维埃政权的政治敌人和资产阶级代理人(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凡是公开宣传孟什维克主义者,我们革命法庭应一律予以枪决”。即使是对小资产阶级,只要他们反对我们,我们也必须使用恐怖手段来对付他们。

1922年6月至8月,社会革命党领导人被判密谋对抗政府有罪而接受审判,列宁呼吁依法处决。1923年3月,政府在列宁的支持下,开除国家机构和企业内的所有孟什维克成员、且将政党成员关押至集中营,几乎成功根除俄罗斯的孟什维克主义。

1919年3月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但缺乏“国际性”。列宁发表演说,严厉斥责考茨基等修正主义支持者的道路,反复呼吁暴力推翻欧洲资产阶级政府,鼓励外国代表团成员仿效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列宁随后写了很多文章,鼓吹只有赞同布尔什维克观点的社会主义政党才允许加入第三国际。列宁要将人类社会最不合理的理论与制度向别国推行。

列宁重点理论误区

列宁反对自由主义,对于自由作为价值的观点普遍表现反感。1920年,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考察苏联,列宁说:我们从来都不讲自由,只讲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决定不加入共产国际。

自由是民主的重要价值观和人权的重要内容。列宁反对自由,是与他们要走向绝对专政、绝对领导的思想和制度不相容。但十月革命前,列宁欺骗说:和平、面包、土地和自由是人民的必需品。

把“无产阶级专政”概念引进俄国是普列汉诺夫。但普列汉诺夫、孟什维克不支持用“专政”来对付哪怕是“落后”的多数。

列宁认为,俄国国民的大多数是靠不住的,占俄国人口多数的农民落后、保守和“半反动”。我们是少数,不能得到、或者说不能保证得到多数,因此民主对我们构成危险,我们需要“专政”。对手搞暴力我们当然要“专政”之,对手搞和平民主我们同样要“专政”之。专政就是直接凭借暴力而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政权。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其实也是假的,是大傻瓜,没有人从外面进行灌输,他们是不可能自发产生无产阶级思想的。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一党专政,“无产阶级应该由工人阶级中有觉悟的共产主义的少数来领导” ,“这样的少数实质上就是政党”。

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成阶级的,阶级由一批先进人物即政党领导的,而政党又是由几个久经考验的领袖领导的。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苏维埃——即社会主义民主——和一人行使专政权力之间不可能存在本质的矛盾”。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少数人对多数人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领导实质上是几个领袖专政、领导最后是最高权力者即列宁专政、领导;维护专政,反对民主。列宁和苏共将马克思主义部分概念作为吸引、欺骗人的口号,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吸收资本主义一些合理的内容,强加很多错误、邪恶的内容;接受德国多方面援助并回报他们,武装抢劫;为了自身不合理权力就将俄罗斯民族淹没在尸山血海之中……还自封先进?就是有觉悟的共产主义的少数、一批先进人物、久经考验的领袖?还灌输给别人?

列宁认为,这种民主是以阶级分野为前提的,只有工农政党才有资格享受这种选举和竞争;…因此也只有拥护、接受布尔什给克政策、主张的政党,才可能是工农政党。

这违反了民主原则。民主就是“人民的权利”,一个原则是“赞成多数保护少数”。列宁表述的民主就是让知识、能力、道德最差的阶级、阶层垄断选举权、民主权,无疑将民主引向落后、畸形、邪路。政党为全体人民服务,不是全体人民服务、服从某个政党或阶级,尤其是那些代表着错误和罪恶的阶级和政党。况且,工农人员在正常民主政治下大多数是“消极公民”,经济上融入资本主义企业,政治上逐步融入资产阶级政党和民主制度,对自身、对社会是最合理的选择。

列宁坚称:民主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既然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我们的党占了多数,依据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原则,当然也只能由我们的党组织这个政府,“强迫我党放弃政权的任何企图都是对无产阶级事业的背叛”。

第二次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比例获半数以上就组成政府,也因近半数苏维埃代表退出代表大会、左派社会革命党放弃参加人民委员会。立宪会议选举更权威,布尔什维克政府选前承诺政府和政策需经立宪会议批准。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后的内外政策遭到普遍反对,选票很少、政府及政策被否决,就镇压立宪会议,谁在破坏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占据政权、镇压反对者就是对全体人民利益的背叛!

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比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民主百万倍。”其观点认为后者不过是“有钱人的民主”。

苏维埃政权,“它使劳动者在不满意自己的政党的时候,可以改选自己的代表,把政权交给另一个政党,不必進行任何革命就可以改组政府。”(6)

华盛顿富有成为推进美国和世界民主的楷模。林肯有钱吗?资本主义制度下竞选需要钱,但主要还是看政治人物知识、能力、道德、成就、未来社会发展方案是否为更多人认同,这些方面最重要,金钱主要靠民众捐款。不应主次颠倒、见钱不见人。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竞选制、多党竞争、三权分立与制衡,平等、竞争、择优。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大败就镇压立宪会议、反对党及民众;不断镇压威胁、妨碍其集权、专政的其它党派、民众、知识界甚至宗教界;规定一党专政、禁止党内派别活动、禁止不同意见;反民主反人权;理论、制度、法律,荒谬、邪恶、残暴是世界以前或当时独一无二;最后权力者之间也相互加害;“俄国的精英要么被驱逐出境,要么遭杀戮”(7)。除了列宁和共产党,还有人称此为“民主”?还有“把政权交给另一个政党、改组政府”的机会、条件吗?

列宁说“没有社会主义,就不能使人类摆脱战争和饥饿,就免不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人的死亡。”(8)完全相反,正是列宁、苏共的社会主义导致俄罗斯民族不断遭受内战、饥荒、屠杀,造成几千万人死亡。

孟什维克领导人马尔托夫、德国考茨基等人都称苏共统治为“恐怖统治”。卢森堡批评列宁,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小撮政治家的专政。许多国际上的社会主义者谴责列宁的政治制度,拒绝承认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考茨基谴责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反民主的性质。这些谴责是合理、符合实际的。

丘吉尔说,对于他们(俄国人民)来说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列宁的诞生。对于列宁模式,创立国和接受国都是民族的不幸与灾难。

参考文献:

(1)、(2)、(4)(5)、(7)《二十世纪俄国史》,406页;405页;555页;498页;932页)

(3)(6)、(8)《列宁全集》第33卷,123页;305-306 页;第23 卷,17页。

猜你喜欢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拉美有多少“列宁”?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