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地“姑”信俗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价值

2020-12-02刘晓春

闽商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妈祖时代文化

刘晓春 高 思

八闽地区有一种专门以值得敬重的逝去的女性长辈“姑”为主要祭祀对象信俗。林默娘妈祖信俗就是这种“姑”信俗的代表与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八闽“姑”信俗的由来、内涵与妈祖文化的关系及其在新时代价值与意义做初步探讨。

一、“姑”信俗文化概念提出与八闽地区“姑”信俗文化述陈

八闽“姑”信俗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给予理论定义的话,八闽“姑”信俗文化则是以值得尊重的女性长辈为主要崇拜对象并通过祭祀、立碑、绘画等形式加以肯定、给予弘扬,并以此为核心吸引更多百姓认同而建造与创作出来的仪式、传说、出版物等文化遗存。

以女性为祭祀对象的信俗在中原地带也不同程度存在,俗称娘娘崇拜,但大都是佛教或道教的变体。如辽宁北镇娘娘庙,供奉多种娘娘,各有专职,有满足人求子愿望的,有满足人治疗眼疾的,有帮助人解决咳嗽的,等等。北京市门头沟妙峰山娘娘庙、山东泰山娘娘庙供奉的是道教碧霞元君,主要满足信民求子求婚愿望,属于道教类。有的地区娘娘庙供奉的是西王母,有的名山娘娘庙,供奉的是某某山老母,都属于道教类;河北一带娘娘庙供奉的是送子观音,属于佛教的功能延伸。

中原地区的以女性为主要祭祀对象的信俗主要满足人们结婚求子愿望。农业经济时代,农耕是主要生产方式,劳动力接续、种族延续是第一需求。寄托多子多福的生育希望的女神出现了,成为人们表达明确目的的祭祀对象。

而八闽地区“姑”信俗则另有复杂的内涵,由于其滨海的地理环境,“姑”系列神灵虽然也担负着求子祈福的功能,但功能更多样、且更加渗透进滨海区域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闽地,人们通过祭祀、立碑、绘画、传说等形式对“姑”系列女神给予肯定,并传诵、弘扬“姑”系列女神所具有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事迹。

如果说中原一带被祭祀的女性神灵是从神到神,而八闽地区被祭祀、被崇拜、被歌颂的女性神灵则是从人到神。

八闽地区被祭祀、肯定、弘扬的代表性的“姑”系列女神有:

陈靖姑(767—791),生于福州仓山下度(今福州市仓山区临江街道),小名陈十四。民间称之娘奶、奶娘、夫人奶、临水夫人、陈奶夫人、顺天圣母等。据《闽都别记》、《福州府志》等史料记,父亲陈昌为朝廷户部郎中,陈靖姑受家庭影响,十三岁去闾山学法,十五岁学成归来。她为人民服务的主要事迹一是送饭于老;二是利用所学道法助产;三是保护妇幼;四是帮助人们战胜自然灾害,斩蛇精于临水井中;五是敢同恶鬼争高下。故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据网上资料,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临水宫分宫分庙有4000 余座,信众已逾亿人。

魏敬俗称魏妈(599—691),开漳(州)将军陈政之母、陈元光之祖母。魏妈随军戌闽,年已七十有五,途中虽遭亲属病殂之痛,犹长征万里,亲自提兵至镇所,且辅佐其孙陈元光建功立业,并得观其成。故魏妈堪称巾帼英杰,大宋绍兴十三年敕封为“济顺嘉淑夫人”。

陈怀玉(704—718),开漳(州)将军陈元光次女。自幼熟读诗文,怀报国大志,父殉国时,年方七岁,乃日积哀伤,至开元六年十二月值芳龄而不幸病逝,享寿十五岁。宋绍兴廿年,追封“柔懿夫人”,祀像于庙,俗称“夫人妈”。

漳州威惠庙始建于唐中宗嗣圣年间(684 年),崇奉陈政、陈元光将军父子及其部将。因开漳的唐府兵后裔播迁闽、粤、台及海外,各地遂亦多有祀奉陈元光将军的祠庙。漳州云霄威惠庙在众多开漳圣王庙中算是祖庙。威惠庙的门神,既有威武有力、男性形象的唐代武将,也有媚态万千的女性形象。主要是对开漳做出贡献的陈将军及其女眷的肯定与弘扬。

苏夫人姑(1425—1441),又称苏六娘,泉州市晋江县常春乡今鲤城区常泰常春村苏启能之女,在家排行老六。苏六娘一生未婚,生前做了许多好事,非常孝顺,又经常帮助他人,给人家治病等,老百姓对她十分尊重。由此升华、神话了她的传说。死后乡里老人垒石为庙于墓前,塑像祭祀,尊称其为“苏夫人姑”。据《泉州府志》记载,明正统十四年(1449 年),邓茂七作乱,侵犯泉州,太守熊尚战死古陵坡,众人作鸟兽散,常春村村民遂抬苏夫人姑神像出战,邓军见而溃败。苏夫人姑后来神灵屡次显赫,平战乱、靖倭氛,先后被封为护国卫生夫人、衍圣崇福夫人,谥号“忠烈”。

除外,就是林默娘,事迹广为传诵,被后人尊崇,称为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后圣母、娘妈。妈祖庙遍布世界、国内,不缀。

南安码头镇大廷村继承古代弘扬为民奉献女性传统,在村建立“引姑文苑”为其戴氏家族兴旺发展做出牺牲奉献的吕戴懿德姑、林戴秀容姑、叶戴素珠姑、黄戴子媛姑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引姑文苑”座诗溪河畔,砂朝高盖山,文人雅士所赞诗作碑石环列。主体建有“子媛坛”,刻有吕戴懿德姑等“四姑”小传及“引姑文苑记”。其《引姑颂》曰:“猗欤吾姑,巾帼楷模。大廷闺秀,谯国名姝。或出名门,或出茅庐。不论贵贱,慧性何殊?天生丽质,燕婉兼具。闺中待字,明礼知书。心灵手巧,咏絮才舒。职场从事,胜任自如。吾宗淑女,誉满诗都。乘龙得婿,如玉配珠。贤称内助,教子相夫。下慈上孝,妯娌欢愉。坤仪淑德,彤管堪书。家国情怀,岁久难纾。举凡公益,从不踌躇。闻风鹊起,奉献琼瑜。青丝皓首,怀志同抒。姐妹结伴,婆媳连裙。子乘母志,夫代献币。诸多善举,多不胜书。美垂懿范,功耀枌榆。莲台身化,美哉吾姑。”

二、八闽地区“姑”信俗文化形成原因

地理环境原因。近代西方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气质性格。①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 年。山水多的地区,人们的性格气质多阴柔,也多崇尚女神。如长江流域,有山神湘君,也有水神湘夫人。屈原将荆楚民间祭神活动写得非常美。八闽地区开闽比较晚,但建玄天上帝第一行宫——玄武庙。玄武,亦称玄冥,龟蛇合体,为水神。说明,八闽地理环境肯定女性作用。

人类文明史是与自然环境做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历史。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②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428 页。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③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508 页。在生产力不发达时代,自然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因素。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影响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某一地理环境对成长于其中的那个人类共同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进而决定那个人类文明的类型及其发展进程。④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390 页。八闽地处东南沿海,大海带来的台风、海浪、暴雨等自然灾害成为这一地区生民生活的最大障碍。八闽地区民间传说中多河妖、水怪,就是自然灾害特点的反映。战胜自然灾害不仅是男人的事,女人同样不可幸免。男人成为歌颂的对象,女人也成为赞美的主角。

沿海历史因素。八闽地区时刻面临来自海上与本土以及外来冲击,出现了许多女性英雄。林默娘(960—987),福建莆田湄洲湾人,由于她家居临海,为航海安全提供过导航帮助。她便被传说是古代航海安全的保护神,最后被敕封为天妃、天后、天后圣母、娘妈、妈祖,关于她的传说都围绕航海进行,表达了人们寄神灵保佑海上平安的愿望。陈靖姑可能是一个接生婆,在医疗条件非常差的时代,人们传宗接代、接续劳动力的希望则就寄托在接生婆身上,陈靖姑便被传说为“抚生救产”的保护神,关于她的传说都围绕本土扶生救助有关。妇女难产是妖精作怪,陈靖姑助产是与妖精斗法。由扶生救助,陈靖姑也逐渐延伸为“护国佑民”的神仙,旱灾,也请陈靖姑与妖怪斗法。她最后被历代统治阶级封为顺懿夫人、慈济夫人、通天圣母、顺天圣母、平天圣母、仙天圣母、太后元君、临水陈太后等等,表达的是人们祈求保佑生存接续平安的愿望。练夫人原本是五代闽政权章仔钧之妻,章仔钧镇守闽北,死后,练夫人便到儿子供职的建州(今建瓯)居住,适逢受练夫人救命之恩的边镐、王建封率兵攻城,因有保全建州城不遭屠城之功,而被历代传诵,并成为闽粤赣交界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神祗之一。

宗庙文化因素。八闽之地多是由中原迁徙而来的族群,所以,入闽中人具有追根溯源不忘宗祖传统,千年以来也形成了一定的习俗,如建祖庙,标丁号,至今不绝。深入乡村,常见各户门楣上写上“某某衍派”或“某某世胄”,表明这家姓氏来源于中原某地,属于某地一支。除外,不仅在居住群落里建祖祠,而且还把本族历史上优秀的人物特意挖掘出来,独立建祠弘扬。林默娘、陈靖姑、黄夫人姑、练夫人等都是在本家族中先建宗庙,在此基础上其影响被加工、升华、推广、弘扬的。

宗教影响因素。八闽地区是信奉宗教最多地区,宗教文化助推八闽“姑”逐渐成为信俗。“姑”信俗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受到道教与佛教的影子,主要以道教为主。以林默娘姑为例,连丽娟指出:“妈祖信仰是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主要民间主要信仰之一,是汉传佛教的衍生文化,后又与道教文化融合。”①连丽娟:《福建省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0 年,第15 页。林默娘生平经历中,出生与佛教有关,明代的《三裁搜神大全》卷四:“林默母陈氏,尝梦南海慈航,与之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②诸葛长青:《中华民族保护神:妈祖娘娘》,价值中国网,2014 年1 月24日,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4-1-24/1010800.aspx。技能获得与道教有关,《莆田县志》:“少年时,一日在家静思熟读诗书,偶见一怪异道人从门前过,心中顿悟,拜之为师,得‘玄微真法’。故长大后,能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若以病告,辄意。”③诸葛长青:《中华民族保护神:妈祖娘娘》,价值中国网,2014 年1 月24日,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4-1-24/1010800.aspx。陈靖姑的经历中,据《闽都别记》、《福州府志》等史料记,父亲陈昌为朝廷户部郎中,陈靖姑受家庭影响,十三岁去道教秘境闾山学法,十五岁学成归来。陈靖姑与妖精斗法主要运用的从道教学到的技能。而黄夫人姑神灵显赫,平战乱传说是佛教与道教显灵文化影响。陈怀玉传说中陈怀玉郡主原是妈祖手中所持的玉笏,因长年吸取天地之气而逐渐有了灵气,后奉妈祖旨意下凡历劫修行、渡化众生……经过投胎转世,陈怀玉成了漳州郡王陈元光女儿。投胎转世是佛教思想,吸天地之气是道教思想,妈祖手中玉笏,是妈祖传说的延续。

三、新时代“姑”信俗文化价值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依据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做出了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判断。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时代变革的基本动力和显著标识,构成时代划分的根本尺度。社会主要矛盾不变,则时代不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代必发生变化。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或特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清方位,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运用马克思时代观回看八闽“姑”信俗文化性质,根植农业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矛盾是人类生存安全需要与自然环境恶劣之间的矛盾。所以,各个民族都塑造战胜自然的英雄,歌颂战胜自然的英雄。民族早期都是英雄史诗,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既是远古神话传说时代战胜自然的英雄,也因此成为部族拥戴的头领。同时,为使部族生产生活资料以及生产生活区域免遭外部族侵占,率领本部族反对侵略、扩大生产生活领域的人物也被歌颂。所有关于“姑”的传说,都是与战胜自然有关和外部入侵有关。

应对自然环境与抵抗外族入侵,最需要人的勤劳、勇敢、诚实、无私、坚毅品德与精神,这些精神特质,便被突出出来。部族成员之间善良、富有同情心、互相帮助、孝顺、孝敬、团结、和合等一些品德与精神也特别提倡。中原一带传说故事如牛郎织女的传说、七仙女的传说,都把人的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等品德与精神放在首位,男子如果热爱劳动、诚实勇敢,做到这一点,美貌如仙的女子也会嫁给他。再如花木兰替父从军行,孝敬、勇敢,最后得到大汗的奖励。如林默娘的传说都是围绕普救众生,护佑渔民,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进行再创作传播的,弘扬她的也是善良、勇敢、勤劳、帮助众生的品德与精神。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如何认识“姑”信俗文化价值与处理“姑”信俗文化遗产呢?

历史价值。“姑”信俗属于一个时代的历史,作为阶段性的历史,在发展进程中随着人们的需要,有丰富再创作内容,也有扬弃淘汰内容。“姑”信俗文化发展体现了历史文化发展规律,通过“姑”信俗可以从中追寻真实的历史信息。通过文化遗存,保存文化传说进而生成文化衍生品,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从中追寻历史轨迹,认识八闽地区历史进程。

文化认同价值与精神价值。“姑”信俗推广国家与地区,可以寻找到共同的文化元素与基因,容易获得民族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交流与经贸发展。“姑”信俗文化主人公都具有为人民服务精神、为人民奉献精神,为保卫家族、宗族与更大地区牺牲精神,这些精神具有普世价值,超越时代,有利于和谐社会,值得肯定与弘扬。

这些价值决定八闽“姑”信俗文化在新时代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具有存在价值。八闽“姑”信俗文化存在符合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文化习俗在新时代有一个自然延续发展过程。人们的意识、思维、信仰、行为方式有一种历史的惯性与延续性,并不能随时代及时跟随政治、经济变化而变化,相反,成为政治经济变化的反作用力。这也就是说,“姑”信俗文化,虽然根植于农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有许多伪科学成分,不适应社会发展成分,但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角度,是可以有限存在的。

提出将“姑”信俗文化置于合理范围符合“文化自信”的要求。什么是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 年。而“姑”信俗文化中精神价值方面是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文化自信建设的道路上有其价值。

猜你喜欢

妈祖时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妈祖祭典
谁远谁近?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万国茶帮”拜妈祖
蟳埔妈祖安座巡香
妈祖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