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主义视角下青年丧文化解析

2020-12-01张文杰

文存阅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青年群体消费主义

摘要: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青年群体生活条件相较以往优渥,却面对更具挑战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无力感与挫败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丧文化便成为其主要的表达方式。当前,消费主义在青年群体日常生活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消费主义的渲染下,青年群体误认为通过消费能改变现状,消费主义看似在为青年群体发声,却同时在消费着青年丧文化,同时也进一步加深着青年丧文化。

关键词:消费主义;丧文化;青年群体

一、研究动机

随着社交媒介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包容多元文化。网络上经常出现各种与之前心灵鸡汤相反的段子、表情包、图片以及一系列视频,如“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束也难。”“咸鱼也会有翻身的一天,但是翻过来依然还是咸鱼。”等这类充满负能量的段子。大家以前所受的大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积极正能量教育,突然出现了这样一种离经叛道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许道理。加上青年群体喜欢跟风追逐潮流的特征,这些负能量在互联网上被到处转发,以几何形式的速度在青年群体的发酵。

在消费主义大行其到的今天,商家怎么可能错过这样的营销机会,各种关于丧的商品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针对年轻人的现实生活状况推出“碌碌无为红茶”“浪费生命绿茶”等商品,每一条slogan(广告语)都稳准狠地扎中年轻人的内心,一时间青年消费者每天排起长长的队伍购买饮料,丧文化逐渐成为青年群体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丧文化流行背后,其实是青年群体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变迁不断加快背景下一种无奈神经诉求与社会心态的反映。

二、青年丧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内在关联

丧文化是一个新词,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像,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1]以“葛优躺”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

现今消费主义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消费行为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在经历着消费活动。在消费主义的陷阱下,人们将消费水平提高等同于生活水平上升。青年群体在社会上处于一个十分弱势的地位,大多数人拥有极少的社会资本,社会却对青年群体有太多要求——房车、存款等,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发现完全不是生活的对手,前路漫长、希望渺茫,内心无力感与挫败感更进一步。

丧文化就是青年群体在面对消费社会中释放自己内心压力与情绪的出口,一边叫嚷着做一条“咸鱼”,一边又在拼命奔跑、努力追赶上别人的脚步。这样一种矛盾的内心世界,只好通过“丧”文化表达出来,一半是自嘲,一半是宣泄,其中还夹杂着些许抗议的味道。[2]

三、丧文化消费的具体表征

2019年消费呈现出消费主体年轻化个性化、消费的渠道多元化、消费精神意识形态化、消费盲目跟风化等新趋势。[3]现今青年人已成为消费群体主力军,绝大部分人心智都尚未成为成熟。铺天盖地的广告煽动着他们的热情,刺激着内心欲望,消费主义不仅仅在于满足需要,更是在满足内心不断增长的欲望。在鲍曼看来,消费者的兴起就是公民的没落。消费市场承诺我们,只要你在商店足够认真地寻找,就能够找到治疗所有折磨自己的药方。但不管你是多精明的消费者,都不会在商店里找到造成你困扰的社会因素的治疗药方。[4]

(一)身体消费

身体一直是消费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身体起着表现自我与社会区隔的作用。鲍德里亚认为,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身体是一种救赎物品,人们将身体当作一种遗产来照料,当作社会地位能指之一来操纵。[5]身体成为了一种符号,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其符号象征意义,青年群体努力在维持着消费主义所塑造的身体图腾。

身体消费主要集中在身體外观管理(appearance management)方面。身体外观管理是指人们有意识管理身体外观的行为,给外界创造维持着某种需要的形象。[6]据笔者观察发现,青年群体身体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服饰消费

衣装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只不过是作为蔽体的功能性物件,消费主义渲染下,穿着体现着一个人品味,反映出一个人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什么样的场合必须搭配什么样的服饰。据笔者身边大学生反馈,上大学以前大都是由家长为其购买服装,服饰风格以实用性为主。大都穿着校服,这一阶段学习是摆在第一位的,只需要保持整洁干净外观就行。进入到大学,与之前观念完全不一样,学生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不再穿着以前肥大宽松的校服,开始转向更加时尚靓丽的服饰。

广告一直都是与消费主义形影相随,在广告的暗示下,如果我们拥有了这套服饰,便就拥有了时尚的文化意义与人生价值。服饰体现着一个人品味的高低,挑选服装的时候注重品牌和生产地,消费更多的是其品牌在广告背后所传达的含义,体现着品味。

看似大学生群体拥有穿着服饰的自主权,但消费主义所传达的理念。必须花更多钱、时间和精力去选择搭配服饰,在他们看来,服饰的表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其实用功能。表面上获得穿衣自由,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要挑选的服饰,但大多数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消费水平。这种刚得到又即将失去的感觉在内心萦绕,现今却无力改变现状。

2.健身锻炼消费

减肥、健身成为当代青年人聊天必备话题,一个人的身体是现代社会重要景观,颜值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消费主义塑造的符合人类审美体征的形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处,青年群体对身体技术的学习和管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体成为了商家赚钱的工具。在广告媒介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塑造出男士人均身高一米八,拥有八块腹肌,女士都是肤白貌美大长腿。特别是韩流文化的来袭,更加剧当代青年群体身体外观的重视,都幻想着拥有剧中男女主角颜值与身材。消费主义一直都是在给人定义什么是美,商家告诉我们只要你消费,就能解决你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想拥有广告中的形象,你只需要消费。但维持这样的状态需要很强的毅力,花费较大的精力、时间以及金钱。现今青年群体却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强烈的学习以及工作上的压力,加班几乎是常态化现象,以至于出现一个新词——996,但获得的薪酬却捉襟见肘。在面对着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与不成正比的工资,青年群体内心难免感到丧。

消费主义的目的就是让人完成一个消费行为之后再到另一个消费行为之中,不断的制造消费者与消费行为。当代青年群体之间很流行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三顿。”“吃美食”成为消费主义营造出青年群体面对当前社会现状解决自身压力的一种错觉。青年群体在塑造身体外观与美食之间游走,消费了最贵的健身年卡,身体外观却没有改变。觉得自己付出了心血与努力却没有改变现状,内心的失落感更加强烈,不如维持现状,让自己不用这么累,这便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现状。

(二)情绪消费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代青年群体心理状态,那一定是焦虑。青年群体在面对着如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大众媒介又充斥着无数少年成名的故事,成功要趁年轻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年少成名对于大部分普通青年犹如水月镜花。青年群体愈发愈感到无力,却又不能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

知识付费平台看到了当代青年人普遍焦虑的现状,如前文鲍曼所提到的消费市场给的承诺的后遗症。在这种承诺的引导下,青年群体认为只需要购买知识付费的课程,便能够解决这种知识的焦虑,就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在知识付费平台的极度渲染下,知识付费课程在近几年成为一个超级热门的产业,各个APP赚得盆满钵满。结果显而易见,青年群体的焦虑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焦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自身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升职加薪的愿望也没有如广告宣传那般。

在消费社会中,任何事物都可以拿来消费。当然,青年丧文化毫无疑问会被商家来拿营销,各种贴近青年消费者内心和生活的丧文案相继祭出,如日本UCC咖啡广告语:“古人说不要为了五斗米折腰,真的是说得太对了,只要一斗就该跪下谢恩了。”

看似这是一个由消费者逐渐主导社会话语权的消费主义时代,商家一直在迎合消费者品味,人们在消费市场上拥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但这却是一种带着欺骗性的消费自由。这些文案设计给青年人丧的情绪找到了出口,表面上站在用户角度,去关心消费者心理和生活诉求,但归根结底这都是消费主义的陷阱。一开始营造焦虑环境让人消费,并承诺消费便能够解决焦虑,但现实却无力改变,反而使青年群体变得更加丧;最后利用青年群体的丧,让青年群体自己消费自己情绪,完成一系列消费场景。

四、过度消费青年丧文化后果与影响

青年丧文化是青年群体面对残酷社会现实的一种防御性策略,虽然青年丧文化传播的内容一般以负能量为主,但这种“丧”只是青年群体抵抗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丧”来缓解自身的压力与抒发内心的苦闷,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去面对生活,是青年群体在保护自己内心。但如果过度消费青年丧文化,故意去放大当前青年群体面对的压力,造成一种社会集体焦虑假象,容易使青年群體陷入真正的“丧”无法自拔。青年群体在这种苦闷生活中迷失自己,逐渐接受这种由消费主义塑造的“现实”,严重影响青年健康发展,同时也在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政府相关部门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群体,以消除“丧文化”的负面效果,深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使青年群体精神生活朝着积极健康发展的方向。商业品牌要把握好广告宣传尺度,适度消费青年丧文化,为青年群体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以缓解青年群体在社会中面对种种压力,引导青年群体拥有理性平和的心态,才能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迎难而上,直面人生困苦。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丧文化/19892924?fr=Aladdin.

[2]杜骏飞.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J].编辑之友,2017,(9):109-100.

[3]刘怀玉.警惕消费主义营造的美好幻象[J].人民论坛,2019,(35):44-45.

[4][英]鲍曼、泰斯勒著,杨淑娇译.与鲍曼对话[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126-127.

[5][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0-121.

[6]高修娟.大学生身体外观管理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研究,2019(06),60.

作者简介:

张文杰(1995年一)男,重庆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青年群体消费主义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人造凶猛
最高衣橱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弱化与重构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
社交媒体受众商品化的两种路径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流行文化境遇中青年价值观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