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现实、朴实: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炼造之路

2020-12-02江苏省昆山市大市中心小学校冯雪林

青年心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三角形学科素养

江苏省昆山市大市中心小学校 冯雪林

什么是学科素养呢?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这里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在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的综合素养。此门课程的学习,不单单是停留于记住几个公式、会算几个题目、可以考一个不错的成绩的,而是在这些目标完成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严谨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的能力等。

一、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目前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目前,对于小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第一,小学生有着贪玩的本性,如果没有大人在旁边督促,那么自制力就不是特别强。像数学这种理科类科目的学习,一些孩子望而生畏,主要原因是该课程的知识存在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就是理论性的东西太过乏味,学生容易产生抵抗心理。第二,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产生模糊的认知,于是将其简单粗暴地视为一种技能层面的技巧训练,采用题海战术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做题、解题能力,把学生训练成了答题机器。第三,“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绝对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突出体现出来。因此,不管孩子能否接受,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展开工作,缺乏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不能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时遇到的疑点、难点,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帮助孩子培养数学学科素养的意义

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的基础课程,学好数学意味着为学生将来中学、大学的深造打下了稳固的基石。数学同时又是一门相对抽象的理科类课程,但它并不是完全脱离于实际生活的。因此,学好数学意味着自己拥有了一项能够更好地生活,甚至受益于今后工作的重要技能。文科的思考方式一般是纵向的,往往是抓住一个点然后进行深度挖掘。而理科的思考方式一般是横向的甚至是散发性的,是多种可能性并存的。这样的思考方式能够训练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加全面、客观。数学的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构建模型、问题转化、假设等思考方式。

三、真实、现实、朴实的学科素养炼造之路

(一)重视学生的主导性,化抽象为具象

要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相互分离的教学方式,就必须足够重视学生的主导性。只有教授知识的一方,也就是教师,和接受知识的一方,也就是学生,这两者的关系厘清、摆正,才能为学科素养的炼造提供一个基本前提。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我们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展开,上课之前教师就把任务布置下去,让每一个同学准备一个答案。在上课前五分钟,班长组织同学将每个同学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上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同学们的答案,大概了解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把握程度了。而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同学,教师应该给予格外重视,可以让这些同学当堂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做到随堂解惑答疑。

另外,小学生因为对抽象概念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抽象化为具象。比如,关于三角形的学习当中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一个结论,但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拼图的方式来推出这个结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一个不同的“三角形”,然后让小组的成员对其三个边进行测量,接着把测量出来的数据分别两两相加,观察得出来的结果是不是一定比第三个数据大。实践证明如此,最后教师再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理论讲解给大家,让大家对这部分内容印象深刻。

(二)了解教材编写的深意,并且将其融入教学中

教师应该透过现象发掘本质,了解教材编写的深意,并且将其融入教学中去。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小数”,就是考查学生的转化思维的。通过分数、小数以及整数之间的联系,来认识这些不同的概念,进而顺利完成简单的加减运算。那么,如果要掌握这一节的内容,学生需要用到几次转化的思维方式。首先是通过货币当中的“元、角、分”转化为小数。例如,1 角相当于0.1 元,代入具体的情境当中来,一粒纽扣1 角,那么你付老板1 元,他会找你9 角。因为1 元相当于十个1 角,那么1 角就是十分之一个1 元,也就是小数0.1元。类似的由已知的概念来学习和推出未知的知识点的转化思维在数学的学习中还有很多。

演绎推理的能力同样表现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为例,看似非常简单,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但是,这一结论的获得严格地来说是需要分成几个推理步骤的。首先,教师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这一概念,也就是拥有四条边的几何图形。其次,什么是“对边平行”,这里需要分开解释:一是相对的两条边必须长度一样,二是方向一致。像这种“首先—其次—然后”的推理步骤就是一个完整的推理过程,也是能够很好地说服别人的方式。在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汇报、辩论赛等当中,这样井井有条的演绎推理方式是非常实用的。因此,理解编者的深意,探究其真正的教学目标是每个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的意识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书本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应用的意识。

1.以“三角形的认识”为例

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条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后,学生知道为什么电动门、防盗门容易变形。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为例

创设一个“火柴盒”的情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看了这个火柴盒你能想到哪些知识?复习了“火柴盒”的基本知识要点后,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是小小设计师。让学生设计一个包装10 本书的盒子,先由学生自己设计,然后对各种包装进行比较。由此展开讨论:你是工厂负责人,会选择哪种包装?通过比较平铺、侧铺、叠放等几种包装,最后选择包装体积最小的一种,这样可以节约材料,减轻成本。经常进行类似的实践活动,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数学思想审视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四)对于课堂中不可预见性的情况有所准备

真实的课堂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主动性不恶意打压,应该做到课堂上的民主,也就是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打造民主的课堂,那么任课教师必须提前预备,并且做好备课这一环节的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疑问,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并且将这种预见性体现在自己的课件上。比如,连除运算中有两种运算方法:第一种是200÷10÷2=10,第二种是200÷(10 ×2)=10。老师可以试探性地询问这两种运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假设有的同学能够回答上来,后者是一种巧算,那么说明这些同学对于多种运算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不用过多进行理论的解释,而是通过做题的方法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充分体现民主课堂,也表现在多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要大胆、不怕错,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样是学习“三角形”这一节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教具进行场景化教学,即数形结合的有效手段,能够将学习的难度降低;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则可以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业。而自由讨论的形式,则可以充分发现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掌握每个同学的学习动态。假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比较一下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不同。有的同学可能反应很快,直接脱口而出:“前一个是三个角都是锐角,后一个不一定三个角全都是锐角。”在这个同学的启发下,马上有同学接着说:“后者有可能其中一个是90 度,也就是直角。”问题是不是已经讨论结束了呢?这时候细心的同学很快发现还有一种可能,于是立马补充:“也有可能其中一个是钝角。”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参与热情。

总而言之,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催生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而新理念也要求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时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使小学生养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得到重视。结合现有的教材,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不脱离现实生活,善于利用周边资源,是打造真实、现实、朴实的学科素养培养之正道。

猜你喜欢

三角形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三角形,不扭腰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