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12-03王颖邓雪芹孙萍

医药前沿 2020年9期
关键词:面肌肉毒痉挛

王颖 邓雪芹 孙萍

(1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2 大竹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 达州 635100)

(3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 成都 610016)

面肌痉挛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尚未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一侧的面部肌肉抽搐或者是双侧的面部肌肉抽搐,且发作的时候无任何规律性,间歇的时间也不确定。多数患者都是因劳累和精神紧张或者是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所引起的该疾病,初期的时候多数患者表现为从上下眼睑部位的眼轮匝肌开始抽搐,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波及到整个面部,若是长期的发作,两侧的面部容易出现不对称的现象[1]。因此,本文为了探讨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对面肌痉挛临床症状的缓解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80 例,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40 例患者,为参照组,年龄32 岁~54 岁,平均年龄(44.29±5.65)岁,病程9 天~5 年,平均病程(3.33±2.36)年;给予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进行治疗的40 例患者,为研究组,年龄34 岁~52 岁,平均年龄(44.51±4.47)岁,病程10 天~6 年,平均病程(3.61±4.25)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年龄为18 ~55 岁之间者;(2)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3)均符合2002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排除标准:(1)体质过敏或对诸多药物过敏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注射的皮肤部位有创伤、感染者;(4)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5)妊娠、哺乳期妇女;(6)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甲钴胺片(生产厂家: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41767),1 次/1 片,3 次/1 日,1 个月为1 个疗程[3]。

研究组给予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1)针灸:①双侧风池为主穴,患侧取太阳、攒竹等穴位,远端取双侧的合谷、足三里和外关等穴位,加减配穴则根据患者的抽动部位来选择,咽眼部抽动主要加四百和鱼腰穴位,口角抽动主要加地仓和颊车穴位;②患侧采取仰卧位,然后对0.3m m×40m m 的毫针进行常规消毒,在患者的外关和足三里以及合谷、血海穴位进一寸左右的针;③得气以后,对双侧的血海和足三里穴位进行电针疏密波刺激;④对患者的面部穴位进行浅刺,对患者针刺的穴位有针感出现为止,留针30 分钟,1 天/1 次,10 为1 个疗程。(2)肉毒毒素注射:①使用生理盐水(0.9%)将A 型肉毒毒素(8ml)进行稀释;②需要行皮下斜刺注射的2 至4 个点,则根据患者受累的面部表情肌群进行选择,选用规格为1m l 的注射器和专用针头;③注射结束后,患者需平卧休息30 分钟以后,未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则可离开[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情况进行评估。面部痉挛消失、面肌运动恢复正常为痊愈;面部痉挛基本消失,有诱因的情况还是会产生轻微的抽动,时间和次数均显著减少,为显效;面部痉挛有所减轻,有诱因的情况还是会发作,但是痉挛程度减轻,发作时间缩短,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是短期缓解后有复发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面肌痉挛的发病进展比较缓慢,患病时间越长,就越难治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交际、工作。面肌痉挛在中医中,属于“筋急”、“痉病”的病症范畴,其发生的原因多与风邪有关。无论是外风或者是内风,都会使患者的面部经络的经气,不能畅通的运行;经脉失去了濡养,而发生抽搐。

针灸,在我国历史悠久,具有诸多功效,例如:①祛邪扶正;②调和气血、阴阳等,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于面肌痉挛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提高,在治疗面肌痉挛上针灸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5]。结果显示,研究中患者采用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进行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有效率75.00%(P<0.05),表明针灸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更为显著,能显著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患者的风池穴进行针灸,可祛风通络,治本;刺攒竹等穴位,则可调节患者的面部经气、将面部的邪气疏散;刺太阳穴,则可将局部经气疏通,同时还可安神等,以上所有穴位进行针灸后,均有疏筋、通络以及息风、止挛的效果。而肉毒度素注射后,则可快速的缓解患者面部痉挛的症状,二者结合治疗面部痉挛的患者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减少使用肉毒素的用量,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作用[6]。

综上所述,面肌痉挛采用针灸联合肉毒毒素注射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面肌肉毒痉挛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新西兰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检出肉毒杆菌
耳后锁孔入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