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阴县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模式初探

2020-12-02李运喜刘建军王兆芳韩云杰宋丙红曹永春姚素芳

蜜蜂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蒙阴县保种养蜂

李运喜,刘建军,王兆芳,韩云杰,宋丙红,赵 雯,曹永春,姚素芳

(1.蒙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蒙阴276200,2.平邑县卞桥中心小学,山东 平邑273300)

中华蜜蜂是我国的地方品种,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随着蜂业发展,国内大量引入西峰,由于种间竞争,中华蜜蜂一度濒临灭绝[1],中华蜜蜂保护成为新时代养蜂行业的新课题。

1 中华蜜蜂养殖现状

蒙阴县位于泰沂山脉腹地,蒙山之阴,属山丘沟峪地形。为强化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蒙阴县2018年成功建成沂蒙山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在合理布局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隔离区的基础上,蒙阴县在隔离区内积极探索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模式,在岱崮镇东上峪、野店镇大石头、垛庄镇椿树沟、豆角峪等建立了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先行先示点,现有中华蜜蜂1.5万群、养殖中华蜜蜂蜂农超过500人、市级养蜂协会1家、县级养蜂协会2家、中华蜜蜂保种场2家[2]。

2 存在问题

2.1 保护区管理执法难

目前,我国重视中华蜜蜂的保护,出台了《畜牧法》《养蜂管理办法》等,但相关法律条文中无明确中华蜜蜂保护区西蜂入侵等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举措,县区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在处理中华蜜蜂保护区中的西蜂转地养殖户矛盾纠纷时无法律依据,存在执法难问题。

2.2 养殖户保种意识差

中华蜜蜂养殖户大多是农民,文化程度多为高中以下,经济效益意识强,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意识淡薄,为追求经济效益,存在养殖西蜂偏好,或采取中蜂、西蜂混养模式,造成本地中华蜜蜂大量减少或本地中华蜜蜂原本生物学性状被同化。

2.3 保种点养殖户奖补资金不足

中华蜜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生态价值。中华蜜蜂喜好零星蜜源,有助于地区植被传播授粉,保持生物多样性。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耗资工程。近几年,政府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并拨付一定数额的专项项目资金,但资金大多用于较大养蜂场硬件设施建设,无单列中华蜜蜂保种点养殖户养殖奖补资金计划。

3 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模式策略

基于“闭锁繁育、扩大种群”的大保护区建设思路[3],结合蒙阴山丘地理优势,在沂蒙山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隔离区内构建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模式,突出沟峪型不适宜大型运输车进入的地理特点,形成阻断西蜂转地入侵的天然屏障,探索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模式,拓宽中华蜜蜂保种效能。

3.1 发挥区位优势

由于存在执法难问题,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策略可有效避免矛盾纠纷,能天然阻断西蜂转地养殖入侵途径,有助于中华蜜蜂的保种。

3.2 培养本土技术能人

中华蜜蜂养殖户多为低学历农民,无专业知识和技能;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进入大山从事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工作积极性不高。为解决短期内中华蜜蜂保种人才问题,应积极采取项目引导、知识技能培训等方式,突出培养本土人才,着重遴选带动作用强、村内威望高的技能人才,依托原有保种场,结合蜜蜂扶贫,着重发展沟峪型中华蜜蜂保种点,拓宽中华蜜蜂保种效能。

3.3 物化形式补助

在积极争取上游资金的同时,提升现有资金利用效率,突出物化补助形式,推进蜂箱或本地中华蜜蜂调种补助,着重面的扩增,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带头作用。以物化补助代替资金直接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养殖人员积极性,利用基层兽医技能培训参与、学习度进行量化考核,结合保种养殖效能,确立保种补助人选,盘活现有保种资金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蒙阴县保种养蜂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含羞草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省级家庭农场系列之
——蒙阴县蒙林家庭农场
蒙阴县金崮园家庭农场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