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郎平:我们终将老去,女排永远年轻

2020-12-03文/崔

北方人 2020年23期
关键词:郎平中国女排女排

文/崔 隽

对观众来说,《夺冠》的女主角郎平意味着什么?

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眼中,这句话可以置换为:她就是中国女排的女主角,40多年一直是,独一无二,没有之一。

这是一段和当代中国复兴进程几乎同步同轨的集体记忆。上世纪80年代早期国门初开、改革初兴时,她是老女排的“铁榔头”,在世界级赛事中3次获得最有价值球员(MVP),帮助女排创造“五连冠”辉煌。在90年代后期国力渐好、生活渐富时,她是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归国的新教练,挽救中国女排于困境之中,打造出承上启下的“白银一代”。在21世纪国家强盛、人们心气高涨时,她又是新女排的缔造者,二度执教,为中国女排增添了科学、专业、国际化等新的时代内涵,并把新女排带上了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冠军奖台和国庆70周年盛大游行的压轴花车。

郎平这个名字,实实在在地成了当代中国英雄叙事的最佳女主角。

“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皇帝,靠中国女排自己”

疫情期间,中国女排封闭集训了7个月。算起来,刘亚茹和郎平已经一年没见面了。刘亚茹是长期跟访女排的摄影记者,两人像往常一样打了招呼,互相道了声“辛苦”。

2019年9月29日,日本大阪,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且只丢3局的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自1981年以来的第十个世界冠军。在这届世界杯中,郎平接受采访时也说:“只要穿上带有‘中国’二字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这段话一出,迅速上了微博热搜。

钟家琪1978年调入基地,主要负责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钟家琪对郎平的第一印象就是质朴,不讲究打扮,一心刻苦训练。“她一来国家队,就是小妹妹,大家都很喜欢她,叫她小平、平平。”钟家琪看过郎平训练。“她弹跳能到3米多,击球点高,力道大,同时又会动脑筋,讲究手腕和落球点的变化。场上她就是拼命三郎,毫不吝啬体力,场下还每天写训练日记。”

郎平第一次比赛露面,是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上。第一场中国队击败韩国队,郎平连续强攻,表现突出。然而第二场打日本队,她频频失误,被换了下来。当时排球界有一种说法:“三年打基础,五年成才,七年成器。”很多人质疑,郎平只有5年球龄却担任主力主攻,太草率了。但袁伟民认为,想加强中国女排的强攻,郎平必不可少。此后的训练中,他经常出难题“憋”郎平。当郎平得心应手发挥强攻威力时,他还要训练她快攻突破和后排立体进攻的能力,同时不能因为郎平个子高就放松对她的防守能力要求。能高能快,能攻能守,这是世界一流“炮手”该具备的实力和素养。

从1981年世界杯开始,钟家琪发现郎平越来越有大将之风。在场面焦灼的时候,郎平常常张开双手,轻轻向下拍拍,示意队友镇静、不要慌。她腰背肌不好,但深知自己要挑重担,就用特有的幽默告诫自己:“到了那火候上,你老先生就是缠十根护腰也千万别下去。”1982年女排世锦赛,战胜古巴后,郎平写日记总结:“每个队打中国队都打得特别凶……我们的确处在层层包围之中,想要进入决赛,夺取桂冠,只有一条出路: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皇帝,靠中国女排自己!”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体育评论员宋世雄用“一锤一个雷霆,真是铁榔头啊!”形容郎平。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中,她的每一次扣球,仿佛扣在了中国人的脉搏上,催生一股力量和信心。

到了1985年,中国女排再次征战世界杯时,25岁的郎平已成为一名真正的队长。她告诉自己:“我是全队的核心。越在关键的时刻越要‘敢’字当头,要有大将风度,要敢打,哪怕输在我手上也要拼。这样才能带动全队战胜困难。”那一年,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郎平感到轻松、自豪、安慰。她后来在日记里写道:“希望我们女排的新一代能继续站在这座台阶上。”

“每次背水一战,郎导都能带领全队创造奇迹”

2016年里约奥运会,原女排国家队队员诸韵颖解说了女排的所有比赛。她记得很清楚,八进四,中国女排遭遇东道主巴西,很多人觉得凶多吉少,唯独她特别看好。“中国女排擅长打逆风球。每次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郎导都能带领全队创造奇迹。她太神奇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排正处在低谷期,以至于在1994年的世锦赛上只拿了第八名。“当时一听中国女排拿了第八,我吓一跳。我觉得中国女排不至于拿这个成绩……”郎平在自传中写道。那段时间她在家里坐卧不安,给老队友张蓉芳打电话询问情况时,声音都在发抖。

此时正值她在日本八佰伴世界明星队的执教尾声,袁伟民找她谈话,说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教练的凝聚力,要用一种人格的力量调动运动员,他对她有信心,希望她回来执教。郎平知道,袁导轻易不求人的。

郎平上任后,刘亚茹随队拍摄,每天都能看见一个“24小时都在上班”的郎平。她随手拿着笔记本,总是眉头紧锁,密密麻麻记录着女排姑娘们的各自特点和训练情况。

从1995年到1998年,郎平把低谷中的女排拉到了奥运会亚军和世锦赛亚军的高度,因此这一代女排被人们称作“白银一代”。

“白银一代”的目标是能拿奖牌,“保三争二夺一”。为此,郎平带着队员把90年代国际上的强手都“吃透了”。看录像,阅读比赛,然后模拟训练,这是郎平的大招。

1998年亚运会女排决赛是中韩之战,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郎平选择换上诸韵颖冲击。从第一次执教到现在,郎平在场上一直是位节奏大师。她的换人和暂停很多时候是在改变场上的节奏。原女排队员冯坤曾评价郎平的节奏感:“郎导这种感觉非常好,她能比别人感觉得早,有很多感觉不是能准确说出来的,但她知道这个球得这么办。”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1/4决赛输给日本,无缘奖牌。郎平也担任了解说,在赛后采访时,她先是落泪,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往常的幽默:“我自己亲自指挥还没有这么紧张,(坐在场下)胃也开始疼,心跳也开始加速,怎么觉得还不如当教练呢?”

“我奥运会结束退休了,不得给你们留点东西啊?”

郎平今年60岁了。

诸韵颖发现,一向挺拔的郎导近两年驼背有些严重。刘亚茹则觉得,郎平憔悴了,“累的”。如今由于疫情,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举行,郎平的教练合同也相应延续了一年。

2013年,郎平再度执教。上任之初,她就公开了执教目标:2015年夺回亚洲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力争打进前三名。如今这些目标都已实现,并且在这4年里,女排依然没有松劲。在这个执教周期里,能为中国女排留下点什么是郎平着重考虑的事情。她曾和老搭档、中国女排领队赖亚文说:“里约之后,还有东京啊,我奥运会结束退休了,不得给你们留点东西啊?”

2013年,郎平提出“大国家队”的概念。相比过去十几人的集训,郎平的国家队大名单总是30多人。她要在每年的联赛里挑选表现出色的运动员,如果一个位置不满意,还会进行“海选”,最后全拉到自己身边看一看,练一练。于是郎平能在2013年发现朱婷,2014年拉起袁心玥,2015年推动张常宁,2016年锻炼龚翔宇。几年下来,球迷常说的“朱袁张龚”组合正在日渐成熟。

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非主力阵容出战的中国女排从不被看好到摘取铜牌,每个姑娘都证明了自己是“球队最需要的那个人”。这场比赛是由助理教练安家杰带队出征的,看得出来,郎平不仅要培养千里马,还要培养伯乐。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年走进集训基地的是更年轻的新一代女排姑娘了。如今这些孩子,年纪比女儿白浪还要小很多,但郎平仍然可以读懂她们。2013年上任之初,她就给每位队员发了问卷,内容有:“说说你的性格特点,谈谈你的技术特点,你认为国家队在里约周期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希望教练在哪些方面给你更多帮助……”

猜你喜欢

郎平中国女排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女排世界杯夺冠电视观后作(外四首)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事件
壮哉,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