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

2020-12-07于磊

魅力中国 2020年51期
关键词:成因阶段班级

于磊

(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山东 青岛 266012)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涵、成因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亲社会行为是二战后西方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形态,相关的研究者进行了多角度的详细界定。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总结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亲社会行为解释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合作、谦让、共享和帮助等有利于他人的一种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成因

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一般会受到年龄、外在环境、心理动机等方面的影响。斯陶步、霍夫曼从移情的视角来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Amrisha Vaish 从同情的视角来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1],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综合作用,章志光从内化的道德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总之,亲社会行为有多种成因,正如Tiago Ferreira 等人所指出的媒体、父母、同伴、文化、个人性格等都会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启蒙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2]。很难用一种理论、一种因素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亲社会行为有多种成因,这也就为实施多样化的亲社会行为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意义

亲社会行为可以使人类个体亲近社会、热爱他人,也很自然地会被他人所热爱,造就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亲社会行为的人类个体可以规避疏社会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同样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承接幼儿园阶段的亲社会行为保育成果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园阶段的主要保育目标,在小学阶段承接幼儿园阶段的亲社会行为保育成果,会强化儿童身上已有的朦胧的亲社会行为意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小学阶段学生良好行为倾向的养成

在小学阶段,继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在困难中帮助他人、在利益中谦让他人与他人分享、在任务中与他人合作的良好行为倾向。

(三)为学生少年阶段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进入中学以后,问题孩子的数量会显著增长,这与亲社会行为教育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学阶段,承接幼儿园阶段的亲社会行为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亲社会行为教育有助于消除中学以后问题孩子身上的问题。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方法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刺激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亲社会行为的成因是多样的,因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

(一)各种形式的奖励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有自我归因,表现为实用主义的自我取向。这时候奖励对于激发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就会产生最直接的促进作用[3]。奖励包括一定场合下的口头表扬,如班会、家长会;在学生积分银行中加分;授予荣誉称号;物质奖励。

(二)给予表现的机会

国外的学者还认为,让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的儿童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可以进一步提高他的这种能力[4]。为此,可以给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小组活动、班会、家长会中一定的表现机会,如演讲、展示、事迹报告等,进一步激发其本人的亲社会行为,也为其他学生提供榜样。

(三)情景或主题的渲染

就是塑造情景或主题来渲染亲社会行为,激发更多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如携手助老活动日、爱心互助主题周活动。通过这些情景或主题的渲染,会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亲社会行为氛围,产生团体性的亲社会行为。

(四)强化亲社会行为道德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大,亲社会行为要从表象上升为道德的内化,让小学生自觉地实施亲社会行为。班主任要经常性地灌输亲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和准则,让学生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

结论

小学班主任要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小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相关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能够承接幼儿园阶段的亲社会行为保育成果,有助于小学阶段学生良好行为倾向的养成,并为学生少年阶段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方法包括各种形式的奖励、给予表现的机会、情景或主题的渲染、强化亲社会行为道德。

猜你喜欢

成因阶段班级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班级“四小怪”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班级英雄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幼儿自信心的缺失成因及培养策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