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20-12-07侯雪芹

魅力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学科

侯雪芹

(邢台市第十二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导、学”机制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因为它包括了语言文字基础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实践活动,并创造语文实践活动成果的训练内容,是一门分支广、范围宽、实践性强的综合学科。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素质、探索审美创造能力、人格情操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己任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指导。即根据教材,不但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的因素,让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其次,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它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思想、审美视野和艺术品格。作者在创作中都对自然与生活的美质进行一番独到的选择和刻意的加工,创造出超现实和自然的艺术美。学生常能从中发现和体验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的或忽略了的美好事物,并为之感动和兴奋,受之震撼和启迪,有的甚至出现创造艺术美的冲动,这无疑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天然结合,是别的学科无法代替的。

再次,语文学科的特质使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得以潜移默化地进行。语文教材收集的文章均是典范的文章,不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文道结合。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真知灼见,体现着作者的理想指向;另外,许多作者的生平轶事,文章对广阔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更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爱国主义与奉献、坚韧求实、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基础训练过程中自觉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显然,思想品德、人格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是天然和谐的,也是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即是教师展现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维过程,也是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发现的过程,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那么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会了,有了成就感,自然也就乐学了。

最后,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保障,也是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途径。

语文学科以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独天独厚的优势。课文中曲折动人的故事,优美动人的描写,间接有力的议论,饶有趣味的说明,巧妙的比喻,精警的哲理语句,都富有美学价值。但每一课的新知识却不及数理学科明显,一些知识还是循环的,容易导致学生兴趣滑坡。

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给学生提供新信息新知识。一方面可以从课本中发现其蕴含着的能使学生增长见识的内容,如课文的时代背景,有关的风土人情,作者的生平趣闻轶事,等等;另一方面可向学生推荐与课本有关的课外读物,如作者的创作谈,有关课文的争议、评论,甚至课文中某些词句用法的优劣比较,或者作品的写作背景等。这些拓展视野的知识介绍和激发兴趣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力。

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力,最常用的方法是设计能让学生多维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提出能让学生显示思维活动过程的述理性、扩散性的问题。一般有“你是怎么思考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等等,让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还可以不满足是与非的判断问题和简单的复述陈述性问题。可以换成很多种,例如认知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上的“作者想表现什么?”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和艺术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写的?”;探究质疑上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这样写会怎么样?”;发现性总结思考的“作者的成功或不足在何处,依据是什么?”;联系发散性的“这类问题与其它问题特征异同如何?阅读欣赏和写作该类文体是如何把握?”。当然,不同的题材作品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不同思考方向,教师创设问题必须切合文章文理,从而逐渐形成学生自己对作品的审美认识,以培养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导与学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素质教育的渗透会激活语文学科的教。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的功能。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超学科”来啦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