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球囊 扩张术后延迟植入支架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06何胜强王会丛谢甲义

内科 2020年5期
关键词:球囊经皮冠脉

何胜强 王会丛 谢甲义

河南省伊川县人民医院,伊川县 4713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患者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梗死范围通常大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1-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为18%~3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植入支架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植入冠脉支架的时机学界态度不一[3-4]。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不同时机植入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的9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的相关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植入支架治疗;(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罹患免疫系统疾病;(4)精神障碍。根据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植入支架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即刻组(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开通血管后即刻植入支架,51例)和延迟组(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开通血管、抗血栓治疗1周后再植入冠脉支架,46例)。即刻组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34~66岁,平均(43.0±5.3)岁;体质量指数(BMI)23~25 kg/m2,平均(24.39±0.25)kg/m2。延迟组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33~62岁,平均(42.7±5.5)岁;BMI 23~25 kg/m2,平均(24.38±0.23)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即刻组患者给予立即植入冠脉支架治疗;延迟组患者则先给予抗血栓治疗1周后再植入冠脉支架治疗。两组患者植入冠脉支架术中,均注入肝素(100 U/kg,每间隔1 h补注1 000 U,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612);术后4 h后静脉滴注肝素1 000 U。手术 24 h后,皮下注射肝素500 U/次,2次/d,持续治疗5 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7023121),100 mg/次,1次/d,连服10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冠脉植入支架术后1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较术前≥50%的比例、TIMI血流分级3级(评估标准参照相关文献[6])比例、心肌呈色3级(正常心肌显影,心肌完全再灌注)比例。

1.3.2 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的支架情况,包括植入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释放压力、支架数量。

1.3.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后10个月的血压、心率(HR),检测5次,取平均值。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2×舒张压)/3。

1.3.4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0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室颤动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术后1 h的疗效比较 植入支架术后1 h内延迟组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较术前≥50%、TIMI血流分级3级、心肌呈色3级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即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术后1 h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支架植入的情况比较 延迟组患者的支架长度短于即刻组、数量少于即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入的支架直径、支架释放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支架植入的情况比较 (n,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后10个月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0个月,延迟组MAP、HR均高于即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后10个月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n,x±s)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出院后10个月,延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17%,1/46)显著低于即刻组(17.65%,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1,P=0.030)。

3 讨 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因冠脉斑块损伤诱发急性闭塞性血栓导致,患者通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肺水肿或右心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植入支架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于支架植入的时机学界持有不同看法。张奇等[8]报道,延迟植入支架易增加血管阻塞范围;但周强等[9]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迟植入支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提高3级血管开通率(TIMI血流分级),促进心功能恢复。

本分析结果显示,延迟组患者植入支架术后1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较术前≥50%、TIMI血流分级3级、心肌呈色3级患者的比例均高于即刻组,植入支架长度短于即刻组、数量少于即刻组;出院后10个月,延迟组患者的MAP及HR均显著高于即刻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即刻组。结果提示,延迟植入支架患者获益更大,治疗效果更好。文献[10-11]报道,延迟植入支架能够有效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进一步提高血管复通能力,降低远端栓塞发生率。王勇等[12]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较为危急,冠状动脉内的栓子稳定性较差,即刻植入支架易导致其发生脱落,堵塞远端血管。

综上所述,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开通血管后延迟植入支架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球囊经皮冠脉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