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代养育中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0-12-04潘幸知

父母必读 2020年11期
关键词:隔代祖父母毛毛

潘幸知

很多时候,隔代养育中的矛盾和冲突可能是因为两代人沟通的打开方式不对,当找到正确的沟通方法,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生活质量经常受到沟通的影响。在隔代育儿这个大家庭中,沟通更为重要。它不仅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还能让一个家庭更和谐、更幸福。和祖父母的沟通,需要年轻父母多花花心思。

沟通有前提:

看到共同的目标

明明这几天生病了,总是不好好吃饭,姥姥担心孩子不吃饭,抵抗力更差了,所以就开始给他喂饭。这一幕正好被明明妈妈看到,她一直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眼看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就要被破坏了,她决定跟姥姥好好沟通一下。

祖父母出于对孙子女的疼爱和关心,喂饭这件事在隔代育儿家庭中经常上演。在这个案例中,明明妈妈觉得不能破坏孩子已经养成的好习惯,坚持不能喂饭,但明明姥姥担心孩子生病了,如果营养跟不上,抵抗力会更差,而且喂一两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父母该如何与祖父母沟通呢?首先要明确沟通的大前提:双方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

其实很多时候,祖父母和年轻父母在养育问题上有较大的矛盾难以调和,就是因为大家都忽略了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共同目标。当明确这个目标后,年轻父母就会意识到,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非是和我们有养育观念差异的祖父母。只有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再以共同目标为基础,两代人才能同理合作,让孩子得以更好地成长。另外,作为父母,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恩,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都是为了孩子,不能只强调对错而忽略了老人的感受。

所以,在这个案例中,明明妈不应该急于指责姥姥的喂饭行为,应该先意识到姥姥看到孩子生病了很担心,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让他尽快恢复健康,所以才会给孩子喂饭。所以妈妈可以先对姥姥的担心表示理解,也把自己的担心告诉姥姥,再和姥姥一起商量给孩子做些什么既有营养又让孩子有胃口的食物,就把矛盾的焦点顺利地转移到了做饭这件事上,大家就都不再为喂饭的事纠结了。

沟通讲方法: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毛毛在沙发上拿着iPad看《小猪佩奇》动画片,奶奶在一旁择菜,准备一家人的晚饭。妈妈下班回来正好看到,就对奶奶说:“妈,您怎么又给孩子看动画片?”并顺势把iPad从毛毛手中拿了过来。毛毛不同意,立刻哇哇大哭。奶奶赶紧过来劝:“才看了几分钟,别让孩子哭了,你先给他吧!”

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父母可能会觉得祖父母破坏了自己的规则,甚至偏袒孩子,但在与祖父母沟通之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在这个案例中,毛毛妈妈没有看到奶奶给毛毛看动画片是为了让他自己先玩儿一会,这样她就能准备一下晚上的菜,让全家人早点吃上晚饭。所以,如果毛毛妈妈直接指出问题,奶奶可能会觉得很委屈,不仅不能实现良好的沟通,还有可能会积累怨气,引发下一次的冲突。

正确的做法是,先肯定老人对家庭的付出,共情老人带娃的辛苦,比如可以这样说:“您带孩子已经够辛苦的了,还想着给我们准备晚饭,以后您别这么累,我会早点回来做饭或者从食堂带一些菜回来,帮您分担一些。”同时妈妈应该和奶奶一起择菜、洗菜,共同把这顿饭完成,妈妈还可以和奶奶交流一下自己一个人带娃做饭的感受,“我特别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上次您不在的时候,毛毛一直让我陪他玩,给他讲故事,我都顾不上做饭了,您应该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让他一个人看动画片的。”

当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付出得到了肯定之后,老人可能就会把年轻父母当作是统一战线上的人,会主动倾诉问题和难处、分享经验。这时候,妈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方法,“您可以试试我的方法:我发现毛毛特别喜欢玩水,所以有一次我就请他帮忙洗菜,我本以为他不乐意帮忙,没想到他看到我把菜拿到水龙头下时就积极地跑过来了,而且洗好菜后还兴奋地说:‘我喜欢洗菜,洗菜好有意思呀!他并不觉得这是在干活,而是在做游戏,您一个人带他的时候,也可以给他找点活儿干,他肯定特别乐意!”让毛毛参与家务劳动,不仅解决了奶奶一个人没有办法兼顾做饭和看孩子的矛盾,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宝宝的自理能力,又能减少他看iPad的时间。

沟通分步骤:

不急于求成

最近,小雨妈妈陷入了一种孩子被比较的压力之中,因为婆婆热衷于跟其他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身高、体重、吃饭快慢甚至是数数能力、背唐诗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这种比较让她觉得特别无奈,总怕比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比娃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想让祖父母不盲目地比较,年轻父母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达成目标,而是可以试着把自己的目标做个拆解,分阶段完成:

第一次沟通:倾听老人的想法,并挖掘老人的潜在心理需求。小雨的奶奶是从老家到城市里来帮忙带孩子的,她跟周围的人都不熟悉,所以每次带小雨去楼下玩,孩子就成为了她和其他爷爷奶奶交流的主要话题,通过交流孩子的年龄、身高等情况,让她快速融入了小区的爷爷奶奶圈。所以,小雨妈妈可以先从这个角度肯定老人的智慧,比如称赞奶奶“:您的适应能力还挺强的,知道怎样快速地融入一个新集体中。”同时,可以邀请小区内的其他孩子到家里玩,帮助奶奶创造与其他邻居熟悉的机会,当奶奶不再需要用孩子来打开话题时,比较的问题也会相应地减少。

第二次沟通:陈述事实,让老人意识到总拿孩子做比较确实存在问题,影响了孩子原有的一些好习惯。小雨妈妈可以列举孩子吃饭不积极的问题,比如:“您看最近小雨之前吃饭自己拿着小碗,吃得多香呀。但现在要催她好几遍才过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经常听到咱们说她吃饭比隔壁的皮皮慢的原因?她担心自己吃得不够快,得不到表扬,所以就不积极了。”当小雨奶奶意识到孩子确实因为比较而“退步”了,可能就会主动寻求改变,这时候就可以进入下一层次的沟通了。

第三次沟通:给老人提供具体的方法。比如可以这样和奶奶说:“我知道您也是为了让小雨能吃饭更快一点,这样她上幼儿园之后,咱们就不会担心她吃不饱了,是不是?不过您别担心,即使孩子吃得慢,在幼儿园里也不会饿着。您也可以試试我的方法:吃饭时关上电视,您也别在厨房忙乎让小雨一个人吃,您就把饭菜都摆好后,和小雨一起专心地吃,并且少说话,说也只说饭桌上的哪个菜特别好吃,小雨吃得很香这样的话。然后您再观察观察小雨在吃饭上是不是能有些改变。”

第四次沟通:强化沟通的效果,引导老人接受一些新观点。当孩子产生了变化后,父母可以继续强化沟通效果,跟老人分享一些新观点。比如可以跟奶奶说:“您说皮皮吃饭快,其实是因为他爸妈一直都坚持让他自己吃饭,只要咱们也坚持让小雨自己吃饭,她也能吃得很好。而且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咱们小雨的很多优点其他孩子也没有呢!”

当老人适应了这种改变后,再解决类似的问题时,可以重复上述步骤,引导老人做出改变。

猜你喜欢

隔代祖父母毛毛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爷爷奶奶来“听课”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隔着代,相亲爱
姜为什么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