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崇古到考古(五)

2020-12-04○赵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钱币器物书画

○赵 培

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编撰了《水经注》,该书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地理学著作。该书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研究整理地方历史人物资料的书籍,其地位应该予以肯定,但该书和文物关系不大。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的绘画早已达到非常高的艺术水准。但是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艺术家对书法的研究与推动,才使得书法有了明确的艺术创作的概念,摆脱了以往简单的实用功能,从匠人书画走向文人书画,书画创作成为文人雅士的情调,书画的收藏临摹也从此拉开序幕。梁元帝萧绎收藏了巨量的书画作品,可惜在弃城投降前夜,付之一炬,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一次浩劫。直到乾隆浩如汪洋般的书画收藏,也只是限于书画作为艺术品的层面,并没有以此建立起美术史的认知和研究。

安阳殷墟,在隋唐时期,是平民墓葬区。在现代对殷墟的考古中,可以看到很多隋唐时期的坟墓中出土的商代的甲骨残片,这些残片并非当时墓主的收藏,而是筑墓之时无意挖到的商代甲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商代留下的卜辞,因而便留在墓中。直到清晚期,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注意到这些被称为“龙骨”的中药上面的契刻符号可能是文字,甲骨文才被发现。

1970年,西安南郊发现何家村窖藏,出土了不少货币。这些货币既有历史上各朝代铸造的,也有当时丝绸之路沿线流通的。由此可以看出,窖藏的主人有收藏钱币的爱好,可谓中国最早的泉友。除了这些收藏的货币,还有当时仿制的货币,且鎏了金。钱币在中国古代除了作为一般等价物流通外,还有祛灾辟邪的压胜含义,所以这些钱币应该是有收藏和压胜两方面的用途。

从先秦到五代,人们虽然已经有了收藏古物的爱好,但并没有文物观念,也谈不上对这些文物进行研究,更不用说公开展示和宣教了。

2006年~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蓝田发掘了被盗扰的北宋时期吕大临家族墓地,追缴回了跨越战国到北宋的一些文物,包括战国青铜鼎、战国汉玄璧、汉代青铜鼎、汉代铜镜、东汉熏炉及隋代狮子等。这些早于北宋的文物,应当是墓主生前的收藏。

宋代文化空前繁荣,几乎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金石学在这个时期萌发并长足发展,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以收藏和研究古器物为风尚。“考古”一词就是吕大临在《考古图》中第一次使用,并且沿用至今,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的。

吕大临在《考古图后记》中说:“予于士大夫家所阅多矣。……非敢以器为玩也。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也。以意逆志,或深其制作之源,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天下后世之君子有意于古者,也将有考焉。”

虽然此时研究这些古器物的目的还在于为其倡导的明礼教、恢复三代礼制的关学宗旨和古礼研究服务。但是,在《考古图》中,他摹画器物图像、定名,描述时间、地点、尺寸、容积、重量、流传经过及收藏情况。这些已经具备了现代考古报告的雏形,加上其他同时代金石学家的工作,虽然与现代考古学还不可同日而语,但已经具备了较为系统研究古器物的能力。我们今天熟知的很多古器物的定名都在这一时期完成。

猜你喜欢

钱币器物书画
钱币翻倍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琳琅满目——中国古代器物之扇子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洛阳伊洛路初唐墓C7M4597出土器物
组合钱币
小小书画廓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