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再远,乡关依旧难舍

2020-12-02董晓强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散记湘西沈从文

【名师简介】

董晓强,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薛城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现任教于南京市第一中学。

名著信息库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我是你们初中阶段的好朋友初初。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奇人”。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履历:15岁当兵;20岁独自到北京寻求发展,成为当时的“北漂”一族;22岁陆续在《晨报副刊》和《语丝》等当时的“大牌”报刊上发表文章;32岁写出了“田园牧歌式”的代表作《边城》,轰动一时,影响深远;34岁成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说了这么多,你能猜出这位“牛人”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沈从文。

为了让小伙伴们走进这位“大咖”的心灵世界和文学世界,初初向大家推荐他的散文集——《湘行散记》。1934年年初,因为母亲病危,沈从文从北平(今北京)返回家乡湘西凤凰。一路上,沈从文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书信,寄给新婚妻子张兆和。这些书信近50封,后来被整理成散文集《湘行散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湘行散记》由12篇散文组构而成,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说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向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

在对湘西的山光水色、人事物象的描述中,文字呈现出作者对社会、人生、民俗、景物的独特感悟。回到湘西,回到十几年前生活过的地方,重温那已消逝的童年梦境,沈从文的心中充满了爱。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石,都闪射出美,都蕴涵着他对故乡的依恋和难舍。

我们如何才能读懂、读透这样一本散文集呢?初初的妙招是绘制思维导图。沈从文回家途中,行至桃源,转走水路,沿沅江上行。船成为他行路的主要工具,同时也和“湘行”相照应。因此,我们用船的形狀作为思维导图的框架。书本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人物”“景色”和“风俗”三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全面的“湘西”,呈现了一幅湘西的生活全景图,带着我们感受湘西的魅力。

下面就是初初为大家绘制的一幅思维导图(见下页)。通过这幅图,小伙伴们可以全面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哦。

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了呢?想不想跟着沈从文的足迹,穿越到近100年前,欣赏湘西的黄昏薄暮,落日西沉?想不想听听摇船人悠然唱响的催橹歌声?想不想感受那里的粗粝而旺盛的生命力?小伙伴们,请跟随初初的脚步,快乐出发吧。

阅读指南针

古人常说:“一言以知人,一书以知世。”初初觉得这就是所谓的“言为心声”“察言观色”。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语行为,了解一个人的品性和想法;通过阅读一本书,知晓人世间的阴晴冷暖和人情世故。将近100年前的湘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那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那里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那里的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民俗风尚具体是什么?这些都是一个个待解的谜团。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现在,初初就与大家一起走入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第一招:走近其书

要想达到“一书以知世”的境界,就要先“知书”,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梳理叙事线索,把握人物形象,大概了解书中世界。初初认为,大家可以利用两周时间来完成整本书的通读任务。当然了,具体每天花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阅读,可以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和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初初为小伙伴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小妙招:

第二招:走近“人”“景”“事”

《湘行散记》展现的世界主要包括湘西的人、景色和风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西风情和地域文化。因此,初初认为,我们在阅读时,要着重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专题阅读。

第三招:学会分享。共同提高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看到了好文章要相互分享,有不能解开的困惑,可以请教他人,共同解决。作为一本散文集,《湘行散记》的每篇文章都有着独特的景物描写,抒发的是独特的情感意蕴。因此,读者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扩大阅读面,加深理解。

经典赏析苑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帮助小伙伴们培养独立的思想和创意的品质。批注的位置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也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常用批注符号有:(1)“______”总括句、重要句;(2)“﹏﹏﹏﹏”佳妙句;(3)“○”段序(圈内写数字,放在段首);(4)“△”要注意处,发表感想处。现在,初初就以《鸭窠围的夜》

(节选)的结尾部分为例,给大家提供一个批注的参考,好吗?

鸭窠围的夜(节选)

①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节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我弄明白了,回到舱中以后,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愿始人与自然战鱼的情景。那声音,那火光,都近于原始人类的战争,把我带回到四五千年那个“过去”时间里去。△

连用两个“一切”,描绘了天地间的大背景,既表明夜已深,也突出了当时的寂静。“一分红光”和“一派声音”有声有色,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景氛围。

“存在了若干年”“依然继续存在”给人一种穿越之感。现在的生活和千百年前一样,这就是湘西的历史风情。这也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合而为一的超然境界。

“红光”和“声音”既带领着作者回到了“过去”的时间,也带领读者穿越千年岁月,回到原始社会,感受那空茫悠远的意境,这正是湘西吸引人的地方——依然保留着原始旺盛的生命力。这景色的背后,是作者所领悟到的自然的圣洁而超越的神性。

②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落了很大的雪,听船上人细语着,我心想,第二天我一定可以看到邻船上那个人上船时节,在岸边雪地上留下那一行足迹。那寂寞的足迹,事实上我却不曾见到,因为第二天到我醒来时,小船已离开那个泊船处很远了。

(尾批:选段写了作者在鸭窠围过夜时观察到的景色以及抒发出来的生命感悟。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切身的体悟和丰富的想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穿越古今的氛围。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变换的句式,而是用一种朴素的、近乎直白的语言,引领我们感悟湘西的勃勃生机,感受历史的渺远沧桑。文字是直白的,留给读者的回味和思考却是悠长的,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今天的湘西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湘西之美,美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宋祖英的歌里。”可见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之美已深深地印在民众的心间。这种美,很大一部分来自《湘行散记》。真正读了《湘行散记》,方知此话不假。)

一种美好的期待。

留下了遗憾,“寂寞”一词暗示作者当时的孤寂。

拓展资源包

《湘行散记》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影响极大,得到了广泛好评。这些评论有的侧重于作品的内涵和审美,有的侧重于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水平,还有人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分析。当然,初初还搜集到一些咱们同龄人的阅读体会。他们虽然未必像那些大家一样站得高、望得远,但也有着发自内心的体悟。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名家点评

终其一生,沈从文都眷恋着这座湘西小城。湘西风物在他的心中可谓“天地有大美”,山、水、人都有朴素干净的气息。这种乡愁使他在创作时,有意无意地隐去部分真实,或者用巧妙的方式进行掩饰。在描写湘西水乡的风景时,他很少写农村劳作的艰辛、饥饿和愁苦。——【美】汉学家 Jeffrey C.kinkley

沈先生笔下的湘西,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边城是这样,长河是这样,鸭窠围、杨家岨也是这样。沈先生擅长用一些颜色、一些声音来描绘这种安静的诗境。在这方面,他在近代散文作家中可称圣手。——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汪曾祺

沈从文是湘西世界自然风貌和人文风俗的描述和记录者,《湘行散记》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他以简约而灵动之笔,沉稳而深情地再现了特定时代湘西的社会风情与人事变化,描绘出一个由秀美自然和芜杂人事构成的湘西世界,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奇异社会和纯朴风物。

——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王本朝

阅读心语

我喜欢安静,喜欢在安安静静的风景里去感受,去体悟。《湘行散记》中的风景会让我的心安静下来。每次读到文中的景物描写,我就仿佛置身在那样的风景里,欣赏其中的山山水水,朝霞黄昏。渔船、炊烟、绿头水凫、微茫烟波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董冀仁

沈从文在热爱、希望、悲悯和哀戚的情感纠缠中书写着自己的故乡。他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但是,当看到生活在这里的卑微生命默默承担苦难命运时,他是悲悯的,失望的。例如他写到的水手,有些还是未成年人。他们与我们年龄相仿,却像大人一样干活,甚至还要包揽船上一切杂活,而他们的报酬是最低的。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可以读书,有自由、和平的生活环境。这些幸福,也许都是作者希望在湘西看到的吧。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邢轩德

刚开始阅读《湘行散记》,我就被第一篇文章——《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深深吸引了。冬天,黄色公共汽车,沿河大堤公路,客栈,吊脚楼,河街,哨兵,还有方言歌谣和13年的友情,都如此美好,耐人寻味。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赵燕宁

思维对对碰

趣绘导图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构建了一个文学意义上的湘西世界。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与深沉忧虑的现实思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人的悲剧命运取静观反省、近于宿命的态度。读完这本书,相信大家肯定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也想和家人、朋友分享。那就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思考内容吧。初初相信,大家也能制作出思维导图,用图画的方式,直观地介绍这部佳作。

提示:思维导图可以分析单篇内容,也可以整合整部作品;可以从湘西风景的角度展开思考,可以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整合;可以用文中的湘西风俗习惯和特色民俗绘制成一幅民俗画,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行踪和地点变换,绘制思维导图。

片段仿写

【仿写范本】

四点钟左右,黄昏已逐渐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饭铺柴火边烤火。我默默地望着那个火光煜煜的枯树根,在我脚边很快乐地燃着,爆炸出轻微的声音。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來烘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正直善良乡下人,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和编制竹缆工人。

【范本分析】

这一范本是一段风景描写。描写风景最重要的是让读者产生一种带入感,激发想象力,能够在脑中形成画面。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全面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作者还抓住景物的特征,用细节描写展现出来,例如“火光煜煜的枯树根”“穿着湿草鞋的脚”。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范本的一个特点,比如“腐蚀”写出了天逐渐变黑的情景,“快乐地燃着”写出了枯树根燃烧的状态。另外,在写景的时候,作者加入了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引导读者产生共鸣。

仿写要求

仿照范本,写一段话,尽量多角度描写,运用修辞和细节描述景色。

猜你喜欢

散记湘西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欢乐湘西
学书散记
湘行散记
湘西 国画
西双版纳散记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