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2020-12-07张玲晴

时代人物 2020年36期
关键词:话语权学者领域

张玲晴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互联网领域的管控政策逐渐落实,从2014年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主张到2015年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再到2016年颁布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学术界也对此展开较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学术成果的分析,有利于扩展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解决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研究现状

学术界关于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研究视角、面临的挑战、实现的路径、重要意义。研究视角主要从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互联网自身属性、意识形态重要方面之话语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敌对势力。面临的挑战主要从一直存在的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多元化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实现的路径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主体层面、工具层面来分析。重要意义从意识形态涉及的政治和文化领域来分析。

研究视角

1.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研究。有的学者以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角度来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有的学者从治理网络意识形态空间的角度来为实际工作提供策略,有的学者研读习近平意识形态论述来进行阐释性解说,有的学者从新时代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从角度来论述,有的学者总结习近平关于网络工作基本内容角度来论述。这些学者的研究一般是以习近平相关思想内容为准则来论述某方面的观点,有利于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思想扩大影响,为具体工作展开提供更清晰的理论说明。

2.互联网的技术属性视域。有的学者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这个特点来研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产生整个过程,有的学者从网络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来分析意识形态的风险,有的学者是以信息时代或大数据时代等为背景研究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这些学者无论从信息传播视域、还是从新技术应用、大数据等为研究视角,都只不过是互联网技术一个表征,都体现着互联网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话语权研究。学者对话语权的研究比较丰富,有的学者从话语权的作用机制、面临的挑战、解决措施多方面来论述,有的学者结合互联网的挑战,从互联网角度来提出把握话语权的方法,有的学者从意识形态话语权出现的新变化来阐述,有的学者还研究党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产生、影响因素、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有的学者好研究话语权和领导权的关系,话语权是领导权的体现和核心,只有掌握领导权才有话语权,话语权也影响到领导权的掌控程度。

4.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视角。大多数学者是以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作为背景,提出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困境,重点放在应对措施上面,有的学者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表现形式来论述,有的学者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出现的新变化角度来论述。这些学者主要通过分析西方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情势出发,重点放在我国的应对挑战上,很具有现实意义。

面临的挑战

西方意识形态攻势猛烈

一是依靠先进的技术。王欢指出第一,在硬实力的比拼上,依靠核心技术的绝对制控权,以美国为主要推手的西方反华势力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144郑元景认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主要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而采取的网络技术霸权和信息垄断政策。第二是帝国主义在网络领域展开强势的资本主义文化冲击。

二是方法多样复杂。例如宋海龙指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进攻采取的常用方式:第一,以“求真”为幌子,推行历史虚无主义。第二,以“求善”来标榜,诋毁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三,以“求趣”为掩盖,混淆是与非。还通过三方面的否定企图达到资本主义的政治目的,一是否定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这是想要动摇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二是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想要抽离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三是否定中国革命成果,这是想要从根本上让中国人民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利用网络平台。王沛栋指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工具。王欢指出网络空间开放、自由与民主,打破了主权国家价值观念的封锁,为西方意识形态渗入提供了缺口。[1]

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冲击

一是社会思潮的多样化:郭明飞、郭冬梅指出互联网平台为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传播的有利平台,如无政府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参差不齐,这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会造成冲击。

二是网络文化的复杂化:不仅有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还有以中国历史出现失误来混淆民众。冯茜、黄明理指出各种参差不齐的价值观都在不断地挑战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使网络意识形态中夹杂各种负面价值观,这些负面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李艳艳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是在网络意识形态论争问题上,国外敌对势力参与其中并有意误导。第二是利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失误来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路径选择

理论层面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丁强指出在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应坚持两个基本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主义是基本指导思想,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体行动指南。宋海龙指出第一要切实强化理论武装。首先,真学真懂。其次,接好地气。再次,敢于亮剑。第二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意识形态发展。[3]王欢指出打牢思想防线,才能赢得主导权,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并用其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二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1]1叶娜指出要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引导社会正能量,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

二是创新发展理论,郑元景指出模式创新,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话语传播模式,意识形态可以利用互联网新的话语传播模式实现模式上的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受众的接受,还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2]张志丹指出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进路,不能照搬照抄,因为不同时期时代背景不同,具体实际也发生变化,我们要结合时代发展做出新的回应。

制度层面

一是监管机制,张显龙指出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研发,以此作为支撑来完善监管体系。王欢指出加强网络监管,才能占得主导权。第一是完善网络空间立法,制定网络舆论监督立法,依法依规管理媒体。第二是从严落实管理规章,建立网络监管审查制和责任制。第三是创新多种手段,建立信息过滤防火墙。[1]

二是传播机制,肖唤元、郑晶晶指出打造国际传播平台,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程洪宝认为完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在传播主体层面,提高网络意识形态传播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其二,在传播途径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介。其三,在传播方法上,不断改进宣传方式。

三是评价机制,丁强认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评价机制:第一,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评价主体责任体系。第二,建立分层分类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综合考评机制。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评价指标体系。[8]赵春丽、王贤认为可以在评价机制整个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来提高效率,精准定位,提高准确性。

人才层面

李艳艳指出要组建专门负责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队伍,网络在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需要专业人才。王永贵、岳爱武指出人才队伍体系建构要层次分明,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肖唤元、郑晶晶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主体队伍。[12]程洪宝指出重视党员干部模范工作的示范效应。[13]程同顺,张文君指出需要在互联网发展技术与专业人才上下大力气,只有具备了互联网领域的相关技术与管理人才,才能增强互联网空间中国家的调控能力。

重要意义

文化领域。叶娜指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9]王欢指出加强党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是提高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1]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发展关于到文化自信、网络强国战略、民族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安全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属于人类社会的精神领域,是阶级社会统治者在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带有阶级烙印。

政治领域、王欢指出党要有利解决现实问题,维护政权稳定,就必须要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把控,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1]叶娜指出对于任何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关乎生死存亡,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9]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 李宗建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开放度越高,党的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王欢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就强调思想建党,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本领,在时代变化下,巩固政治统治,就必须要加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主导权。[1]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关乎党的存亡、国家的稳定、国家政治制度、社会和谐、国家现代化治理。要坚定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统治地位。

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的分析,学术界对此课题相当重视,围绕此课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跟随时代科技的发展,深入考虑互联网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视角丰富多样,研究内容涵盖面广,缺乏微观层面的具体落实。

已有研究成果取得的成绩

1.从研究数量看。根据中国知网的相关论文发表情况,随着互联网发展,对该课题研究其增长率、关注度在上升。进入高级搜索,同时输入“互联网”“意识形态”两个主题,文献总数高达2131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占到566篇。从文献作者结构看,大多来自全国 985、211 重点高校,包括党中央、各级党校以及各大社科院研究人员。

2.从研究内容看。大多数学者遵循:意识形态在互联网领域出现新特征、面临的困境、解决的措施逻辑主线展开,基本上各方面研究内容都涉及到。主流思想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论述、现实问题西方意识形态研究、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分析意识形态,对互联网本身属性进行研究。可以说从研究内容来看十分丰富。

已形成理论研究的不足

1.西方理论研究成果很少。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网络发展速度是超过中国的,西方社会对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是要比中国更加成熟、成果也更加丰富的,对中国这是宝贵的经验。但是我在查找相关论文时关于西方对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研究很少,对此是种遗憾。

2.缺乏特定群体研究。在近些年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领域不良言论时有发生,而且有些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有少数大学老师。网络存在不少被西方资本主义洗脑的部分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有针对性人群,我们也应该针对现实状况研究特定群体的思想受互联网影响情况,这是非常具有现实价值的研究。

综上所述,学术界关于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数量显著,研究内容丰富。但是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国内学者对西方学术界关于此课题研究较少,大多数是从宏观层面来把握,缺乏微观层面研究特别是针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所以关于此课题在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话语权学者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学者介绍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