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陶瓷技艺传承与工匠精神

2020-12-04明清陶瓷研究院

景德镇陶瓷 2020年6期
关键词:瓷都制瓷景德镇

梁 宇(明清陶瓷研究院)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世界瓷都,景德镇的冶陶史历史悠久,据《景德镇志略》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经历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发展时段。陶瓷传统工艺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逐步提高,生产技艺日益精进,最终使景德镇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些都离不开景德镇陶瓷人坚守初心、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

景德镇有粉彩、玲珑、颜色釉、青花四大名瓷,“世间万事出艰辛”,陶瓷生产过程十分艰辛,其工序之多,令人惊叹,其技艺精湛,产品之珍奇,更令人惊奇,而这一切都与历代工匠的努力和弘扬工匠精神分不开。

工匠精神,即工匠们在制作工艺品时,匠心独运,精益求精,追求技法上不断自我突破,实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艺术追求。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匠心,都应具备工匠精神,笔者理解,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孜孜不倦地深耕,不断超越自我,做出好的结果。景德镇陶瓷艺术,尤现匠心。作为工艺和艺术完美结合的陶瓷艺术,这个领域的工匠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景德镇陶瓷文化工匠精神,依笔者理解,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师道、实践、敬业、创新。

师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没有好的老师引领,再聪明的学生面对陌生的领域,难免摸爬滚打一番,浪费大量时间。历史上的师徒相授、子承父业、严格地执行言传身教的习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增进师徒双方的感情,往往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佳例。但这种方式存在缺点,即师傅的保留和徒弟的资质,师傅刻意保留,徒弟资质鲁钝,均会造成优秀技法的失传。笔者的祖父也是画瓷年少学徒,拜师学艺,学习过程勤勉刻苦,对师傅极其敬重,其本质是对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十分敬重。不尊师不重道者,终将一无所成。

现如今,这种一对一,点对点的授业方式已经比较少见,更多的是开放式的陶瓷文化艺术的大众教育。陶艺教育在高校中日益普及,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陶瓷的制作有其一定的特性,陶瓷材料的理化性质、手工技法的规范心得等,光看书面讲解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联系老师传授的技法,不断学习和提升,不断总结技巧、心得,在揣摩中领悟,反复实践,千锤百炼,才能充分掌握陶瓷制作的规律,提高制瓷技艺,制作出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

敬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瓷的制作,过程枯燥,最忌心浮气躁。景德镇手工制瓷工序多达七十二道,工匠们有的只从事其中一道或几道工序,过程十分单调且枯燥。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人,应当克服内心的浮躁,唯有沉下心来,刻苦钻研,兢兢业业,全身心热爱制瓷这份事业,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心无旁骛,合格地完成应完成的工艺,持之以恒,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创新“体无常轨,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陶瓷制作绝不是复制,复制的作品没有灵魂。虽然制瓷工序日复一日,异常单调,但要在这看似枯燥单调的工艺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生产出好的陶瓷作品。只有在千百次的重复劳动中,不断进步与提高,才能推动陶瓷艺术向前精进和发展。这是陶瓷艺术工匠们的使命,更是一份肩上的责任。

景德镇陶瓷艺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专注于陶瓷制作、陶瓷艺术创作的工匠艺人。现如今,景德镇陶瓷文化发扬光大,涌现出许多的优秀艺术家、大师,他们光彩夺目,是陶瓷界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然而艺术并非曲高和寡,并非阳春白雪不近下里巴人。在瓷都景德镇,还有许许多多热爱陶瓷,扎根基层深耕的“陶瓷工匠”,说他们是工匠,其实也不是纯粹的工匠。只是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精力花费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而忽略了自己的职称、荣誉称号的获得。

“工匠精神”,在2016、2017年度,均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已然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

一千多年,作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传统优势,“工匠精神”传承至今。如何将“工匠精神”在当代进行更好的传承,良好地践行工匠精神,是景德镇陶瓷从业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使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今天,中国陶瓷艺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当代陶瓷工作者必须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专心创作,推陈出新,以新姿态、新面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伟大复兴。

陶瓷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生命力之旺盛可见一斑。这与工匠们刻苦钻研,以及工匠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密不可分。在陶瓷工业飞速蓬勃发展的当代,陶瓷手工业依然欣欣向荣。在千年瓷都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仍然相当活跃,各种传统技法、技艺五彩斑斓,争奇斗艳。“工匠精神”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是景德镇千年窑火的精神动力。传统陶瓷“工匠精神”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从未离我们远去。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工匠精神的长处,改正其缺点,让传统陶瓷文化的艺术火焰,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瓷都制瓷景德镇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进口原料及设备制瓷对启新瓷厂发展产生的影响
千年瓷都如何再续传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西部瓷都 千年纸乡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瓷都姐妹花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