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组照”这件事

2020-12-06叶梓

摄影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北漂展厅

叶梓

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常以组照形式出现,旅行人文、人像照片也常常是成组创作的,即便是风光摄影师,若是从更大的时间跨度上来看,他们的作品也往往呈现出组照般的统一性,将其以展览、画册等形式呈现时,这些照片就也成了组照。

组照的创作难度比单张要大。要想拍摄成熟的组照作品就要在拍摄前事先规划,拍摄中时时反思,拍摄后编排作品,而这其中每一个环节又是环环相扣的。但很多人是没有组照意识的,在他们的印象中摄影组照就是很多张“好看”的照片放在一起。

那么今天我从大家——对“组照”的疑问入手,来谈谈“组照”这件事。

为什么要有组照?

组照意识其实非常重要,否则会在阅读和拍摄两个方面都带来障碍。

在阅读方面,它会让人无法全面地理解他人作品。单张照片就像是在历史长河中被时间“筛”出来的名言金句,虽然字字精彩,但毕竟是只言片语,脱离了整个语境后很容易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在不知不觉中根据自己的世界观进行曲解。就像是人人都知道济公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不知后半句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人人都听说过“以德报怨”并以此为高尚,却不知孔子说的是“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脱离上下文看名言警句是片面的,脱离组照看单张照片也是片面的。

没有组照意识在拍摄方面也会带来障碍。拍摄者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创作一张杰出作品上。认真对待每张作品并没有错,但这样很容易导致这张照片过于孤立,无法和其他作品构成统一的主题,单张照片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难以展现丰富的叙事,复杂的情感,厚重的思想,而如果将这样的照片(哪怕是十分优秀的单张照片)生硬地连接在一起,其感觉也只会像是小学生写作文时在一篇文章里拼命堆砌成语和刚学到的修辞手法,最后却变成了前言不搭后语、形式大于内容的文章。

组照一般含有多少张照片?

组照的构成数量可多可少,要视主题的复杂程度和创作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组照不会少于七八张,照片数量太少会看不出组照的编排结构,讲不清故事。如果做得好,七八张照片的组照就像是“微小说”,寥寥几句,却让人浮想联翩。

我在水立方的个展“漂——北漂者的南极日记(后文简称“漂”)”第一章节展示的是五个人物的“北漂”生活,每位“北漂”有九张照片作为一个小的组照,排版形式模拟的是微信朋友圈,就连说明文字也是从该名被摄者的真实的朋友圈中摘录的。

一周左右创作一般可以产出一组10到20张照片构成的组照,长的话也不会超过30张。这个数量的照片就像是十分钟的微电影,内容丰富了许多,但并不需要你付出很多的时间来观看。这个数量级的组照常常会被制作成有配乐的幻灯片视频(Slide Show),也可以用于参加小规模的群展,三五个摄影师一起展现某一主题,或简单展示在互联网上。

如果是更长时间的创作、更宏大的背景、更复杂的故事、更多的信息需要展示,那么组照的照片数量可能会高达两三百张。这样数量级的组照对观赏环境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多是以独立画册或是个展的形式呈现。

我见过的最长的组照是安托万·D.阿格塔(Antoine DAgata,玛格南摄影师)的一个未发布的由镜头照片组成的视频,其长度为惊人的三个小时,而且播放照片的速度极快,涉及的照片恐有数万张之多,我观看过两次,现场所有人都从头到尾目不转睛。

组照所含照片越多,对摄影师的编排能力就要求越高,这就像是一般的电影都是一个半小时,而三个小时的电影需要有非常好的内容、高超的画面表现和叙事能力,才能让现场观众不至于中途离场。

什么样的照片应该被选入组照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只有和主题相关的照片才应该被选入组照,从细节上来说,被选入的照片还应该符合大的段落框架,能满足上下文的连贯性,和其他照片的风格也要保持统一。

艺术的本质是人的表达,那么既然是表达就应该要让人看得懂才行。正因如此,组照不能只是照片的简单集合,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照片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让观众能看得懂。编排不应只是在拍摄时才做,更应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在策划时就要预先考虑编排的事,在脑中构建大致的结构框架,在拍摄时要及时整理、回顾已经拍摄的照片,看看它们是否能够流畅地组接在一起,是不是还缺什么画面,以便有意识地进行补拍。

1. 以时间为主线

照片之间是如何建立联系的?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线来编排照片,例如顺叙或者倒叙。例如下面這些照片就是按时间线进行顺叙的:

一只大鸟飞了过来(图04)——飞过了我的头顶,扑向远处的十字架,十字架下面站着小企鹅(图05)——小企鹅被大鸟吃掉了,只剩下一堆骨骸,它的家人站在一旁久久不愿离去(图06)——残骸特写(图07)——最终家人还是转身离去,走进了暴风雪中(图08)——它回到了自己的族群,继续面对强大的、无法抵抗的大自然(图09)——定睛一看,雪地里留下了大鸟的一根羽毛,正在下沉(图10)。

现在,我们可以试着用同样的七张照片进行倒叙:

雪地上出现了一具骨骸(图07)——旁边有一只正在下沉的大鸟的羽毛(图10)——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只鸟扑了过来(图04)——扑向了十字架下的小企鹅(图05)——它的家人站在一旁久久不愿离去(图06)——最终家人还是转身离去,走进了暴风雪中(图08)——它回到了自己的族群,继续面对强大的、无法抵抗的大自然(图09)

请特别留意一个细节,虽然“企鹅之死”事件是真实的,但这几张照片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拍摄的。这种跨时间编排在纪实摄影中比较常见,不要认为纪实摄影就只能老老实实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记流水账。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会从其他情况下拍摄的照片中进行拆借、从而完善照片的叙事。

针对这个问题我这里再举个例子,下面三张照片讲述的是Lily在结束南极露营后,顶着暴风雪乘登陆艇返回母舰时的情境:一艘小船在暴风雪中前进(图11)——船头上都是积雪,远处是母舰(图12)——船上坐着Lily,疲惫得一言不发(图13)。

你发现问题了吗?这三张照片看下来非常顺畅自然,但是仔细一想,拍第一张照片我根本没在小船上,我又是怎么拍到的第二、三张照片?事实上我们有两艘登陆艇,我刻意拦住了Lily,让她和我一起坐后一艘返回,这样我猜可能拍得到第一个画面。你看,编排确实不能只是在事后进行,在拍摄过程中也要有这个意识,知道需要什么画面,才能讲述什么故事。

2. 以形式或元素为主线

如果组照没打算叙事,那么照片就不宜按照时间来排列了,可以以画面元素的隐性联系作为线索进行排列。什么可以作为隐性联系的纽带呢?例如两张照片中都有一只手,都有一个门,都有一块黄色,都是一种光感……前后照片中有相同要素,看起来就不会觉得特别脱节。

因此这组“遗落的时光”(图14)是按照形式和元素为主线的方法排序的,其中第一张和第二张照片的共同元素非常明显,就是那扇黄色的门,第二、第三张照片的共同点是人物的姿态,最后两张照片的共同点是宽阔的水面和那一抹粉红。

组照的整体结构如何编排?

在组照编排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要避免因为紧盯细节而丢了整体框架,因小失大。就像写作文一样,我们要对整个组照的结构有所把控,第一部分说的是什么?中间部分说的是什么?末尾部分又是什么内容?最简单的就是三段式结构,许多文章、电影都是三段式的,“漂”也是三段式的,当时展出的总共有两百多张照片,我将它们分成了三个段落,分别展出在三个展厅,一号展厅是五位“北漂”,二号展厅是Lily的私人生活,三号展厅是Lily在南极的经历见闻,也就是Lily的内心世界。不过因为入口和出口都在一号展厅,所以观众在参观时实际上会看到一个五段式的展览:先是“北漂”,然后Lily,接着南极,然后又回到Lily的日常生活,最后回到普通“北漂”的世界。虽然照片还是那些照片,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在经历过南极的一切后再看到Lily的生活和北漂的世界,观众们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组照的开头与结尾如何处理?

一个好的开头能够吊起观众的胃口,让人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一个好的结尾能引起观众的思考,让人在观赏后回味无穷。不过具体应该用哪张照片作为开场或是结束,这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我这里说的具体情况不只是组照的主题和拍摄的内容,也包括照片最后的呈现方式。

例如第一张照片如果很能抓人眼球,能引起观众的好奇,而且相对比较直白、容易看懂,那么它就很容易吸引人继续看完整组照片。这样的照片即便放在一些非正式的,如手机一类的观看媒介上,其效果也是不错的。此类媒介因为无需观众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观看,没有严肃的观赏环境和仪式感,主动权全在观者,继续看还是关闭页面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刻意安排一个强开头。

“漂”展览第三章的第一张照片有两米宽,是个强开头。三个展厅是用黑帘隔开的,第三展厅的背景音是暴风雪和敲打油桶的回响,展厅是全黑的,需要用手电寻找并观看画面,这种互动、神秘感和意外都增强了观感。

但如果是在美术馆、画廊一类的地方進行组照展示,一个强开头就不是必要的。观众已经大老远的来到这里,买了门票,又是在一个严肃的、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观赏,目光在每张照片上停留的时间也很长,心态上会更有耐心。此时也可以安排一个不那么强烈的画面作为开头,转而可以用情感微妙的、细节上耐人寻味的、内容上引人入胜的照片,甚至可以用一张看似“莫名其妙”的照片作为开场,以调动观众的好奇心。此时无需太担心观众会不会看下去,他们有充足的观看动机。

这就有点像看电影,都来了电影院了,那导演花20分钟打伏笔你还不是也得看下去。只要最后发现这20分钟是真的有必要存在的,是精巧的安排,观众就会打好评。但是如果是在手机上翻看影片,开头不好看的,估计就早已被换台了。我们在编排组照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媒介制定合适的方案。

结束的方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要看你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以叙事型的组照为例,你可以在主角经历困苦之后给出一个经典的大团圆结局,也可以在主角认为自己终于掌握了命运之时突然给出一个让人绝望的结局,或者在几起几落、揪住观众的心之后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束。现在很多电影喜欢用最后一种方案,例如超级英雄电影的结尾通常会埋有伏笔。《盗梦空间》的结尾里,作为梦境与现实判断依据的那只陀螺是处于几次摇摇欲坠、但最终也没有倒下的情况,然后居然就突然黑屏出字幕了,让观众提起的心久久不能放下,甚至引起了网上对结尾寓意的争论。

“漂”展览的第三章结尾是这样一张照片,看完这一章,观众就回到了第二和第一展厅,所以这张照片既是结束也不是结束。这张照片在这个位置出现,既让整个南极之旅变成了一场梦,也预示着当梦境结束后,Lily还是重新坠入了北漂生活的现实。

但别忘了组照的排列不只是有叙事这一种形式。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组照组合方式,即是将一些拍摄形式几乎一样的照片进行简单的拼合,以造成一种重复纹样般的美感。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它使得人们不自觉地在看似相同的画面中去寻找共性与差异,从而启发思考。例如Antoine DAgata那长达3小时的组照中就有几个段落是把数百张构图一致的肖像作品快速播放,每相邻两张照片里的人物都有某个部分是类似的,有时候是脸型,有时候是发型,有时候是肤色,有时候是眼睛或鼻子。因为这种联系,所以这些照片在快速播放的过程中你有一种“这个人在不停变形”的错觉,你会很容易想到“人与人没有本质区别”、“人人命运相连”。

如何统一照片风格?

在统一照片风格上有三个方面可以加以注意:第一是题材要统一,第二是技巧和形式要统一,第三是思想要统一。

在题材上统一,比如说我们自驾去草原上拍风光照片,其实我们也路过了城市,拍了城市的高楼大厦,我们也吃了烤全羊,拍了烤全羊。你想把这些照片编排为9张为一组的组照用来发朋友圈,可是放出来的时候是3张城市,3张草原,3张烤全羊,这题材就未免太散漫了点。我的建议是,你可以把城市的照片放一起,美食的照片放一起,草原的放一起,形成3组照片;或是用1张描述车内场景,1张描述路过的自然风景,1张描述路过的城市,5张描述草原,1张描述烤全羊,这样组照的主要内容就比较鲜明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会有点贪大求全,想把所有的细节都在一组照片里呈现,这样就未免太杂糅了一些,应该像写文章一样,始终紧扣主题。

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技巧和形式的。比如说你在拍北京798艺术区涂鸦墙的时候,如果觉得涂鸦墙很好看,那么不妨整组照片都采取同样的构图方式,例如从正面垂直拍摄涂鸦墙。再比如你在拍小清新人像的时候,大多都在逆光方向来拍摄、躲在建筑物的阴影下,或是在阴天的柔软的光线下来拍,保持类似的用光方法,这也能让整组照片的形式感不至于太过跳跃。同样的,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彩色的照片不要和黑白的照片组成组照,自然光拍的照片不要和闪光灯拍的照片组成组照。当然,后期处理的调色方法也要保持统一,例如照片都偏暖点,或是对比度都有点高,或是都套用了同一种HSL调色方案等。总之,一组照片里所呈现的技术特征和画面效果最好是类似的,它就风格统一了。

最后,一组照片在思想上最好也是统一的。比如这组照片是用来歌颂祖国的,那组照片是用来表达疑惑的;这边一组是表现家庭和谐幸福的,那边一组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等等。当然,你也可以试着把多种思想融合在一起来表述,但前提是这些思想的背后有着某种共性。大学里的学生常常会希望在一组照片里表达各式各样丰富的思想,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全局把控的能力,一般不推荐把太多思想糅在一组照片里进行表达,这往往容易弄巧成拙。

我在组照《漂》中安排了描述“北漂”者生活压力的段落,也有描述“北漂”者努力工作的段落,还有描述“北漂”者在长途旅行中寻找自我的段落,但这些段落之间并不是完全脱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生活压力大,才会在压力之下去反复思考、寻找自我;正是因为生活充满了不能掌控的难处,人性的韧性才能得以凸显。

我从事摄影工作虽已多年,但关于组照的编排仍在持续探索中,只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为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猜你喜欢

北漂展厅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BEIMU贝姆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I LOVE SPIDER—MAN
北漂
北漂的90后台湾茶娘的野茶精神
跨越与融合,离散与回归——陈可辛“北漂”十年的文化审视和空间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