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法治素质的途径

2020-12-01孟素卿

青年时代 2020年25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教师依法治国

孟素卿

摘 要: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步入了新时代。新局势需要加强依法治国,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基础,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又是国民法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升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导者高校教师的法治素质迫在眉睫。在新时代的要求下,高校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工作、提供实践锻炼平台,切实树立高校教师尊崇法律的观念,促使高校教师深入学习法律内涵,提升高校教师科学运用法律的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为国家培养具备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治精神的合格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教育;高校教师;法治素质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与新挑战,“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之一。因此,国家将法治教育提升到重要地位。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们幸福美满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将简述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的法治思想及法治教育思想,提出增强高校教师法治素质的途径。

二、法治教育思想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与新挑战,“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党的十九大则明确提出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新时代背景下的法治思想逐渐体系化和系统化。在法治思想中,法治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

法治教育是国家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的,旨在提高法律素养、培养法治信仰的教育活动。国家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工作,多次公开发表重要论述,完整地阐释了法治教育的核心要义、关键所在、重要保障和坚实根基。在法治教育的思想中,法治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加强宪法教育,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法治教育的关键是紧抓领导干部,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法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是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坚实根基是做好普法工作,使公民形成自觉守法意识。

在法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是保障,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学生更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未来国家各类活动的主要决策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主体。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法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将代表我国未来公民的整体法治素质,直接影响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进程。高校法治教育是培养高校大学生法治素质的重要阵地和渠道,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的主导者高校教师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迫在眉睫。

三、提升高校教师法治素养的措施

国家关于法治教育的论述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信仰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新时代法治思想和法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切实提升和加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

(一)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树立尊崇法律的观念

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系统的宣传动员工作。首先,设置宣传栏。在食堂、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班车集合点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设置普法宣传栏,张贴包含法律有关小知识、法律小故事、案例解析等内容的海报。其次,印发普法报刊。在校园报刊上开辟专栏或开辟专门的普法报刊,系统地宣传与公民密切相关的宪法、民事法、刑事法、交通法等,系统地宣传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教育法、教师法等,刊印法律条文知识,并配以案例故事和专业解析,让教师能够通俗易懂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最后,进行网络宣传。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线上宣传。在校园网上开辟专栏,定期推送与法律有关的图片新闻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开辟普法微信公众号、普法微博号和普法APP,设置新闻速览栏目,定期推送新闻、故事及案例解析等。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动员工作,在高校校园内营造法治氛围,普及法治知识,促使法治观念深入教师心中。

(二)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深入学习法律的内涵

在前期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工作。首先,开展集中培训。高校要延请名师系统地开展普法讲座,宣讲新时代背景下的法治思想及法治教育思想,宣讲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知识,并着重宣讲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其次,开展法律座谈会。集中培训后,各院系组织开展座谈会,院系领导带头汇报学习心得,教师也要集中发言,汇报学习心得体会;同时,选择与高校教师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集体分析研讨,避免因无知或侥幸心理触及法律红线。再次,开展线上培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法治培训工作也要合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势力,利用前期建立的普法微信公众号、普法微博号、普法APP等,系统地推送相关法律知识,并采取趣味问答、悬疑故事、案例解析、动画、图片、漫画故事等有趣的形式,促使教师随时随地、乐在其中地深入学习法律内涵。最后,开展法律竞赛。设置大奖吸引高校教师自愿报名,采用多种竞赛模式,如游戏通关赛、积分赛、擂台赛等,调动高校教师的参赛热情,在高校校园内掀起比法热,并着力宣传竞赛的获胜者,在高校内树立学法典型。通过集中培训、座谈会、线上培训、法律竞赛等学习形式,尽可能地让所有教师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通晓基本的法律条文,建立基本的法律知识体系。

(三)在实践中运用法治思维,提升科学用法的能力

良法贵在善用。高校教师树立了尊崇法律的观念,深入学习了法律的知识内涵后,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践中善于运用法律,能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遇事不可单纯地靠经验、靠行政命令行事,更不可简单地拍脑袋决策,导致问题尖锐化、复杂化。比如当前社会热议的高校教师违规事件,综观多起违规失范案例,高校基本没有严格地遵循法律程序,而是按照“网络自媒体曝光—网络舆论热议—高校出面回应启动调查—高校发布调查结果”的流程对高校教师的违规失范行为进行惩戒。网络舆论热议和网络审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件调查的客观真实性,并存在迎合网络舆论热议和网络审判的现象,导致事件处理的过程中不能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不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律法规做出合理的处理决定,影响教育的公信力。在法治教育的背景下,高校要转变工作思路,不能被舆论所左右,而应坚定地按照法律法规行事。高校教师在建立了基本的法律知识体系后,也要转变思维,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善于运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在新时代法治思想和法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以上三步措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可以切实培养高校教师的法治信仰、提升高校教师的法律素养、加强高校教师的用法能力,贯彻落实“知法、懂法、用法”。高校要采取以上措施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使其担负起培养具备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精神的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培养合格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谭趁尤,刘静姿.“法治中国”背景下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演进与完善[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67-71.

[2]吴国平.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基本内容与重大价值述要[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9(3):1-11.

[3]张帅梁.以习近平关于法治问题的重要论述引领高校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J].文教资料,2019(18):91-93.

[4]刘彦明.应用型高校教师职业法律素质强化路径[J].晋中学院学报,2019(4):83-85.

[5]张晔.高等教育法规贯彻落实与高校教师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9(20):16-17.

[6]宫俐.以法为规,切实提升教师法治素养[J].法制博览,2019(26):131,133.

[7]唐瑭.高校教师惩戒机制的法治迷失及其价值回归——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网络舆论审判"事件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9(7):77-84.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高校教师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