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南音(絃管)传承传播新形态之高校南音教育观察

2020-12-05郑长铃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南音泉州文化

●郑长铃

泉州南音(絃管)传承传播新形态之高校南音教育观察

●郑长铃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以《泉州南音论丛》为切入点,回顾泉州南音(絃管)进入泉州师范学院并设置为音乐学专业方向,成为高校南音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南音文化传承传播新形态的过程,呼吁认同泉州师院南音教育这一当代絃管传习的客观存在和生力军的同时,要对其存在意义予以充分的肯定。南音(絃管)的传承传播发展问题,不是一件小事,是一个关系文化发展的大问题。它不仅仅关涉到一个文化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方式践行的问题。基于历史延续下来的价值取向,透过因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造性转化,推动创新性的发展,重新建构价值体系或补充重构、完善价值体系,并回到社会生活中指导、影响习得者的行为方式,以此循环反复,不断发展,我们的文化自信方得不断确立,这是中华传统延续和当代文化发展战略重要问题。

泉州南音(絃管);传承传播;新形态;高校南音教育;文化发展战略

由泉州师范学院推出的科研新成果——《泉州南音(絃管)集成》(吕锤宽辑录,王珊主编,全36卷,已出版30卷,以下简称《集成》),是目前南音调查与研究之集大成者。其关于“泉州南音(絃管)”这一称谓的确定,以及对于南音传承传播理念的书写,是与包括《泉州南音论丛》在内的前辈南音人与诸多学者对南音的贡献分不开的。此部分可参阅《集成》相关内容,斯不赘述。

《泉州南音论丛》(以下简称《论丛》)是论文集,汇集了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以下简称南音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论丛》第一辑已于2017年3月出版,第二辑的出版,因笔者之故延宕了不少时间。不过时间也提供了继续深入思考的机会,慎思之后,笔者建议将《论丛》改名为《泉州南音(絃管)文化论丛》,之所以如此,将另文讨论。

泉州南音(絃管)文化在当代高校及社会的教学教育实践、传承推介传播,是笔者近20年的重要学术关注点,理当进一步研究讨论,所以作此为《论丛》代序。

泉州南音(絃管)与其源生地、当代传承传播核心区域泉州的民众,与闽南地区、台港澳地区、东南亚诸国等泉州南音(絃管)传播区域中闽南人的生产生活关系如何?众多南音研究者于此多所着力,颇多成果问世。《论丛》中收录的这些南音方向研究生的研习成果尽管渗透了指导教师的心血,仍难脱稚嫩,而对于南音文化的传播传承而言,我们需要给予的是宽容,更需要对其未来的可能充满期待——一片蓊葱的苗圃,其间当有参天大木长成……

什么是南音文化?研究絃管者(关于南音或絃管,絃友的称谓还有南管、南乐、南曲、郎君唱等)首先需要界定这个概念。笔者在《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南音文化保护的意义》一文中,对南音文化作了这样的界定:南音文化(是该文化)持有者、习得者和享用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体验过程,包括所有南音持有者、习得者、享用者所共有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也就是说,南音文化涵盖了历史衍生发展过程积淀下来的诸多层积及其相关的文化空间与物件,所积淀形成的习俗仪轨、规约制度、价值认同、精神信仰,包括被当下持有者、习得者、享用者视为传统并依凭着这些传统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出来的所有行为及相关规范。

在泉州南音(絃管)领域,传统的絃管文化生态样貌如何?絃友世界是如何结构的?传统的絃管文化存续方式及其文化子项表现方式有哪些?传统的絃友习得方式有哪些?馆阁、馆先生、絃友,踢馆、拜馆,整絃、排场……我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中找到一些信息,有时候只能透过这些文献去想象当时的客观存在。调查研究显示,厦门港开埠之初就有“艺旦”从事絃管演唱,艺旦挂牌营业,“卖艺不卖身”,女性参与絃管传习且“技艺”不一般,是客观存在。再往前追溯到明代,龙彼得先生发现并整理、研究的《明刊三种》当是絃管研究“可信的历史”文献之一,其中插图亦显示有女性絃友……对絃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生态考察表明:不仅仅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南音馆阁这种存在方式,而是以一个历史时段的阶层、性别形态面貌涵盖了千百年的传播传承历史事实。作为表演艺术形态的絃管(南音),无论是古人“东湖絃管”诗句中的描述,还是今人“宋代勾栏”里的猜想,还是局外俗称的“堂会”,抑或是在泉南古厝厅堂(包含在广义的馆阁存续中),南音的存续状态都不完全是“高雅的自娱自乐”,或者说只有“士绅音乐”一种形态延续。我们可以暂时搁置馆先生的行为方式的争论,但是从社会传播、传承方式看,不教“艺人”,“艺人”如何习得、并达到“挂牌应点”的水准?絃友们不会沦为以“南音之艺”为生,又是谁有能耐为这些“艺人”提供管絃伴奏?茶楼舞榭的生意如何吸引“人客”,如何招徕、延续?因此馆阁传习之外的社会阶层的传习大约是无可避免的,这仅是以厦门港某一个历史时段为例的说明。其他如道士道场中的南音(絃管)存续、絃管音声在佛教仪式中的广泛运用,乃至于《南海观音赞》等曲目对南音曲库、对絃管的补充、反哺,都可以进行深入探讨。

自从絃管被叫作南音,虽然约定俗成,但为了有别于《吕氏春秋》中的南音,以及诸如粤港澳曲艺的南音等,讨论“南音”往往要加上“泉州”二字。除了作为限定语的意义,背后彰显的是其数百年间传承传播于此的历史事实。远及东南亚诸国,近布漳州、厦门以及台湾地区,南音(絃管)已经成为彰显闽南人族群特征的文化标签。从历史行政区辖而言,台湾、莆田也曾隶属于泉州府,更毋庸说厦门。至于晋江——以“晋人南迁沿江而居”闻名者,曾经管辖过泉州城区,“玩南音”“敕桃絃管”时也皆操“泉州鲤城古音”以延续“河洛旧韵”。

千年古音的历史转换至今,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的教师和同学们在当代南音(絃管)传习方面被赋予了什么角色?应给予什么样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

毋庸置疑,他们是当代絃管传习的客观存在和生力军,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他们有责任去担当历史传续的使命——这是南音学院和南音学院师生存在的应有之义。从国家到省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倾斜,让担当者可以义无反顾。

而南音学院,该如何真正担当起这个历史责任?

南音(絃管)通过学校传习,最早肯定不是南音学院。粗粗梳理了一下,学校传习不能忽视如下两方面力量。一个是南音乐团的团带班,以及因为演员培养而出现的艺校教育(包括省艺校的某些专门方向的班),虽然这些还是原来的馆先生到学校任教,但教与被教的关系已转换为现代师生关系。一些优秀的唱家、奏家、传承者被培养出来,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泉州艺校、福建省艺校南音班、福建师大音乐学院的南音教学探索、厦门艺校为南乐团的人才培养等等,都如是功不可没。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是福建各级政府,尤其是泉州、厦门市政府倡导下的“南音大会唱”活动,以及“南音大会唱”之后的南音进中小学课堂活动,撒下了无数南音文化的种子。众多学校开设南音兴趣班,文化系统组织专家编写教材、选择曲目,尤其是在“升学加分”的刺激下,在诸多赛事的渲染中,在各级政府不同方式的推动下,在校学生学习南音成为时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引起音乐学术界、国家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乃至于为此成立了“南音研究院”。20世纪80年代热潮过后,在“非遗保护”“申遗热潮”下,南音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进入新世纪,这些积累,正促成新的传习方式,并恰逢其时地成为稳定的社会基础。来自地方的南音,从高校音乐学(大专学制)的南音选修课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音乐学(南音方向)、艺术硕士音乐领域南音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这在全国、全世界也是少见的。

1990年代前后,作为刊物《福建艺术》的编辑,笔者有较多机会接触南音以及关于南音研究的稿件,也重新燃起对南音和南音学校教育的热情,曾多次游说当时在教育教学岗位的泉州友朋介入南音教育事业。据说,泉州师范学院前身之一的泉州师范学校音乐组就在这一时期开设了南音选修课。2003年,又有两件事情促成了“南音引入高校专业设置”,其一是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在福建召开,其中有一个分会场在泉州;其二是浙江人民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丛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南音》卷列入计划,副主编傅谨君将此任务派给了我。撰写过程中,笔者与合作者王珊多所讨论,在讨论中,南音引入高校专业设置,从原来的一门选修课程到构建高校课程体系,再到一个南音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一个研究方向、一个特色学科建设方向,想法逐步成熟起来,包括南音考级的设想……想法有了,但在音乐学专业的旗帜下要新设置南音课程、编撰教学计划、礼聘絃管教师、编著南音教程等等,都是王珊一力促成,她带着她的团队完成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如今斯人已逝,可以告慰于她的,当是南音还会继续辉煌下去的未来!

十多年来,约三百名南音本科毕业生融入了中小学教师队伍,成为了南音学校教育主力军,也成为活跃在南音馆阁、社会文化活动中的新生力量;还有十几名硕士毕业生,业已成为南音文化传承传播的骨干力量。

于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而言,学术研究是基础。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泉州师范学院南音教学推动培养的教师还不够多,并且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实行双轨制,依然延续着让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南音乐团演员承担南音教学的方式——让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活跃在我们的课堂始终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众多教师和毕业生尚未能有更大的学术成就,但相对于千年之久的古乐,区区几十年显然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然而有了泉州南音学院这样一个旗帜鲜明的阵地,毕竟可以一代一代地培养教师,一代一代地培养学生,一代一代地将南音文化不绝如缕地传承下去。

怎么看待这个阵地,是很重要的认识问题。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看,南音学院是一种新的传承方式,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南音文化传承方式。学院培养的学生是现今南音文化传承传播的生力军,非常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形态:他们会在网络虚拟空间、在不同的媒体介质中和多样的平台结构上去传承传播南音文化,在更多层面上渗入到当代闽南文化的传承传播之中,在这样的传承传播当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南音工作坊”已经在上海、福州、敦煌、南宁、太原等地,在教育部有关领导和国内外诸多专家面前多次展露风采;“南音进百所高校计划”已经走过十几所大学并在逐年落实之中。南音办学成效显著,2017年获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音艺术传承基地;“服务地方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通过第一轮验收评估工作;《面向国家特殊需求的南音学科专业创建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福建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南音特色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入选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艺术硕士(南音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入选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南音新作《凤求凰》入选2017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凤求凰》的创作展演得到社会的检验,正设想向国内国际更广大的平台推广。还有更多创意举措,诸如将南音与泉州地方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结合推介等等,都在落实当中。这样的一些探索,是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内容,值得更多的赞许和奖掖。每当他们工作和学习结出硕果,《南音文化论丛》的生命就得到了延续。

南音(絃管)的传承传播发展问题,不是一件小事,是一个关系文化发展的大事件、大问题。它不仅仅关涉到一个文化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方式践行的问题。基于历史延续下来的价值取向,透过因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造性转化,推动创新性的发展,重新建构价值体系或补充重构、完善价值体系,并回到社会生活中指导、影响习得者的行为方式,以此循环反复,不断发展。这是符合文化、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南音(絃管)文化的传承传播问题、未来发展问题,是值得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去看的大问题(详见“意义”一文),可以期待它在未来发展成为一个文化范例。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类似的文化范例在中华大地发生、延续,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行稳致远。

J607

A

1003-1499-(2020)03-0014-03

郑长铃(1962~),男,博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2020-09-16

责任编辑 春 晓

猜你喜欢

南音泉州文化
泉州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年味里的“虎文化”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李进杰的南音情
FATE, PLAY,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