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和延续
——以《乡土中国》为例

2020-12-07张欣

魅力中国 2020年15期
关键词:礼治乡土中国乡下人

张欣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一、费老笔下的乡土中国

费老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主要描述了乡土中国中的乡下人、同性组合的家庭以及“礼治”的乡土社会。

(一)乡土中国的乡下人

费老用四篇论文反驳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乡下人“土”、“愚”、“私”的不好印象。乡下人的“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离不开泥土;二是他们的不流动性;三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里。但费老却觉得乡下人“土”并没有什么不好,乡下人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基本都来源于土地,他们靠土地谋生,离开土地就难以生存。以至于费老说那些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中国人,即使在天气寒冷、不适合种地的条件下,也要尝试着种地。正因为土地对乡下人来说极其重要,所以他们一般世代定居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土重迁。这也是乡土社会的特点之一——不流动性。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也造成了乡下人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或者说“面对面社群”。他们大多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所以乡下人对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非常熟悉,他们之间打交道不是靠成文的契约,而是靠不成文的规矩和习惯。

费老针对乡下人的“愚”解释道,这只是知识方面的“愚”,而不是智力方面的“愚”。乡下人不识字并不是他们“愚”所导致的,因为“‘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①p10所以认为乡下人愚是值得商榷的。费老举了一个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在课程学习上,教授的孩子要比乡下孩子成绩好。但是一出教室门在田野里捉蚱蜢时,教授的孩子却比不过乡下孩子。这只是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是智力的高低所带来的差异。教授的孩子生活在易于识字的环境,自然学习成绩比乡下孩子好。而乡下孩子从小生活在田野间,自然捉的蚱蜢要比教授孩子多。因此乡下人并不是智力不及人,只是知识不及人而已。

对于乡下人的“私”,费老认为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城里人也是如此。所以“私”并不是乡下人独有的标签,而是适用于全中国人。中国人的“私”与其社会结构的格局——差序格局密切相关。差序格局就如一个同心圆,自己则是那个圆心。《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也形象地表达出差序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核心就是以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它表现为一切价值判断都是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同时差序格局具有一种伸缩能力,正如同心圆可大可小一般。费老用以“己”为中心的势力的大小来解释差序格局的这种伸缩能力。“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①p29在这里费老还分析了西方社会的结构——团体格局,他把团体格局比作捆柴,每根柴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所属的团体单位(捆、扎、把)。所以团体格局强调个人主义,同一团体的个人地位相等,且个人不能侵犯团体权利,同时团体也不能抹煞个人权利。

中国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造成了人们做事情都是以己为中心,为了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儒家提出了一套道德体系,其出发点即是“克己复礼”。主要包括对亲属要孝悌,对朋友要忠信。与此相对,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则是强调个人的宗教观念、宪法观念以及公务观念。

(二)同性组合的家庭

家庭本是因生育而组合的社群,是异性的组合。但是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主轴,夫妇却成了配轴,家庭成了一个同性组合为主的社群。“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龄人的集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①p49所以费老称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男女有别不仅表现为身体上的男女授受不亲,而且还表现在心理上,“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①p56而西洋家庭却正好与此相反,夫妇是主轴,共同经营着生育事务,子女反倒成为配轴,成年后就必须离开家庭。因之西洋家庭中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

(三)“礼治”的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礼和法律一样,都是一种行为规范,所不同的是维持这种行为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①p61,而礼却是依靠乡土社会中世代累积的经验传统来维持的。在这里,礼并不仅限于儒家所提倡的那一套价值体系,还包括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传统。礼也不像法律那样需要靠权力来推行,它是在年长的人对年幼的人的教化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年幼的人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只要去请教比自己年长的人,并按照他们传授给自己的经验去解决问题,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因为这些年长的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类似的问题。所以,在乡土社会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老人用“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长,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之类的话来批评那些不服从规矩传统的年轻人。在礼治社会中,我们只需要照着流传下来的传统经验办事,只需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生活便可正常运转。但是礼治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礼治的前提就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也就是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如果社会变迁很快,社会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依着传统的经验规矩那一套老办法再也不能对付这些因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新问题了。所以“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①p65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安稳的社会。

在礼治社会里,人们是耻于打官司的。因为这表明当事人教化不够,破坏了传统的规矩。乡土社会中如果发生了纠纷,人们一般会找一位当地负有调解责任的、在村民心中具有一定威信的长老出面解决。而长老的解决办法也不过是中庸之道:把当事人双方都教训一顿,然后把自身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因此乡土社会的一切都是按照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经验、规矩运转。

此外,费老还注意到乡土社会正从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转变。他以发展商业为例,“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①p93因为血缘社会里大家都是熟人,他们不愿意用贸易的方式跟熟人明算账,而宁愿用馈赠的方式让对方欠自己一个人情,这样商业便发展不起来。而地缘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大家可以给自己的商品明码标价,一切交易也是当场算清的。所以作者说他经常看见隔壁邻舍大家不惜舍近求远到街市上交换物品而不是去门前邻居家交换,这便是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转变的一个明证。

二、乡土社会的变迁

费老所描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乡土社会,距离我们今天21世纪已有近90年了,这期间中国的乡土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不流动到流动很大

费老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不流动的、几乎是静止的社会,因为靠土地谋生的农民被土地牢牢地束缚了,这使得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愿意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但是随着中国推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社会的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流动。由农村流动到城市,由中西部内陆地区流动到东部的沿海地区,由国内流动到国外。有些在外地发展很好的甚至将户口也迁到了自己工作所在地。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和求学。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地区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空巢化”现象、儿童留守现象曾一度非常严重。后来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缩小城乡之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西部等措施,人口向城市、东部地区大规模流动的趋势才慢慢得到缓解。

(二)由不识字到识字

费老所描述的乡土社会中的乡下人是不识字的,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愚”所导致的,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识字的机会和必要。他们生活在一个“面对面的社群”里,平时最常用的沟通交流方式是不需要文字的口头表达,这比使用文字的书面表达来得更直接、准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速,不识字就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大家慢慢意识到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世纪50年代时,国家开展扫盲运动,建立了一些夜校和速成班,不识字的文盲有所减少。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考制度的恢复,许多农村地区的人都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文盲率也有一定的下降。到21世纪时,国家对国民教育的极度重视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完全不识字的文盲在乡村社会是大幅度地降低。

(三)由礼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费老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礼是指世代流传下来的一套经验、传统和规矩。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在遇到不能解决的纠纷时也不愿意打官司,一般是靠村中的长老来调停的。但是在21世纪的中国社会,国家大力宣扬的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要求我们的社会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我们的公民要知法、懂法、守法。总之,中国社会正慢慢地由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三、乡土社会的延续

尽管21世纪的乡土社会在这90年间经历了一些很大的变化,但仍然有一些特质在乡土社会中得以保留和延续下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土性”特征的保留

“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使得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而没有彻底转型为城镇化的社会。”②虽然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农村地区仍然广泛的存在,且与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农村地区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着农业生产,对土地也是非常的重视。他们生活的村庄可能有外人进入,但基本上仍是由一个或几个姓氏组成的熟人社会。这些客观事实表明,乡土社会的乡土性特征依然保留了下来,只不过是部分地保留和延续。

(二)人情味的流传

乡土社会是一个由熟人组成的“面对面社群”,这种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靠人情来维持。费老以朋友之间抢着结账为例,结账的人就是让对方欠自己一个人情,而欠别人人情的人会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回礼,使对方反欠自己一个人情。这样你来我往、礼尚往来就加强了人与人的交流。这在今天依然如此,比如村里某家人办酒席,他的亲戚以及同村人都要来庆贺、送礼。而当他的亲戚或同村人办酒席时,他还要在此基础上加重一些回礼,如此循环往复,维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中国社会的人情味得以流传下来。

四、结语

费老的《乡土中国》描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乡土社会,这是一个不流动的、男女有别的、安稳的礼俗社会,距离我们今天已经有将近90年了,期间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同时也有一些特质得以流传延续下来。费老的这本著作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是他却为我们研究乡土社会在理论与方法上提供了一个范例,也引起了社会学工作者对乡土社会存在的问题的重视,并试图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第10页.

②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第118页.

猜你喜欢

礼治乡土中国乡下人
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乡下人与城里人
城里人 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