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值法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估

2020-12-03董贝贝

市场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测度指标体系高质量

董贝贝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455000)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的发展不再单纯地通过提高GDP衡量。

经济发展关乎民生大计,经济不仅要发展,更需要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年,中央有关经济的文件多达233个,国务院有关经济的文件多达3100个;而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中央有66个,国务院有160个。

2000~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增长率逐渐趋于稳定,2000~2007年GDP增长率处于上升状态,出现第一个极高点,2009年跌入一个最低点,2011年出现第二个极高点,2012~2018年GDP增长率呈现下滑且平稳状态(见图1)。

图1 2000~2018年GDP及其增长率

如何测度和评估中国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文献综述

1.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通过高效供给,满足人民高质量需求,强调协调公平、绿色发展以及高程度的对外开放的新的发展理念(秦放鸣和唐娟,2020)。不仅包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而且其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确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及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制度保障(卢现祥,2020)。从质量本源内涵出发,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陈川和许伟,2020)。

2.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毛艳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从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福利分配、经济增长稳定性、民生质量、生态质量和国民经济素质6个方面评价。师博和任保平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均等权重法,实现对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也有学者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综合利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进行测算(邹一南和赵俊豪,2017)。为统筹总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徐志向和丁任重在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加入总量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1999~2016年中国省际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根据测算结果采用灰色理论预测。刘亚雪和田成诗则加入稳定发展指标,采用熵值法测算。唐安宝等从效率、结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胡雪萍和许佩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

综上所述,众多研究对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认识不统一,指标体系构建不全面,无法同时兼顾经济总量增长与新发展理念。

(二)研究意义

对中国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框架,丰富框架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明确其发展水平、内在的空间异质性及空间关联性与收敛性,为未来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二、熵值TOPSIS模型

主要分为三步:①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②通过熵权法对各个基础指标进行赋值,测算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③采用TOPSIS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排序(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采用极差法对指标Xij实施标准化,其中i,j分别表示基础指标和省份,标准化之后指标是:

计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信息熵Ei:

测算指标权重Wi:

根据标准化后的基础指标和指标权重,可得到指标体系的加权矩阵R:

最后,计算得到每种测度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接近度Cj:

根据定义,Cj取值范围为0~1。Cj值越大,说明省份j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好;反之,Cj值越小,说明省份j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差。因此可以根据Cj值大小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排序。

三、构建指标体系

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动态性、合理性、有效性、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等原则,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5个基础指标(表1)。

表1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TOPSIS得分见表2。

表2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2~2018年TOPSIS得分情况

31个省(市、自治区)2012~2018年TOPSIS得分主要集中在40~60分的范围,其次是30~40分、60~70分。各年数据得分中,最高依次为55.65分、68.63分、64.23分、61.88分、61.61分、61.50分、54.21分,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且发展不稳定。2012~2016年连续4年出现极低点(见图2)。分地区来看,东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图2 箱线图

2012~2018年二级指标得分整体分布不均衡程度依次为开放指数、稳定指数、创新指数、协调指数、绿色指数、共享指数,即开放指数不均衡程度最高,共享指数均衡程度相对最高;且2012~2018年分布不均衡程度扩大的为创新指数和共享指数,其余指数离散系数呈下降状态(见图3)。

图3 二级指标离散系数图

(二)建议

应以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缩小地区差异为目标,提高全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创造力,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研发研究,提高创新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优化经济结构为核心,在发展制造业的基础上,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做好城乡统筹工作,提高城镇化率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协调发展水平。减少并控制二氧化碳、工业废水排放量,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继续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继续增加教育经费、医疗经费投入,注重公平分配,保持GDP稳定发展,提高就业率水平。

猜你喜欢

测度指标体系高质量
局部紧的阿贝尔群上谱测度的几何结构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