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2020-12-01夏钧

青年时代 2020年25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资源

夏钧

摘 要: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地理环境

一、前言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特殊形态,人类社会是一个强有力的能动因素,它比地球上任何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深远得多。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平衡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自然平衡状态被逐渐打破。在這种情况下,既带来社会财富增加、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等积极影响,也产生了环境污染、资源紧张、人们生产生活条件趋于恶化等消极影响。正因为人类生存受到大自然的严重威胁,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的,并在其基础上经过时代扬弃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形式,是人类社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形态。人类社会产生至今,先后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业文明时期,这个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所以人们只能被动依赖自然;第二阶段是近代工业文明时期,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加,一度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系统;第三个阶段是现代生态文明时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生态文明的概念应运而生。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后所形成的理念、态度、生存及发展的方式,它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解决当代我国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的是资源约束趋紧,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大障碍。过去很长时间一来,人们始终维持着低技术含量和高浪费的资源消费方式,导致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资源消耗始终居高不下。其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里所指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比如,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水污染的程度十分严重。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水资源本身就十分紧缺,近年来我国的水污染事故仍然频繁发生,由此造成了水资源更加紧缺。最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尤为突出,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布局不平衡、生态系统承载力低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发展所导致的森林、植被覆盖率低并且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得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只有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涵义并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操,才能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上述现实问题,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研究深入,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日益全面。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循环、全面、持续的一种关系。具体来说,生态文明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生态文明要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性,就是经济的发展要在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内,不能滥用浪费资源,保持资源、环境的修复周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指,社会的发展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能力。

二是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友好的、平衡的、和谐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的是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类要懂得节约资源,懂得循环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三是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具有保护环境的普遍意识。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提高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增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取得成效,还要针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途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先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既要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又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力量。人类既能够用自己的活动引起环境的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同变化了的环境的一致。生态平衡的规律也和其他自然规律一样,是可以认识、可以利用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正确的思想的指导,就需要从以下具体路径入手改进: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只有实行最严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纳入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追究破坏生态的干部的责任,而且要终身追责;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环境问责制度,应将“谁决策,谁负责”作为追究政府决策失误的基本原则,杜绝环境不作为的现象;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让价格机制促进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倾向,让污染者承担污染后的责任。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以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破坏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暂的经济发展透支的是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循环经济能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两者达到平衡。循环经济是指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物质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经济过程。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推动节约发展,要迅速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合理制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计划和相关奖惩机制;其次要推动转型发展,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和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产业转变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最后要推动绿色发展,这要求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引导各类企业把发展责任与环保责任、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第三,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全面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前提。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民意识。首先,应加强全体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自然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其次,应加强宣传并制定相应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树立起崇高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改造过去不合理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习惯;最后,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觉维护生态文明,把生态建设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到每一件小事上,通过每个人的点滴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结语

生态文明是绿色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现代建设过程中,人们应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争取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谋求社会、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推动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