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后总结习惯的培养研究

2020-12-07刘虎山

魅力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习题解题

刘虎山

(新疆巴州且末县第二中学,新疆 且末 841900)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人在此方面也有深刻的认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真实的写照。而将这句话的精髓应用到教育领域,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不但要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之后,他们才知道如何去进行学习,应该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内容。并且在良好的方法运用下,汲取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综合素养,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培养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呢,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以下论述。

一、教学中善于总结起带头作用

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平时教学过程当中,不经意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老师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利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如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注重对课后知识点的总结,对学生形成良性刺激,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课后总结知识点的良好习惯。如初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为例,在将这些知识点讲授完成之后,通过一节课的时间专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总结知识点的过程当中,应当尽量精细,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让自己在课后总结过程中进行参考借鉴。回忆一下初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的判断、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和与坐标的交点个数等,设置相应的典型例题,并一一列出解题步骤,生成总结笔记,让学生在课后知识点总结过程中进行借鉴,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书写总结笔记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总结。如在初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教学中有这样一则例题:有一条抛物线经过坐标轴上的(2,6),(1,4)两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是5,求这个抛物线的函数表达?教师先写这个题的解题过程:设抛物线的函数方程为y=ax2+bx+c,把题目中已知的两个点代入方程就得到4a+2b+c=6;a+b+c=4,根据与x轴交点距离为5对两个交点做差,绝对值等于5。最后依照上述公式以及条件,加上两根差的公式算出题目答案,在解题过程下面,教师可以把这个题中运用的知识点、公式、自己认为重要的解题思路和解题难点等写下来。这样更能为学生课后知识点的总结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帮助,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养成课堂记笔记的习惯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首先,应当保证学生有课后总结的东西,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好笔记,这样才能为学生课后进行知识点总结做好相应的铺垫。只有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及时记录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这样在客户总结时才不会遗漏相关知识点,更利于学生在课后回忆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达到有迹可循的效果。如在讲解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过程当中,将勾股定理的定义以及逆定理和如何运用勾股定理的知识点全部教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笔记详细的记录这些知识点,虽然不用将老师的每句话都记录下来,但必须要把关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记录。如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讲解过程中,老师通常会举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例题:直角三角形ABC的三个边长依次为a=3,b=4,c=5。现在经过点C向AB边做一条垂直于AB的直线,这条直线与AB相较于点D,问AD、BD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在对这些立体解题思路进行讲解过程当中,要求学生认真的听老师讲授,并在理解之后将解题过程充分记录下来,在老师解体步骤下面,记录老师运用勾股定理公式进行解题的相关分析,以便在课后总结知识点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脉路清晰的笔记思路,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巩固知识内容,提升学习能力。

三、借助课后作业帮学生总结知识

课后习题是学生巩固课堂老师讲授知识,吸收知识点的重要方式,每次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后,可以安排一定量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巩固与总结,理解知识点并转化为自己的数学能力,并在实际解题中熟练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及时总结课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老师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当,应当选择和课上知识点相类似的题目,不仅保证课后作业的针对性,同时还应当确保课后作业的全面性。如在讲授完初中数学圆这章知识内容之后,便可针对性的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中的题目根据章节知识点进行合理划分:圆的旋转对应习题、圆和圆之间的相交、相切、相离对应习题、圆的周长对应习题、圆的面积对应习题等。

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初中数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既要与学生学习过的小学数学知识相互承接,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吸收好初中数学知识。数学教师一定要帮学生养成课后总结的好习惯,让学生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习题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巧用比妙解题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