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水平保护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2020-12-07赵细康赵亚兰

环境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广东文明

赵细康?赵亚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十分关怀,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总书记强调广东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指引下,广东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生态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和整体系统观,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之路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人类开发活动,才能破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之间的紧迫矛盾。因此,在发展中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之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划实守牢生态文明建设控制线,夯实生态发展根基。

广东积极推进构建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2005年深圳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2013年广东成为全国首批启动“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省份之一。在理念上,树牢生态优先思维,坚守生态控制原则。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在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坚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战略上,做优国土空间规划,做实生态控制框架。积极推动各地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试点,推进全域控规全覆盖,形成全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和控规的全覆盖。认真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在优化规划中强化生态管控。统筹协调产业和交通等重点项目、重大平台的建设空间需求,支撑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梳理全省空间资源底图底数,对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区分轻重缓急、优先顺序,制订分期分步实施方案。在措施上,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广东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领导小组。另一方面,出台具体工作文件,为划实守牢生态控制红线提供制度保障。先后发布了《广东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从制度上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安全格局稳定、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辩证观点,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原理的内涵,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广东将践行“两山论”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确立了全面推动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思路。同时,坚持辩证思维,因地施策,分区域差异化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

践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推进珠三角核心区的经济转型。珠三角核心区以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方向,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退建还绿、退建还水,加快补足环境欠账,以强化资源和环境约束倒逼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践行“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沿海经济带发展。高水平规划粤东、粤西沿海经济带,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与珠三角核心区优势互补、合作互促,形成沿海重要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切实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绿色发展之路。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速探索北部生态发展区的生态价值转化。着眼于破解生态价值的市场化程度低、生态补偿机制的操作性不足等难题,积极探索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对接机制,致力于把市场引进来,把资本引进来,把人才引进来,把生态资产与外部市场、外部需求连接起来,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加快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同时,坚持“谁保护、谁得益,谁改善多、谁得益多”的原则,将生态保护补偿与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结果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挂钩,加大对生态建设成效好的地区倾斜支持。2020年省级生态保护区财政补偿转移支付资金达73.7亿元,2017—2020年补偿规模年均增长达到40%,引领生态优良地区高质量发展。

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坚持走民生为本之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阐明了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和根本归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多次强调环境保护在民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人民情怀。

广东既是经济大省,也是生态环境压力大省,许多资源环境问题将率先遭遇,老百姓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向现在“求生态”的需求转变也更快体现。为加快解决环境民生问题,广东部署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年来,广东相继发布《关于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的命令》《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关于全省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等文件,突出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模式,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以决战决胜之势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广东探索出富有成效的创新举措。一是实施针对性帮扶服务指导治污。在《2020年夏秋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达标排放百日服务行动方案》中,以帮扶为主线,聚焦重点领域,明确包括深入推进5583家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综合整治等5大重大任务17项具体措施,指导帮扶政府、企业落实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工作、VOCs治理减排任务,力争实现AQI约束性指标任务。二是依靠院士专家助力专业治污。多地多个项目均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专业支持。如张远航院士团队在江门开展驻场服务,为大气污染提出“一市一策”解决方案;王浩院士团队为佛山南海区里水镇里水河流域治理设计“六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格局。还组织省内专家到各地市开展“送法规、送技术、送服务进企业”活动,全面提升广东科学治污水平。三是开展“一企一策”实现精准治污。根据《关于开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治理工作的通知》,探索建立“广东省VOCs排放控制综合管理平台”,逐步将VOCs排放纳入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收費制度,对涉VOCs企业实施总量控制,通过VOCs “一企一策”推进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整治。通过源头替代、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重点整治手段,开展全过程综合治理。以江门为例,130家省、市级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完成后,每年可减少VOCs排放量10640吨。截至2020年8月,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6.4%,空气质量实现连续五年全面达标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国考断面优良比例为83.1%,劣Ⅴ类比例为0,全部首次阶段性达到考核目标;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目前,广东蓝、珠江绿逐步重现,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加速形成。

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系统治理之路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广东牢牢把握系统治理的新要求,科学设计实施新路径,不断创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新机制,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一是全方位统筹。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原则,新组建了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等机构,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统一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监测管控与生态修复职责,改变了过去“九龙治水”的局面,实现了“改头换面”与“脱胎换骨”的统一。二是全地域协同。一方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开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和考核制度。另一方面,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积极开展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临近省份的污染联防联治协作,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合力。三是全过程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的污染环境问题为重点,开展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和专项整治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切实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此外,在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作者赵细康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赵亚兰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博士)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广东文明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绿水青山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粤来粤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