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平台功能发挥的优势、障碍与策略

2020-12-06毕颖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8期

毕颖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战略的根本路径,也是大学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与科研院所、产业界的企业共享协同创新资源,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增强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定位与策略选择。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平台;SWOT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产学研协同创新离不开组织协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能否发挥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将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协同主体的创新要素和资源在平台上进行有效集聚融合,顺利开展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对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SWOT分析,并进行战略定位,有针对性提出实现协同创新平台功能的策略选择。

1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地位

明确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就要准确地理解产学研协同创新。什么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構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1]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作为一个基本主体,需要和企业、科研院所等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共同进行技术开发以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必然要求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等新型科研组织。[2]然而,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作为学术单位,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知识创新,通过知识转移,将大学生产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转移到企业。事实上,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链的创建。在这个知识创新链条上,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既作为知识创新的源头进行知识生产,又成为知识创新的终端进行知识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是作为协同创新活动的核心存在的,大学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可以开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并引领企业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来参与协同创新。

英国著名知识社会学家吉本斯提出了一种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其特点是知识在应用的背景下生产,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导向,具有跨学科性、异质性、多样性以及社会责任性。始于应用的情景,通过跨学科、异质性、组织多样性而形成的环,在新的适应性且情景化的质量控制形式处完成闭合,结果就是一种更具社会问责和反思性的新的知识模式。[3]吉本斯提出的知识生产新模式与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知识生产方式不谋而合。新的知识生产是在应用的语境下进行的,主要标志是新的知识生产组织的出现。[4]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就属于新的知识生产组织之一。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主要开展问题导向性研究,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研究,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这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标是一致的。

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的SWOT分析

现实中,高校要想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就应该发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协同创新平台作用,企业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在协同创新平台上整合不同参与者的资源,实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效能的最大化。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到底能不能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就需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进行SWOT分析。因此,本文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面临的内部优势(strength)、弱点(weakness)和面临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y)、挑战(threat)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平台功能发挥进行战略选择。

2.1 内部优势

(1)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如果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那么必然要走向跨学科研究。[5]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主要开展的就是跨学科研究。因此,跨学科研究在促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比单一学科有着更强的优势。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跨学科研究是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协同的基础,只有开展跨学科研究,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意义。

(2)跨学科团队实现资源整合。创新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合作是协同创新的突出特点。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依托多学科人员团队结构优势,将来自国家、社会、行业等多种创新资源要素,如资金、设备、人力等,通过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活动规模性地集中在一起,实现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有效聚集和有机融合,增加了协同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同时减少协同创新失败的风险,最重要的是隐性资源也得到了有效集成。

(3)规模研发有利于成本节约。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不同协同主体的创新要素之间会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为中心实现有效聚集,研发活动达到规模优势,因此就能节约研发成本。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将科研院所、企业等分散的资源协同起来,合理的协调及监制能够降低过程监督执行成本,降低了不确定性,也为企业带来了新技术创新的机遇。

(4)沟通交流有效促进知识扩散。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之间通过不断地沟通和交流,实现了技术、知识和信息等隐性资源的共享,不同协同主体之间相互获取关联技术诀窍,更新原有的技术储备和进行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生产的新知识需要通过组织向产业界进行转移,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为知识转移提供了载体。因此,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促进了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通道的形成。

2.2 内部劣势

(1)组织矩阵结构的跨域能力较弱。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大都是采用矩阵结构,下设很多项目研究团队,各个学科的教师参与不同的项目团队,各个项目团队的责、权、利非常明确,有效地实现了管理上的分权体制,这样的好处是保证各个项目团队自主地完成自身的任务。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集权和分权管理的契合确保了组织内部的执行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跨界能力会非常有限。同时,当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在组织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正常时,就不会轻易跨界,因为一旦跨界,就会产生跨界风险,久而久之,组织就会出现惰性,导致其跨域能力薄弱。因而要想跨越边界与产业界的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就会存在一定的障碍。

(2)研究者缺乏产业研发经验,研究项目难以对接产业界的需求。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中,研究者大都是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一起开展跨学科研究,学科导向明确,都是依靠学科领域知识去开展各类研究。但是,研究者大都来自大学的不同院系,学术研究基本上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由于大学学科壁垒的存在,对于参与大学跨学科研究的老师来说,很少有研究者能够跨越学科壁垒去企业工作参与产业研发,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研究者缺乏产业研发经验,也很难知道产业界到底对哪些研究感兴趣并有着其现实的需求,其结果是很多研究难以对接产业界的需求,生产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难以向产业界转移。

(3)组织决策和管理能力滞后。当今大学的管理没有盈利要求,管理的市场化导向较弱;而产业界的企业有明确的盈利目标,管理的市场化导向非常明显。在对市场的反应和决策方面,大学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明显滞后于产业界的要求。而且,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组织管理的宏观调控、不同学科人员的协调能力、跨学科合作研究学术氛围以及知识生产、知识转移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对高校的管理人员来说,现有的知识和素质更新速度,很难保证其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一旦正式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就会在管理和决策方面与产业界的管理方式和决策模式发生冲突,如果冲突持久且频繁的话,就可能造成“不欢而散”的局面。

(4)學科文化与产业文化之间容易引发文化冲突。学科文化就是在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特有的语言、学科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等。[6]大学跨学科组织内的各个团队人员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因此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多学科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在多种学科文化的差异中寻求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跨学科研究文化。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而言,与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界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导向是强调竞争和盈利的市场化取向的产业文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就需要学科文化和产业文化的有效融合。然而,学科文化是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和排他性。[7]因此,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要想很好地参与协同创新,就需要实现学科文化和产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2.3 外部机会

(1)产学研合作在我国的推进。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目的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产学研合作政策在全国的实施,诸多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合作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

(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有着很强的政策意蕴。2011年4月24日,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随后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9]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随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党中央继提出“协同创新”后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其政策意义影响深远。

(3)产业界技术创新的知识需求。对于竞争性产业中的企业来说,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中小企业需要进行产业换代升级,大企业也需要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这就倒逼产业界的企业去研发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需要依靠大学的知识创新。另外,像国家863、973计划这类体现国家战略导向、国家创新需求的科技项目部署,需要大企业对接研发,企业本身内在的技术创新需求使得企业不得不与大学开展协同创新,实现从大学到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

2.4 外部威胁

(1)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至少有四个协同主体:产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要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就需要这四个主体的创新目标协同一致。现实情况是,我国现行的科教分立管理体制使得教育和科技分离,彼此之间难以协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很多项目出现重复研究现象,导致协同创新功能“碎片化”,使得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研究容易出现“钟摆”现象,不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组建。

(2)我国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我国为什么要倡导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当前要实现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和满足行业产业需求发展,就需要实现重大的原始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科研经费开展基础研究,这些研究由于耗资巨大,需要多学科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研究才能实现。从顶层设计上看,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等相关单位协同合作实现创新目标。因此,对于高校来说,不是为企业研发简单实用的专利和技术就能够实现创新目标的,需要高校集中不同的优势学科,跨学科开展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成果。这就需要国家加强对大学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

(3)国家对高校的科研资助导向缺乏创新。当前,虽然国家强调产学研协同创新,但是,大学的科研经费主要通过教授承担课题项目来竞争得到,经费中规定只有5%用于研究生等的人员费用。而科研院所可以给科研组长20万~30万元的人员费,用于聘请人员和发放津贴,这样大学在与科研院所竞争中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得到同样科研经费的情况下,大学无法再另外拿出一笔钱用于科研人员本身。[11]在同样的条件下,对于科研院所来说,其课题负责人就能够拿出一定的科研经费来组建研究团队,而高校教师还只能单打独斗,除非高校从学校日常运行经费中拨付一部分来资助高校的研究团队建设。很明显,这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软肋。

3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的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

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挥协同创新平台功能面临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具体分析后,可以绘制出一个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平台功能发挥的SWOT分析表。见表1。

(1)优势与机遇分析(S-O策略):一是,要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研究,强化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知识生产功能;二是,以“2011计划”的出台和实施为契机,争取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成为协同创新中心;三是,利用大学跨学科组织的知识扩散优势,与产业界和学术界进行资源整合,满足产业界技术创新的知识需求,以发挥产学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发展的策略思路。

(2)优势与挑战分析(S-T策略):一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要做好研究定位。由于我国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资助除了进行教学外,只能拿出很小的经费资助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因此对于高校中的各个科研组织而言,是开展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需要进行合理定位。二是,积极争取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要想国家对高校科研资助导向进行改革,估计短时间内很难。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跨学科研究组织参与产业研发进行经费资助,激发起教师参与产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这是一种多元化、多目标的战略发展之路,对于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策略。

(3)劣势与机会分析(W-O策略):一是,提升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跨界能力。当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组织矩阵结构的跨域能力较弱时,可以在维持组织矩阵结构的同时,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所有的资源和要素在这个平台上集成,从而提升了其组织跨界能力。二是,相对企业来说,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组织决策和管理能力稍微滞后,这就需要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并结合国家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三是,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各个项目研究团队中,加大拥有产业研发经历的研究人员聘用比重,协调学科文化和产业文化的冲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文化融合。要顺利实现产学协同创新,就需要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功能拓展,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

(4)劣势与挑战分析(W-T策略):一是,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进行组织再定位,是继续开展跨学科研究,还是停止跨学科研究,各学科教师回归到自己本来的学科领域。面对外部的挑战,加上自身的劣势,其组织发展处于一个尴尬境地。二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很难突破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瓶颈,也难以从外部获得科研经费资助。这种策略是一种限制型策略,其内部的劣势和外部的挑战限制了组织的发展。

基于以上策略,在优势与机遇分析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定位是争取建设成为协同创新中心,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同时,在劣势与机会分析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将所有的资源和要素在这个平台上集成,从而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理运行。因此,通过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SWOT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科学合理定位就是致力成为知识生产、传播和转移的协同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聚集和有效整合大学、企业、资本等资源,最终实现大学知识和技术向产业界转移,顺利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 李志峰,高慧.后学院科学时代大学科学研究的政策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4(8):61-66.

[3] 吉本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4] 蒋逸民.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6):73.

[5] 吴楠,王广禄.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走向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3-10.

[6] 赵坤,王方芳,王振维.共同演进视阈下的大学跨学科组织治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8):33-36.

[7] 王建华,程静.跨学科研究:组织、制度与文化[J].江苏高教,2014(1):1-4.

[8] 郭广银.产学研合作:高等院校的一項重要使命[J].求是,2012(1).

[9] 邱晨辉.跟着2011计划跻身“国家队”[N].中国青年报,2013-05-31.

[10] Boroush M. National Patterns of R&D Resources:2011-12 Data Update[R].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December 2013.

[11] 刘琴,尉涵.科技创新需更好地发挥大学的作用——访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N].中国教育报,200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