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杉洋古镇文物古迹面面观

2020-12-07张锦珍

魅力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蓝田文昌民居

张锦珍

(古田县博物馆,福建 宁德 352200)

古田县杉洋镇位于福建省古田县东隅,处闽侯、罗源、屏南、闽清、宁德五县(市)交会之处,古宁公路贯穿境内,素有古田东大门之称。各历史时期建筑延存较多,历史特征清晰,风貌完整,是杉洋山城古镇景观的核心组成,也是闽东北山城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

一、历史沿革

远古时代,杉洋一带为茫茫大海的沿岸。商周时期已有先民生息,以渔猎为生,居无定所。唐开元二十九年,古田建县。唐天宝十四年,余氏始祖南迁入闽,卜居杉洋。其后,李氏、彭氏、林氏始祖先后迁徙境内。四姓流裔聚族而居,遂成村落。杉洋文风鼎盛,人才济济,有“余李多文士,彭林出武将”的佳话。

二、文物古迹

(一)古书院 蓝田书院是八闽最早的书院之一,为余氏六世祖余仁椿所建。1975年,书院毁于大火,蓝田书院连同书院里的珍贵文物荡然无存。2009年,余仁椿后人余云辉发起重建,历经三年,修建完成。经过历代多次修建的蓝田书院,历千年沧桑,益显壮观,蕴藏丰厚的理学文化底蕴。

理学家朱熹两度到蓝田书院讲学,杉洋故有“先贤过化之乡”的美誉。朱熹题“蓝田书院”匾额,培养出众多闽东籍弟子,其中古田十八门人尤为著名,著书立说,弘扬理学,为蓝田奠定了丰厚的文化沉淀。南宋以后,蓝田杉洋得益于朱文公遗风,贤人济济,聚居杉洋的余李林彭四大姓氏簪缨辈出,二贤相、一状元、四尚书和四十多位进士使杉洋闻名遐迩。

(二)古祠堂 杉洋村是全县著名的古祠之乡,在这个方圆不足一公里的弹丸之地,集中了余、李、彭、林四个姓氏,禅林祠、凤林祠、彭氏总祠、联珠祠四座祠堂。禅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联珠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诸多祠堂中,禅林祠是原始面貌保存最为完好,独具风姿的一座。其祠内主厅藻井结构与木雕技艺巧夺天工,独具一格,堪称江南一绝。最为珍贵的是蝉林祠从始至终保存着一部完整记载杉洋余氏千年传承历史的家族谱志,经过四十几代人十三次精修完善,谱志中的许多重要文献,多处填补了地方志的空白,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蝉林祠至今沿袭传承尊祖敬宗优良传统,每隔五年,杉洋余氏海内外后裔及宗亲多达几干人都会云集杉洋,举行规模盛大的传统祭祖仪式。

(三)古街巷 杉洋余、李、彭、林四姓划区分居,逐渐形成“四姓八境”的街巷格局。城内纵横交错的街巷名称,饶有品味,大多与乡土历史、地理人文和主要建筑相关,如府馆路,取自明代福州府杉洋捕盗馆遗址;天一井弄,得名于天一井;文昌路,得名于文昌阁;三才路,得名于余氏“天、地、人”三房的三才堂支祠;林厝里弄,为林氏聚集地;书家前路,为书塾旧地及附近多为书香门第而得名。这些街巷名称,饱含历史人文信息,是山城风貌,乡土社会的扼要概括。

(四)古民居 杉洋拥有数量庞大的延存相当完好的老宅民居建筑群,保存较完好的明清代古民居有198幢,是闽东古名居最为集中的村落。其特色为外面墙体多为泥土筑就或砖砌成,墙体采用鹅卵石、块石或细磨条石装砌。用鹅卵石砌墙体裙,而且高度在一米至一米五之间。所有古民居中,位于杉洋村积庆路的积庆堂是杉洋镇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居建筑。早期明代的民居朴实无华,简朴实用,一般无雕饰。后期清代的民居,雕梁画栋,极臻精致。如林朝聘故居,精雕细刻的门窗,工艺精美的轩廊雕饰,精致典雅。此外,杉洋村还保留有大量的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和近代西洋建筑,包括教堂、医院、学校及宿舍等70余座。近代建筑平面规整,青砖黛瓦,中西合璧,清新典雅,别具一格。

(五)古楼阁 杉洋之名楼杰图,为县内之独有;其三阁,曰文昌,曰种玉(亦曰文昌)、曰魁星,耸立于古村落的建筑群中,连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亦为他方之罕有。文昌阁整体建筑为正方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向东,南北宽28米,进深30米,纵向顺序由大门、U型回廊、天井、六角三层塔等构成。木构塔共三层分别挂有三块牌,底层匾额为“文运昌明”,中层为“理学渊源”,顶层为“斯文天阙”,该匾为清朝大仕朱硅真迹。杉洋人在文昌图内除了供奉文昌星外,还同时奉祀着三位圣人:孔子、朱子、关公,使杉洋文昌阁与全国许多地方文昌阁相比独具特色。

(六)古碑刻 杉洋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遗存的古碑刻祠堂碑、书院碑、地舆刻石、墓志铭、标志碑、题捐碑、摩崖石刻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龙井记》摩崖石刻位于杉洋村北三井瀑布边,70年代兴修水利时发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高3.1米,宽3.7米,全文456字,石刻系楷体直书,记述三井瀑布壮观景象。这是到目前为止,我省境内发现的石刻篇幅字数最多的一处。刻石从年代之久、型制之巨、字数之多、文采之茂方面看,为八闽罕有。

三、综述

杉洋镇属于较为传统的山区聚落,余、李、彭、林四姓划区分居,保留了完整的古村落形制,体现了脉络清晰的家族性特征,是明清宗族社会的直观反映。杉洋镇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主要古迹建筑登录总数达280多处,蕴含着杉洋山城古镇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察古证今、以今索古,研究我国南方山区民宅建筑和居住习俗的珍贵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蓝田文昌民居
文昌发射场暮色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王蓝田性急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我蓝田
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