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拉鲁肽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2020-12-06刘海霞李桂平李荣忠赖玉林

内科 2020年5期
关键词:利拉鲁胰岛素泵空腹

刘海霞 李桂平 李荣忠 赖玉林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惠州市 516002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5%,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生物调节作用降低等有关,目前尚无对因治疗的特效药物,临床治疗以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为主要目标。利拉鲁肽为人工合成的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可结合并激活人体GLP-1受体,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为比较利拉鲁肽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10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2]中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无酗酒、喝咖啡嗜好;患者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服用过影响机体代谢水平的减肥药物;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患者;甲状腺、糖尿病酮症、高渗综合征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n,x±s)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和运动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即持续皮下泵入门冬胰岛素注射液(Novo Nordisk A/S,批准文号S20140110),初次剂量0.4~0.6 U/kg,之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直至血糖平稳,维持剂量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液(Novo Nordisk A/S,批准文号S20160004)治疗,每天于固定时间皮下注射利拉鲁肽,初次剂量为0.6 mg/d,若血糖未达标、无不良反应,1周后将剂量加至1.2 mg/d,若血糖仍未达标则将剂量加至1.8 mg/d,维持剂量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4.4~7.2 mmol/L,非空腹血糖≤10 mmol/L。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

1.3.2 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两组患者空腹以及餐后2h静脉血5 mL,使用化学发光检测仪(美国Beckman公司,DXI800型)及配套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h胰岛素水平。

1.3.3 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患者空腹以及餐后2h静脉血5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公司,LX20型)及配套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

1.3.4 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患者空腹以及餐后2h静脉血5 mL,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公司,E601型)及配套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和餐后2h C肽水平。

1.3.5 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 mL,常规分离血清,采用Taffe法检测血肌酐水平,采用酶法检测血尿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

1.3.6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3.9 mmol/L为低血糖。

1.3.7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再次心梗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BMI比较 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M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BMI比较 (n,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水平比较 (μIU/mL,n,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mmol/L,n,x±s)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肽水平比较 (ng/mL,n,x±s)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脏功能比较 (μmol/L,n,x±s)

2.6 两组患者的低血糖、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2例(3.85%);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10例(19.61%),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4,P=0.013)。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3 讨 论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锻炼活动减少,我国肥胖人数越来越多,2型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建议,空腹血糖水平≥11.1 mmol/L(或HbA1c≥9.0%)且伴有高血糖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通过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及生理作用过程,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准确、稳定地吸收胰岛素,短期内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但长期使用胰岛素泵会增加患者的体质量[3-5]。利拉鲁肽为人工合成的胰升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不易被二肽酰肽酶、内肽酶分解,半衰期较长(12~14 h),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只需皮下注射1次便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6-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MI、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相比,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胰岛素水平,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C肽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产物,能增强机体Na+-K+-ATP酶活性,具有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氨基酸的作用,且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可有效反映出机体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血尿酸、血肌酐水平主要反映机体的肾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使用利拉鲁肽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效果优于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利拉鲁肽能通过调节患者血液、尿液离子浓度,发挥利钠利尿作用、保护肾脏。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提示使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良好。

综上,与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相比,使用利拉鲁肽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改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肾脏功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利拉鲁胰岛素泵空腹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利拉鲁肽 降糖又护心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空腹喝水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