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2020-12-03施玉芳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全科居民

施玉芳

(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设卫生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家庭医生制度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可对社区居民从出生开始的不同人生阶段作全程跟踪,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引导合理就医,并控制医疗费用支出[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全科服务团队为依托,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家庭医生与居民家庭签订协议,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重点人群提供连续、安全、有效且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和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落实医改政策的体现,是基层服务模式的改变[2]。本调查选取建设卫生院常睦桥社区签约居民200 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王店镇建设卫生院常睦桥社区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建立健康档案的200 例签约居民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 组,各分100 例,对照组男56 例,女44 例,年龄分布在40 ~78 岁之间,主要负责管理的团队是社区随机抽取的1 名全科医生和1 名社区护士,只在门诊过程中独立进行居民签约式的服务。调查组男54 例,女46 例,年龄分布在38 ~81 岁之间,主要负责管理的团队是由经验丰富,参加团队工作3年以上,有社区工作10 年左右的1 名全科医生和1 名社区护士组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签约居民我们仅给予常规性的服务模式,而调查组相应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服务模式管理,主要根据签约居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服务模式,具体做法是:①居民选择家庭医生时最看重的是医生的诊疗水平[3],通过全科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进修以及继续教育等形式,培养全科医生在面临复杂医学问题时敏锐的判断和处理能力[4]。②对签约服务内容的学习,重点对其服务流程、签约流程、职责、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如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进行学习,明确服务团队人员及工作职责,规范服务,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医患沟通”关系。③免费向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社区慢性病患者、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失独家庭、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女、0 ~6 岁的儿童等重点管理人群家庭为重点,提供24小时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④签约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把重点人群的身高、体重、腹围、BMI、日常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服药情况等逐一录入系统,内容真实,规范管理。⑤进村入户,主动签约:全面开展“进村入户、送健康”签约活动,对居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电话服务的形式,对辖区内的65 岁以上的老年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年进行1 次健康体检。⑥做好首诊和双向转诊。对疾病进行首诊,对35 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首诊测血压,发现不能在自己诊疗范围内的及时转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救治,保证了农村居民能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做到了“首诊在基层、按需进医院、全专结合、双向转诊”。⑦广泛宣传,深入动员:组织开展现场咨询、讲座和集中下乡服务,坚持每月一次在签约服务工作室或辖区固定地点开展集中随访服务和两个月一次的健康教育讲座,为签约对象提供免费测血压、测血糖、健康咨询、卫生知识宣教、健康体检、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等服务。⑧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的宣传,以主题日宣传,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制作以签约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内容、签约原则和方式为内容的宣传折页等。⑨利用手机app 进行互联网协同管理:建立名为“家庭医生”的微信群,作为健康教育交流平台,签约居民可以在群内讨论疾病治疗中存在的困惑,我们医务工作者可以随时给予科学的解答,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化的关怀,并且方便他们随时咨询。

2.结果

200 例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中,对照组电子健康档案完善率80%,基层就诊率80%,签约医生就诊率70%,签约服务知晓率70%,满意率85%,调查组电子健康档案完善率100%,基层就诊率95%,签约医生就诊率90%,签约服务知晓率100%,满意度100%。调查组在电子健康档案、基层首诊(含转诊)、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 <0.05)。

3.讨论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是让家庭医生走进更多百姓家,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让老百姓看病更实惠、更方便。签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率,并且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行为和健康意识,是一种适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创新模式[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是通过签约的方式与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以便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过程的维护,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现了现有医务人员对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盖,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健康管理得到切实加强[6]。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全科居民
家庭医生
石器时代的居民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你睡得香吗?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