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洪流”中的一股“清泉”

2020-12-04程亚静

银幕内外 2020年6期
关键词:洪流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找准定位、满足用户需求,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一个“爆款”。从电视到移动设备,用户使用媒介的不断变化,时时刻刻催促着网生谈话节目内容生态的变化。本文以《十三邀》为例,从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两方面入手,对其节目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借鉴意义。

关键词:《十三邀》;网生谈话类节目

谈话类节目可以分为五大类:央视系、卫视系、制播分离后的工作室系、互联网新媒体系。央视系谈话类节目主要以《实话实说》、《小崔说事》等为代表;卫视系谈话类节目主要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等为代表;制播分离后的工作室系谈话类节目主要是以《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等为代表。互联网新媒体系又分为两派:网络综艺系和网生短视频系。网络综艺系谈话类节目主要是以窦文涛的《圆桌派》为代表,沿袭《锵锵三人行》的主持风格;网生短视频系谈话类节目主要以《十三邀》为代表。本文主要用于探究网生谈话类节目《十三邀》的节目特点。

一、节目内容

《十三邀》是一档基于互联网模式产制的网生谈话类节目,它由腾讯和单向空间联合制作。其中一个鲜明的“卖点”就是主持人许知远。许知远作为青年学者的代表,曾做过记者,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同时个人朋友圈人脉广泛;其所创始的单向街书店作为许多文艺青年的精神家园,也具有很好的品牌支持。

(一)节目视角

从节目前序和小结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自嘲“我是个不合时宜的作家”和困惑“我不喜欢模糊的立场,却也怀疑过分肯定的答案”,以及节目立场“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从这几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许知远在节目中追求的思考角度,他要用“带有偏见的视角”来展现对访谈对象的观察,但访问对象中也不乏有一些“已经被遗忘”的名人,如蔡澜,叶准,蔡国强等,也有一些冷门领域名人,比如考古人许宏。

许知远担任《经济观察报》主笔、中国先生网主编、《PC Life》执行主编,长期以来对社会文化生活领域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批判立场。

(二)原生态的节目风格

《十三邀》具有浓烈的纪录片风格,而纪录片其实就是事物在真实状态还原下的一种自然呈现。2016年,《十三邀》第一季刚播出两期之际,栏目组获得了2016“金熊猫”纪录片节最佳谈话类节目奖。其获奖评语是:《十三邀》因区别于常规访谈,用“无剪辑”形态呈现嘉宾观点碰撞、切片式观察,使得节目具有“思想的交换”的高度,在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给大众以烙印鲜明的观察和记录。

《十三邀》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去呈现一个采访,在节目中,展现的不仅仅是采与被采两个人物。在节目中穿插了节目策划过程,如《戊戌双甲子 寻找谭嗣同》专辑正片一开头就出现许知远及其团队正在寻找话题,而许知远在向团队人员解释,为何要做谭嗣同这一期 其一,“谭嗣同是个烈士,赴死,拒绝逃走”“对鲜血的信仰”“三纲五常对他的各种束缚”;其二,“对行动的渴望”。从这些方面入手,观众可更好地融入节目访谈,并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三)善用互联网思维

通过对《十三邀》产制方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此节目是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打造。比如第一季第一期《许知远对话罗振宇》专辑共有长长短短的33个视频,其中有2小时47分无剪良品和3-5分钟之内的短视频。

短视频标题内容真实且煽情:真实是因为标题全是嘉宾所说过的话,比如《许知远对话罗振宇》短视频专辑中标题有“理想,一点用处也没有”、“我在央视干了件‘触犯刑法的事”、“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背于丹上班”;煽情是因为这些标题大部分都涉及敏感话题,比如“我在央视干了件‘触犯刑法的事”、“3.15是一个丑剧”。如此真实又粗暴,一点也不顾及嘉宾的面子,该问就问,不回答,你就尴尬着,这种几乎“纯直播”的播出模式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和支持。

二、节目形式

(一)极简主义

《十三邀》的极简主义主要表现在不修边幅的画面呈现、粗糙的剪辑、简单的道具和生活化的录制现场。

在《天下“第一”读书人唐诺》专辑视频中,许知远分别在唐诺日常工作的咖啡店、孔庙、台北街头以及北京街头,这些地点都不是专门布置的,而是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十三邀》视频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仅仅完全根据内容剪辑的需要,在唐诺专辑中完整版视频时间为47分33秒,节目最后还因为硬盘的损坏而有声无画面时间长达2分52秒。道具简单,每一期节目中所使用的道具无非是两个微型麦克风。

(二)听觉元素丰富

《十三邀》根据节目内容需要,通常采取给原始素材配上音乐。在双方辩论之余,又有恰到好处的音效增强节目表现力。比如在《戊戌双甲子 寻找谭嗣同》专辑中,一开头是许知远在向团队解释为什么选择谭嗣同这个人物,但是在解释的过程中,许知远也有些思想混亂,解释不清,节目组就趁机用音效“调戏”了一下许知远,显得诙谐又有趣。这些与场景配合紧密的音效、背景音乐、现场声,使节目表现得更具有戏剧性,营造兴奋或抒情的节目氛围,有效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

三、总结

作为一档定位高端、引发受众思考的访谈节目,《十三邀》打破传统新闻采访客观中立的态度,以“偏见”发问,与大行其道的泛娱乐化狂欢的内容形成巨大反差,是娱乐“洪流”中的一股“清泉”。但也正是这带有“偏见”的一问一答,真真切切抓住了观众内心想要的“真实”。

参考文献:

[1] 牛慧清,董佳莹.网生谈话类节目的传播特质[J].当代传播,2018(05).

[2] 周浒.重塑关系、真实记录与理性到场——网络视频访谈节目《十三邀》的模式创新[J].青年记者,2018(05).

作者简介:程亚静(1995—),女,河南汝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洪流
把网络“洪流”变成学习“清流”
刘毕新
弄潮数据“洪流”
自由感应
前进,中国
活在短视频“洪流”里的年轻人
度假观,即人生观:11条度假新原则
明明可以拼颜值,非要去烧脑
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