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优先导向下播音主持专业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实践

2020-12-07肖思为

传媒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全景在线教学播音主持

肖思为

摘要: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打破居家学习的空间界限,建构以网络平台为主的学习情境,通过多种维度纵深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建构立体动态的线上教学+线上实践互联互通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包含日常练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拓展、教学评价五种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浸入式学习,使学习者适应教学情境和媒介情境,适应不同语言传播情境,形成课堂、社会、新媒体三融合的全景—浸入式大课堂。

关键词:全景—浸入式 播音主持 在线教学 全媒体人才培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方高校除延期开学外,为保证正常教学,纷纷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广州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疫情期间,顺势而为,探索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在线教学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向移动优先为核心的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依托四个跨越五种情境,构建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的完整模式。

一、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的界定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四个部分。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前提,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意义的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要考虑教学过程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实施,才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在合理、科学的情境下,教师通过组织学习者围绕所学内容开展协作式学习,学习者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你传我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平等的协作交流”,这也是情境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学生从协作交流式的学习氛围中产生自己的经验背景,从被动接收信息刺激向主动地建构意义转变,从依赖教师、依赖课堂向主动选择、加工、处理外部信息转变。建构主义眼中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由上可以看出,建构主义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积极倡导者,学生开展协作式、发现式、探究式学习。教师的工作不是将“满满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作为整座学习大厦架构的搭建者,以规划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打破居家学习的空间界限,建构以网络平台为主的学习情境,通过多种维度纵深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立体动态的线上教学+线上实践互联互通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浸入式学习,适应教学情境和媒介情境,适应不同语言传播情境,形成课堂、社会、新媒体三融合的全景—浸入式大课堂。

二、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在情境设置、协作模式、交流方式、意义建构方面实现了四种跨越。

1.从课堂情境向移动媒介情境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以移动优先为主导的媒介融合新趋势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必须走向依托新媒体、依托移动传播为底色的变革之路。反观现实,部分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在媒介融合的改革中较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没有产生传统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效应。

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不仅在课堂容量上做多、做深,而且在空间上将实践、作业、反馈、教学评价等尽可能依托移动终端来实现,使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立体动态互通,使知识获得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价值观引导过程在媒介融合中统一,尽可能打破教学与实践的隔阂,实现1+1>2的效果。

2.从广播电视语言表达向口语传播空间跨越。从培养目标上来讲,传媒业态的变化和移动终端的个人定制化,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不仅要强化核心素养,还要重视思维能力、文化涵养、语言技巧、修辞水平的培养,更要熟悉多种口语传播情境。因而要在强化播音主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还要将内涵从传统媒体语言表达空间向口语传播空间跨越,在口语形态、交流方式、内容生产、营销模式上增强适应性。

以播音主持三大基础课程(《普通话语音》或《广州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为例,每学期选择一门课程与当地博物馆、展览馆、社区图书馆等合作教学,学生与展馆讲解员一道,开展“进课堂学技能,进展馆做讲解”的学习竞赛。学知识、练技能的同时也服务社会。《即兴口语表达》《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等将课程内容延伸到社会需要的更广层面,开展线上或线下口语传播实践。新媒体、融媒体实践课程则可创作各类符合用户娱乐需要、审美特质的音视频作品等,延伸教学范畴,打造无边界课堂。

3.从知识占有向知识运用、理想信念建立的跨越。全媒体教学的改革应是两方面的改革,一是教学制度的改革,二是教师队伍的改革。教师需要通过快速学习、增强实践才能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与其让教师学会以后再教学生,不如与学生同步提升。

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引导、互动、探索、交流完成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全过程。在与新媒体一线从业人员的对话、交流中,拓展思维宽度;将作业作品化、公开化、媒介化,真正面对市场、面对用户,完成知识巩固和能力输出的过程;在服务社会需要的同时,让学生领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传授两方面,实现载体、内容、人才、技术的全景式参与。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使教学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观察疫情、感知社会、理解社会,形成独立的思考,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机会。

4.从“被动替代”选项向“主动创新”选项跨越。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是疫情期间常规教学的线上延伸,更可以成为融媒体时代播音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景—浸入式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主动向媒介真实环境靠拢,因势利导,打破教-学-用长期存在的差距和矛盾,将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转化為教学创新,最终形成教学特色。

三、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包括日常练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拓展、教学评价五种情境,从内涵上涉及多种口语传播空间。

(一)日常练习情境

练声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传统。疫情期间,利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实现对学生早起练声的监督、指导。该程序在使用过程中,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操作简单,二是互动性,三是数据自动统计。具体而言,由专业教师在“小打卡”程序中创建班级群组。学生进入“小打卡”程序班级群,在规定时间里上传练声照片或视频。该程序类似“微博”,具备点赞、点评、分享功能,教师可对学生线上辅导,同时也可关注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等。“小打卡”程序具备数据统计功能,能在第二日公布前一天打卡情况,减少人工统计。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微信“小打卡”也可作为疫情平稳后常规教学专业练习打卡的补充手段。

(二)理论教学情境

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线上教学问卷调查,在对“线上教学方式与安排的满意程度”调查中显示,16.33%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47.84%的学生选择“满意”,合计超六成以上的学生表示对线上教学方式与安排感到满意。感到“不满意”的学生仅占1.09%,表明学生是欢迎在线教学的。

在“在线学习过程中你主要遇到哪些问题?”调查中:69.31%的学生回答“网络卡顿”;36.88%的学生回答“手机、电脑功能受阻”;31.26%的学生回答“声音小,听不清或有杂音”;30.66%的学生回答“课堂缺乏氛围”;26.73%的学生回答“无学习动力,易分心”;9.65%的学生回答“师生互动少,问题难以及时解决”。除网络、技术方面的问题外,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缺少课堂氛围,互动少,学习动力不足。

由此看出,缺乏课堂气氛,特别是缺乏互动,是在线教学的一大“痛点”。在线理论教学虽是常规课堂的在线延伸,但不能“依葫芦画瓢”的照搬。教学过程要依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兼顾学生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做必要的优化。

1.提升课程形式的丰富度。在线教学是一种拟人际传播,通过软件平台使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真实”的人际交流语境。通过教师一对多教学,学生一对多发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辅导,学生与学生点对点讨论等交流形式,打破在线教学“满堂灌”的格局。此外,教师要实时关注学生的留言,及时回应,提高教学灵活度。

2.提升课程内容的思辨性。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环环紧扣,层层剥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如在线课堂中,学生就某一理论、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不急于判断正确与否,合理与否,而是多问一句为什么?你出发点是什么?甚至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来获得观点形成的路径,再通过与其他同学观点的碰撞、对理论的学习以及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自己获得正确的答案,形成观念。如还是按部就班的只注重讲授知识,教学内容中没有刺激学生的思考,则难以保证教学的兴奋度和听课的兴趣度。

3.提升课程节奏的变化度。一方面,线上课程不处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难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导致课程节奏拖沓;另一方面,学生很难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注意力集中。在美国进行的注意力研究中证实,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如字母打地鼠,只能维持20分钟不出错,然后就会出现错误。放在在线教学中看,在舒适的居家环境里,哪怕不需要高度集中,只要保持基本的注意力,都较难维持长时间的专注度。因而要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适时打破节奏,增加互动,减少长时间的讲授。

4.提升课程手段的多样化。在线教学可共享PPT、视频、音频、网页等教学资源,还可以分享已有的线上网络课程资源,帮助完善知识传授过程。在设置互动方面,要擅长运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主题陈述、话题辩论、投票等。

5.增强课堂互动的开放度。营造较开放、轻松的发言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更能获得学生的喜爱。在对线上教学的回访中,有学生表示“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观点,会有不同的态度,理解一个事件没有标准答案。这种方式,反而让我平时能够自然而然的思考”“不是复述正确答案,而是讲出自己的想法,挺好”。互动开放度的增加让不愿意发言的同学愿意参与互动,教师也会感觉到学生互动积极性提高。

(三)实践教学情境

实践教学情境分为三种情况。

1.完全实践课程——打造学生实践媒体矩阵。以《新媒体营销和创意实践》等实践特性强的课程为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创作线上音视频节目,投放在抖音、快手、喜马拉雅等平台,以粉丝量、观看量、评论数等用户数据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参考,巩固知识的同时锻炼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培养新媒体思维方式。教师以指导者身份与学生共同实践,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独立探索”“协作学习”的理念,并在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意义。

2.半实践課程——作业作品化、公开化、媒体化。以《播音发声学》《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等传统课程为例。这类核心课程既需要线上教学讲授理论,又需要通过作业来检查教学效果,将学生作业放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让作业最直观的面向大众,则可获得最直接、更全面的检验与反馈,也避免教师评判作业的主观偏见。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将自己的私人作品放在公众平台上,学生对待作业的认真程度和积极性会有一定的提高。此外,专业核心课程应该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社会资源合作,开展竞赛教学。

3.学生实习——媒体线上实习。疫情期间,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师通过多方努力,联系一批媒体、企业,提供在线实习机会。这也将成为未来媒体工作的新常态。

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不局限实践教学的形式,将教学情境与媒体真实环境相结合,学生实现从“知识占有”到“知识运用”的跨越,促成知识学习与知识生产的内在关联与统一。

(四)课外拓展情境

1.录制“在线朗诵会”“在线人物故事会”。讲好抗疫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朗诵会”“故事会”是课程思政在疫情期间的创新方式,与课程结合也是教学成果的体现,可以编辑成册或建立音频资料库。

2.开展线上讲座。这种有益的尝试让学生在疫情期间也能开阔视野、获得新知。在“你更喜欢线上讲座还是线下讲座”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由于“气氛沉闷”“交流互动少”等原因表示更喜欢线下讲座,但学生们同时也表示在线上“可以听到更多知名专家的讲座”“更方便”“发言更放得开”。

3.培养线上讲解员 。与各级各类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盲人电影院合作,培养专业讲解员和线上讲解员。各馆、院的专职讲解员来到课堂中与学生搭对子,展开竞赛式学习,既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五)教学评价情境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运用调查软件、投票软件,根据相应标准,组织学生对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开展阶段性评价,分析、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作为日后教学改进的依据,从而形成教师对学生过程性评价和学生对教师阶段性评价的双向促进。

四、结语

总之,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不再被视作一种传授客观知识的线上教学方式,它超越了工具意义上的存在,蕴含着一种积极的教学理念。它立足播音主持专业特色,服务于全媒体发展的教学目标,锻炼学生重构知识和形成新经验的能力,是以移动优先为核心的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练一体化”的有效践行。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改革项目“‘泛媒体时代背景下口语传播系列课程的无边界化教学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全景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犯罪侦查课程教学中的适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

[2]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全景在线教学播音主持
全景摄像机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全景视频的拍摄硬件
全景搜索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