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早期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2020-12-02田宁彭玉莹麦映红肖静潘伟钰刘静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灸下肢动脉

田宁, 彭玉莹, 麦映红, 肖静, 潘伟钰, 刘静文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佛山 528200)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DLEAD)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属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范畴,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下肢动脉逐渐出现硬化、狭窄或闭塞,随之可出现肢体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肤温肤色改变等不适,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病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多种因素如高血糖状态、脂代谢紊乱、高血黏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皆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其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被认为是DLEAD 的独立危险因素[4]。本研究采用温针灸治疗早期DLEAD 的患者,观察温针灸的疗效,并研究其对Hcy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收治的72 例明确诊断为DLEAD 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 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5]中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制定的《老年人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6]中关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及分期标准。足温低、毛发少、间歇性跛行等下肢缺血的症状或体征,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静息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90 或趾肱指数(toe brachial index,TBI)<0.60,或运动后ABI下降20%;超声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采用Fontaine 法分期标准评定早期下肢血管病变为Ⅰ~Ⅱa期者。Ⅰ期:无症状;Ⅱa期,轻微跛行。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7]中有关消渴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发布的《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2015)》[8]中的气虚血瘀、脉络阻滞证诊断。口干、多饮、多尿,伴有下肢麻木、疼痛、烧灼感,肤色暗淡或肌肤甲错,舌暗红,舌质有瘀斑或舌底络脉瘀紫等。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近1个月内未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③年龄在40 ~75 岁之间;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排除标准

①下肢合并溃疡或感染的患者;②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且可能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的患者;③血管狭窄或闭塞需要进行外科或介入手术的患者;④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⑤不适合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

1.5剔除标准

①治疗过程中必需使用扩血管、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者;②血压、血糖持续不稳定,且经临时处理后短期不能恢复者;③研究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④依从性差,不能按疗程完成治疗者。

1.6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方案参考2012 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制定的《老年人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6]有关DLEAD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指导,科普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基本知识,运动指导等。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稳斑、营养神经等治疗。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246),每次0.5 g,每日3 次,以调节血糖。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50121),每次60 mg,每日1 次,以调节血糖。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南通久和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80298),每次5 mg,每日1次,以调节血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127),每次10 mg,每日1次,以调脂稳斑。口服甲钴胺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25),每次0.5 mg,每日3次,以营养神经。

1.6.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9]。针灸主穴参考《靳瑞学术思想及靳三针疗法经验集成》[10]选用脂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配穴:肢体疼痛明显加合谷、太冲、血海。肢体麻木明显加太溪、涌泉、八风。具体操作如下: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江苏奥珂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苏械注准20172272379),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内关、合谷、太冲、太溪、涌泉、八风选用0.25 mm × 25 mm 毫针针刺,直刺15~25 mm;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选用0.25 mm× 40 mm 毫针针刺,直刺25~40 mm。足三里、太溪采用捻转补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法,以患者局部有酸麻胀感或循经传导为佳。再将自制艾炷,即将清艾条(江苏康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0253)截成直径为20 mm,高为25 mm的圆柱形艾炷段,底部戳孔,然后,将其套戴于已进针的针柄上点燃,于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上行温针灸治疗。每次取其中一对穴施以温针灸,两对穴位交替进行,以艾炷燃尽后即撤去为1壮,每穴施灸2壮。每次针灸治疗时间约半小时,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

1.6.3 疗程

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7观察指标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浆Hcy 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评价中医症状积分。

1.7.1 Hcy的检测

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

1.7.2 HbA1c的检测

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采用色谱法测定血浆HbA1c水平。

1.7.3 中医症状积分

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观察肢体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肤温、肤色、毛发、足背动脉搏动等表现,按照无、轻、中、重4个级别分别计0、2、4、6 分,将各项积分相加即为观察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1.7.4 不良反应记录

密切观察各种不良事件,如晕针、滞针、烫伤、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反应等情况,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时予以处理,并记录其发生时间、程度、处理经过及结果。

1.8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11]以及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自觉症状消失,肢体皮温、皮色明显改善,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基本恢复,动脉彩超检查基本恢复正常,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自觉症状好转,肢体皮温、皮色较治疗前改善,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及动脉彩超检查均明显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率≤90%;有效:自觉症状好转,肢体皮温、皮色、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及动脉彩超检查略有改善,30% ≤证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甚或病情加重,证候积分减少率<30%。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9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x ± 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治疗组36例患者中,男17例,女19例;有吸烟史10例,无吸烟史26例;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2 例,未合并高血压12 例、未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4 例;平均年龄为(66.9 ± 5.6)岁、平均病程为(11.7 ± 6.0)年。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有吸烟史13例,无吸烟史23例;合并高血压28例、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0 例,未合并高血压8 例、未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6例;平均年龄为(65.9 ± 7.4)岁;平均病程为(10.3 ± 5.3)年。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吸烟情况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

表1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cy 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Hcy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早期DLAED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cy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arly DLEAD in the two group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c/(mmol·L-1)]

表1 2组早期DLAED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cy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arly DLEAD in the two group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c/(mmol·L-1)]

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例36 36同型半胱氨酸(Hcy)治疗前11.77 ± 4.44 11.95 ± 4.28治疗后13.11 ± 6.37 10.32 ± 3.73①②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HbA1c水平比较

表2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HbA1c 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HbA1c 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早期DLAED患者治疗前后HbA1c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HbA1c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arly DLEAD in the two group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p/%)

表2 2组早期DLAED患者治疗前后HbA1c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HbA1c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arly DLEAD in the two group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p/%)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例36 36 HbA1c治疗前8.49 ± 1.80 8.41 ± 2.18治疗后7.75 ± 1.24①7.13 ± 1.01①②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表3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早期DLAED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DLEAD in the two group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表3 2组早期DLAED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DLEAD in the two group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s,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例36 36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9.44 ± 5.42 9.06 ± 4.98治疗后6.72 ± 4.17①4.06 ± 3.04①②

2.5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4 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31/36),对照组为58.3%(21/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2组早期DLAED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DLEAD in the two groups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例(p/%)]

2.6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本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1例由于服用降糖药物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的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出现3 例低血糖反应,2 例胃肠道反应,经调整降糖药物方案、给予药物护胃等相应处理后,情况均明显好转。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DLEAD)的发病机制复杂,血管重构是形成该病的结构基础,其病理表现为下肢动脉内膜损伤、内膜不规则增厚、粥样斑块形成,进而引起下肢动脉硬化、狭窄、闭塞,这与高血糖状态、高血黏度、脂代谢紊乱、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关系密切。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是DLEAD 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下肢血管病变的趋势。当机体Hcy水平升高时,其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具有血管毒性的过氧化氢等中间产物,导致并加重血管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血管壁硬化、斑块形成[4]。HbA1c水平升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下肢斑块形成的特有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若糖尿病患者的HbA1c 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机体内会通过产生糖基化终末产物来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3-14]。当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时,常常会出现肢体冰冷、麻木、疼痛、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15]。

糖尿病,中医称为 “消渴”,合并下肢疼痛、麻木、肢冷等症状时,后世医家将本病归属于“脉痹”“血痹” 的范畴。病因与过食肥甘、禀赋不足、情志失调、感染寒湿邪气或过服温燥药物有关。缘于糖尿病病程久,五脏气阴俱损,阴血不足,则肌肤失养,气虚则血运无力,血脉瘀滞,最终发为脉痹。病位在血脉,病性以气阴两虚为本,血脉瘀阻为标,基本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本研究采用脂三针为主穴,并辨证配穴,进行温针灸干预。脂三针由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组成,是岭南针灸名家靳瑞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所创,临床常应用于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刺激足三里穴既可以健脾益气、扶正培元,还可通过强壮后天之本,进而抵御病邪进一步深入,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16]。内关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有理气行气的功效,善治脏腑气机失调诸症。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有养血活血的功效,《针灸大成·足太阴经穴主治考证穴法》记载:“如经脉塞闭不通,泻之立通。经脉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 凡经脉气血阻滞不通或气血不足的病证皆可取三阴交治之[17]。三穴相配有益气、养血、活血的功效,配合温针灸温经通脉之力,可有效缓解DLEAD 患者肢体冷痛等症状。研究表明,脂三针温针灸可有效调节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18];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19-20]。以脂三针为主穴进行温针灸能有效调节DLEAD 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疾病维度、生理维度积分,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9]。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Hcy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cy 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的HbA1c 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1%(31/36),显著优于对照组58.3%(21/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2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基础治疗中降糖药物所致的胃肠道不适、低血糖反应,经调整降糖方案、护胃等对症处理,病情好转,研究期间未发生针灸不良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温针灸干预早期DLEAD 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浆Hcy 水平,有效改善HbA1c 水平,改善血糖代谢,显著缓解肢体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疗效优于单纯基础治疗,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现代医学对于DLEAD 的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治疗主要针对具有间歇性跛行症状甚至更为严重的患者,而对于早期DLEAD 患者仍以基础药物治疗为主,而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并发症时往往服用药物种类较多,长期使用药物控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加重胃肠道、肝肾脏器的负担。综上所述,温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可推荐用于改善早期DLEAD 患者肢体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通过早期干预,既有助于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改善预后,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还能减轻患者由此带来的精神心理负担,以及经济压力,有利于针灸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针灸下肢动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