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野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12-07张伟伟

教育界·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伟伟

[摘要]初中是小学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文章以“三全育人”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然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三全育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引言

阅读是通过观看文字来获取文化知识和信息资料,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从中获取审美体验。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语文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等。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发展,我国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稀缺资源。近年来,初中教学的发展看似显有突破,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文引入“三全育人”理论。

“三全育人”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是指在培育学生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来开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所有学生都应该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教育意识,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并认真完成教育任务。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学校需要培养出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素养的初中生。其次,在育人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初中生的成长和学习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满足每一位初中生的成长需求。再次,全方位育人主要指教育的发展空间,强调教育工作要涉及各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协调发展。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研究初中语文阅读的现状,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差别化语文阅读教学

因材施教,是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采取的差异化教学方式,它是建立在充分调动全员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而非对学生实行有差别化教育,即仅针对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教学。从差异化教育到差别化教学,仅一字之差,却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往往容易将差异化教学和差别化教学混淆。更有甚者,直接将学生分成A、B、C三类。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调动全员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而是有失公平地进行阅读教学。究其原因,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教师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理念。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体,语文教师直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分析,然后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将应试技巧告诉学生,让学生熟记类似的考题,而忽略了阅读本身。一个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本应因材施教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进行有差别化的教学,让A类学生完成A类阅读内容,B类学生完成B类阅读内容,C类学生选择C类阅读。对于C类学生而言,在丧失了公平性同时也丧失了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间断性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来看,它并非贯穿语文课堂始终。阅读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坚持阅读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而且可以培养逻辑归纳能力和语感。这些对于初中生十分重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的切割,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并未全程开展和实施。在知识的传递和理解上,学生容易出现断层现象,即只记得当前学习任务,而忘却上一个学习内容。这种间断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科学性,并否定了教学的内在逻辑性。

这种间断性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还隐藏着其他矛盾。例如,教师在授课中往往选择单一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以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为主要的讲解内容。这种单一固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思考、逻辑思维受到制约。学生在长时间的封闭思维里,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只会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不能自主地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最后导致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被动的学习状态遇上间断性语文阅读教学,最终导致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3.局部性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是一个全方位的教学过程,在阅读过程需要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感觉器官。根据声音的分类,可以将阅读分为默读和朗读。根据速度和对内容的理解,可以分为快速阅读和精读。新课改对初中生语文阅读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初中生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快速阅读(泛式阅读),还需要精读,准确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应试教育的存在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机理。一方面,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丧失或降低了语文阅读兴趣,致使学生的探索欲望大大降低,全方位教学目标成了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与新教改后初中语文阅读目标匹配不理想。首先,教师的意识具有局限性,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语文阅读全方位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有部分优秀教师具有先觉意识,但碍于学校教学进度和内容,也会选择以应试教育作为首要准则。其次,教师对于阅读的训练方式良莠不齐,在城乡教师之间体现得尤为明显。乡村教师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展开对学生阅读能力全方位的评估和监督,仅通过做题这种唯一手段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忽略了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探索能力等内容的培养。这种在应试教育中产生的语文阅读教学称为局部性语文阅读教学。显而易见,局部性语文阅读教学如一叶障目,只知其一,而未見全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也受限于狭隘的思维习惯,将阅读定义为—种书本的、形而上学的课本解读。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全体学生认识并了解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告知阅读在生活中的用途,加深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其次,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情境模式,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提升他们在阅读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其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利用思维能力来感受文章中的世界也是充满色彩和趣味的。再次,教师作为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并勇于发言,大胆地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并且教师应抓住学生阅读方面的优点将其放大,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形成独特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之中,参与者有学生、教材和教师。如何使这三者良性相处,互相促进,是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了解学生在阅读时遇到哪些难题,再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来设计教学方式。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难题。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所讲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轻松有爱的学习环境,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为学生组织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陪伴学生一起广泛地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同学之间多交流,交换不同的阅读理解,从多种角度进行思维发散,才能让他们在不断地练习之中提升自信心。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知识内容每天都在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社会的进步。语文教师应设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与时俱进,深化创新,更加精益求精地钻研所教的内容,根据学情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学校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长,勇于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增强自己的专业性。

3.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

语文教师不能只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容易忘记,但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难以忘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学生设立一个阅读情境,并将学生引入课本所描述的场景之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同时将各个知识点的连接变得简单有趣,以增进师生感情,使师生的交流勋口川页畅轻松。教师还可以推荐优质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时需要做好笔记,然后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三全育人”视野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发现初中阅读教学存在差别性、间断性、局部性的特征。根据这些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形成独特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第三,创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