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构改革后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的思考

2020-12-02熊根有

陕西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津贴档案局职能

文/熊根有

本文所论述的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主要是指市、县(区)档案局(馆)工作体制机制。分析了机构改革前、后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的现状,并从明确局和馆职能任务、档案馆继续参公管理、恢复档案津贴提高待遇三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的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基层档案工作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一、机构改革前、后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的现状

机构改革前,档案局、档案馆为同级党委管理的直属事业机构,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局(馆)主要履行档案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执法检查、档案保管、查阅利用和档案编研职能。局(馆)下设综合办公室、业务指导、法规宣传、保管利用、档案编研和信息化等内设机构。

机构改革后,将档案局(馆)的行政职能划转同级党委办,在同级党委办加挂档案局牌子;档案馆仍作为同级党委直属事业单位。2019年3月,新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运行一年来,各市(县)在档案行政职能划转、人员转隶、公务员职级并行等方面各有不同。一是档案行政职能划转不统一。有的将档案行政职能部分划转党委办,有的将档案行政职能直接委托档案馆行使,原来干什么现在继续干什么,有的直接将档案局(馆)划转同级党委办管理;二是人员划转不一。有的将原档案局(馆)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全部划转党委办,有的将部分或少数公务员划转党委办,有的一个也未划转党委办;三是原局(馆)领导安排不一。有的档案局长兼同级党委办副主任,有的重新任命了局长、馆长,有的局长仍兼馆长,有的至今原局长和馆长未重新任职和免职;四是党委办内设机构不一。有的党委办明确内设档案机构(档案科、档案股),有的党委办未明确内设机构;五是档案馆是否继续参公不一。有的档案馆已明确继续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落实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待遇,有的档案馆未明确,也未落实职级待遇,有的档案馆工作人员觉得待在档案馆没前途,调离了档案馆。以山阳县为例,机构改革后,县档案局(馆)行政职能划转县委办公室,在县委办加挂县档案局牌子,县档案馆仍作为县委直属事业单位。尔后,县编委会通知从县档案局(馆)划转1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去县委办,至今人员划转未到位,县委办也未重新配备档案局长,只是明确了一名副主任负责档案工作,上级安排档案工作由副主任协调档案馆办理,县编办至今也未明确县档案馆是否继续属参公事业单位。

二、下一步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的建议

机构改革一年来,档案局、档案馆自上而下工作运行不顺畅,主要是因为党委办关系不清、职能职责不明确、人员划转不一,加之党委办工作千头万绪、量大任务重,无力顾及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也造成了档案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因此需要亟待完善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

(一)明确基层档案馆、档案局各自职能任务

机构改革前,局、馆合一,档案局、档案馆职能职责合在一起,未具体明确哪些职能是档案局的,哪些职能是档案馆的,只是内设一定的机构分别承担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宣传、执法监督、业务指导、保管利用、档案编研、档案信息化等职能任务。机构改革后,档案局、档案馆分设,档案局划转同级党委办,党委办加挂档案局牌子,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档案工作的领导,提升了档案行政管理力度;档案馆仍作为同级党委的直属事业单位。鉴于局、馆分设,应尽快明确档案局、档案馆和党委办三者的关系及各自职能任务划分,以便上下工作衔接,避免局、馆工作推诿扯皮,确保档案工作正常开展。局(馆)行政职能划转党委办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我们应积极响应,档案局隶属党委办管理毋庸置疑。笔者认为,局、馆隶属管理及职能划分大体有三种管理体制。第一种是档案局划转党委办,将其全部职能或部分行政职能委托档案馆行使,并借助党委办的领导力量进一步推进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第二种是档案馆行政上可隶属党委管理,作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挂靠党委办管理,业务上接受档案局的指导;第三种是和中央局、馆管理体制一致,局、馆合一,作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挂靠党委办管理。笔者认为第一和第三种管理体制较好。在明确三者关系的同时,应明确局、馆各自的职能任务。作为第一种管理体制,笔者建议,基层档案局主要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两项职能。其任务主要有五项:负责宣传贯彻执行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及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档案宣传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档案普法宣传和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依法受理并查处档案违规违法案件。基层档案馆主要履行档案业务指导、档案保管利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项职能。其任务主要有七项:负责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各类档案的接收与收(征)集工作、科学安全的管理档案、开展档案的查阅利用工作、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参与史志的编修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样以来,档案局就能专职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及执法检查职能,档案馆就能专职履行档案业务及保管利用职能,逐步建立起档案局、档案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工作有分有合、相互配合的基层档案工作体制机制。

(二)档案馆继续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是档案馆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机要性、信息性和服务性,鉴于档案馆的特殊性,有别于其他如“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建议档案馆仍实行参管;二是党委管理的党史办、党校、档案馆三个直属事业单位,党史办、党校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建议档案馆继续实行参管;三是自2006年机构改革以来,档案系统自上而下全部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已达14年之久,局、馆工作人员百分之九十系公务员,没有评定档案职称,若不实行参管他们的待遇怎么解决;四是档案馆人员多,占档案系统工作人员三分之二以上,部分档案干部听说档案馆取消参照公务员管理,觉得待在馆里没前途,有的已经调离,严重影响了档案干部队伍的稳定。综上,建议将档案馆仍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这样既能保障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待遇,也有利于稳定档案干部队伍。

(三)恢复档案保健津贴,提升档案干部待遇

1996年,全国自上而下,解决了档案系统工作人员保护津贴,规定“从事档案资料保护的人员,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其津贴可在国家规定比例的基础上适当高一些,高出幅度,按工资构成的10%掌握”,具体为每人每天5元;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档案部门保护津贴被取消。现今纪委监委、信访、政法、司法、财政、审计、税务、环保等单位仍有部门专项津贴,教师、护士也有教(护)龄津贴,而档案部门没有专项津贴。档案局(馆)工作人员从事档案资料保护工作,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和伤害,建议上级组织、人事及档案部门,尽快协调落实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保护津贴,提升档案干部待遇,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推动档案事业快速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津贴档案局职能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图表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突出人大特色 发挥职能优势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发放高层次人才年度津贴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