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甸牦牛冬春季节短期育肥效果初探

2020-12-01邹淑昆和嘉华都吉和云凤永宗和万忠毛建梅陈学礼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干草圈舍香格里拉

邹淑昆 ,和嘉华 ,都吉 ,和云凤 ,吴 倩 ,永宗 ,杨 玫 ,和万忠 ,毛建梅 ,陈学礼 *

(1.迪庆藏族自治州高原生物研究所,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2.迪庆藏族自治州科技情报研究所,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3.迪庆藏族自治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其中中甸牦牛是我国重要的牦牛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原中甸县)建塘、小中甸、格咱、东旺、尼西和洛吉等乡镇,另外在德钦和维西两县也有分布。现存栏数约为10万头[1-2]。中甸牦牛是迪庆州高海拔地区藏族群众的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来源。其生产模式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生产力水平还较为低下[3],牦牛肉产量低、品质不佳,销售价格不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牛的选择

将香格里拉市天成仑珠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出售的牦牛作为育肥试验牛,共25头,年龄为4~12岁。其中公牛18头,母牛7头。对照组随机选择4~12岁牦牛7头。试验牛在育肥前按传统方式进行24 h昼夜放牧,不时补饲少量青稞面和食盐。

1.2 育肥饲料

育肥饲料包括精饲料、青贮玉米和全株燕麦干草。精饲料为昆明田园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的肉牛育肥全价饲料,在有效期内使用。青贮玉米和全株燕麦干草由香格里拉市天成仑珠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其中青贮玉米在海拔3300 m的地区种植,没有籽实,为包裹青贮,开包即喂。全株燕麦干草籽粒为半饱满状态。

1.3 育肥时间和地点

育肥试验于2019年11月8日开始至2020年3月7日结束,育肥期为120 d。育肥工作在海拔3350 m的香格里拉市天成仑珠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尼嘎牧场进行。

1.4 试验方法

1.4.1 育肥场地建设。圈舍为彩钢瓦盖顶,钢架支撑,四周以空心砖砌墙,墙高2.5 m,墙与盖顶间留出1.5 m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换气。圈舍布局为双列式,圈舍长50 m,宽20 m。两边为牛床,中间为饲喂通道,通道宽3 m。牛床以沙土铺垫。前方设3道横杆,上2道横杆可上下滑动,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牦牛进行管理。

1.4.2 饲养管理。试验组将育肥牛用麻绳拴在料槽旁栏杆上,绳长80 cm。育肥前使用精制敌百虫拌料饲喂并对水喷洒体表驱虫,使用健胃散配合干酵母片进行健胃。给育肥牛每天饲喂全价肉牛育肥料2㎏,青贮玉米12㎏,全株燕麦干草1㎏,并按采食情况增减。每天早、中、晚三次饲喂,自由饮水。料槽和水槽每天清洗。对照组按传统养殖方式24 h放牧,适当补饲青稞面、玉米面和少量食盐。给参与试验的牦牛均配戴耳标。

1.4.3 称重。 分别在育肥 0 d、30 d、60 d、90 d和120 d早上9∶00未饲喂前称重。将放牧的牦牛在称重前1 d的傍晚赶到围栏内,分别在0 d和120 d称重。

1.4.4 屠宰率测定。对出售的5头育肥牦牛和3头传统养殖牦牛进行屠宰率跟踪测定,在屠宰前进行活体称重,屠宰后去除血液、皮毛、内脏和头蹄后对胴体进行称重。

2 试验结果

2.1 育肥增重效果

育肥120 d平均累计增重82.7㎏,其中增重速度最快的时段为30~60 d,日增重可达1.16㎏。其次为60~90 d,日增重为0.73㎏。育肥前期和后期增重效果不明显。对照组平均每头牦牛累计减重14.6㎏(见表 1)。

2.2 屠宰率测定结果

通过测定可知,经育肥的牦牛平均屠宰率为63.64%,未育肥的牦牛平均屠宰率为49.73%(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

表1 中甸牦牛育肥增重效果

表2 中甸牦牛育肥屠宰率

3.1 育肥各阶段增重程度存在差异

育肥前期(0~30 d)由于将牦牛从自然放牧状态改为圈舍拴系,改变了草料类型和生产形式,使牦牛身体机能处于适应过渡阶段,产生了一定的应激反应,因此增重效果不明显。育肥中期(31~90 d)牦牛已适应新的管理和采食方式,故增重效果明显,特别是在31~60 d,身体发生代偿性生长使增重值达到最高。在育肥后期(91~120 d)牦牛增重性能已达到峰值,日增重逐渐走低。因此对牦牛的短期育肥需要安排10~15 d的预饲期,使其逐渐适应环境和饲草的改变[4]。同时可近距离观察其身体状态,便于开展驱虫和健胃工作[5]。数据分析表明,正式育肥期以100 d左右效果最好,既可保证育肥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获得较高的育肥效益。

3.2 放牧牦牛减重是传统养殖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中甸牦牛生活的高海拔地区,牧草从10月开始枯黄,放牧的牦牛仅能采食少量的牧草,根本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养殖户用于补饲的也仅仅是少量的青稞秸秆和从田边地角收割并晒制的干草,有的补饲少量的青稞面,每年冬春季节放牧牦牛体重下降已是普遍现象。减重程度依赖于补饲的多少,在高寒牧区冷季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补饲通常导致牦牛严重掉膘甚至死亡[6]。

3.3 适宜的育肥时间能提高育肥效果

本次育肥从11月8日开始,育肥前一直实行昼夜放牧,补饲程度不高,因此在育肥过程中对育肥前减重部分进行了补偿增重[7]。另外利用7~9月天然牧场牧草丰富的优势,采取白天放牧和早晚补饲育肥饲料的方法,在进入冬季前完成育肥进行销售,可进一步节约粗饲料成本,提高育肥效益。

3.4 短期育肥可提高净肉率

短期育肥的牦牛为架子牛,体格已生长完成,身体骨架和内脏都已发育成熟而增重的可能性较小,育肥增重部分主要为肉和脂肪,因此其屠宰率相对于放牧不作育肥的牦牛会明显提高,净肉率也会增加。

3.5 采用舍饲育肥可降低能耗

牦牛虽然怕热不怕冷,但在高海拔地区,有时超过牦牛可抵御的临界低温依然会使其产生身体不适,加大能量的消耗。因此在冷季建设必要的棚舍开展舍饲育肥,十分有利于育肥牛生产[8]。

3.6 暖棚舍饲配合良好的营养条件有可能改变牦牛的繁殖习性

在传统的放牧条件下,中甸牦牛集中在7~9月发情,少量会在6月和10月出现发情表现。在本试验中,发现母牦牛在育肥中后期有发情表现。由此推断,在高寒地区建立暖棚,维持圈舍的温度,加之强化补饲,有可能使母牦牛改变原本的繁殖习性。

3.7 牦牛的性别和年龄影响育肥效果

在育肥过程中,发现青年牦牛相对于年龄大的牦牛增重更快,公牦牛比母牦牛的育肥效果更佳,绝对增重量也相对较高。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9]。其原因在于青年牦牛和公牛身体机能强、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好、饲料报酬高。性别和年龄也是影响肉品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母牛的肉品质要优于公牛[10],青年牛的肉品质要好于老年牛[11]。

3.8 中甸牦牛育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给育肥牛每天饲喂全价肉牛育肥料2㎏、青贮玉米12㎏、全株燕麦干草1㎏,按当地市场价格计算,每天投入约为16元,育肥120 d共需投入草料成本1920元。通过育肥累计增重82.7㎏,按当地活牦牛每千克单价45元计算,增重部分可收入3721.5元;扣除草料成本后可收入1801.5元。与传统放牧相比较,加上减重部分还可多收入657元。因此育肥牛相对于传统养殖的牦牛,在不计算人员管理成本的情况下可增加收入2458.5元。

4 结论

鉴于当地牦牛养殖户科技素质普遍不高,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相关部门要加强研究,着力探索既符合当地实际条件又能进一步提升中甸牦牛养殖效益的技术模式,并通过培训、示范和指导,使牦牛养殖户能够切实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生产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干草圈舍香格里拉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香格里拉行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Around the Farm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寻找香格里拉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迷行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