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园城市背景下社区体育公园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2020-11-30赖文波李银洁

创意设计源 2020年5期

赖文波 李银洁

摘 要 公园城市强调“先生态后空间”,要求以生态筑基,因此,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区体育公园需要突出生态设计,承接公园城市下的生态建设,优化城市生态系统。从景观基础设施角度解析社区体育公园作为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生态本质。在宏观层面,重点探析重庆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布局对于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作用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完善作用;在微观层面,从生态视角研究重庆心湖北社区体育公园的景观生态设计策略,从地形重塑、生境重建、场地重组等方面探索社区体育公园景观设计应该如何构建自身的生态体系,支撑公园城市下的生态建设。

关键词 公园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社区体育公园;生态体系;生态服务

引用本文格式 赖文波,李银洁.公园城市背景下社区体育公园生态体系构建研究——以重庆社区体育公园为例[J].创意设计源,2020(5):4-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Park Eco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ark City

——Taking Chongqing Community Sports Park as an Example

LAI WENbo,LI YINjie

Abstract The park city emphasizes "ecology first, space later" and requires ecological foundation. Therefore, community sports parks that emerg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ark city construction need to highlight ecological design, undertake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ark city, and optimize the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Analyze the ecological nature of community sports parks as urban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At the macro leve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Chongqing community sports park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space patter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at the micro,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study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strategy of Chongqing Xinhubei Community Sports Park, and explore how the community sports park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uild its own ecological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terrain remodeling, habitat reconstruction, site reorganization, etc., to suppor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city.

Key Words park city;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community sports park; ecological system; ecological service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自然监控视角下高校校园空间安全防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6180760)阶段性成果。

引言

2018 年习总书记在成都提出“公园城市”理念,这是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之后发展出的新型绿色城市发展模式,也成为我国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议题。公园城市提倡生态优先,空间后置,那么在城市层面的公园应当如何践行生态设计成为落实公园城市建设的必要议题。近年来,以珠海、重庆为代表的城市建设的大量社区体育公园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主要践行对象,并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集绿色生态、运动休闲、邻里交往、地域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公共空间。因此,社区体育公园在生态层面上的设计对于支撑公园城市的生态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希望通过探析重庆社区体育公园的景观生态体系设计为未来建设提供参考。

一、公园城市背景下的社区体育公园

(一)“先生态后空间”的社区体育公园设计需求

公园城市是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式,主要为了缓解居民与土地、城市与自然、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1]。生态价值是公园城市中的重要特点,“先生态后空间”要求保护现有场地的自然条件,开展生态修复,重建生态系统,恢复土地的自组织能力;在此基础上控制建设强度,以生态为基底承载复合化的功能和活动,进而实施景观重建[2],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机整合和良性循环[3]。随着公园城市的提出,社区体育公园应运而生,2018-2020年,以重庆为代表的城市利用城市闲置地建设了大量的社区体育公园,成为缓解城市土地建设压力、提供公共服务和生态服务的绿色场所。从城市闲置地更新为城市公园绿地,其土地性质的改变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虽然社区体育公园至今未有明确的学术定义,但相关研究对其基本内涵认识一致,综合《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中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以绿化为本底,满足周边居民生态休闲、运动健身和邻里交往需求,配备体育健身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绿化与环境设施,具备足够绿化率和活动场地,向居民免费开放的绿色公共空间[4]。其中特别强调社区体育公园的生态绿化基底,这是区别于社区体育场馆或体育场地的生态建设,也是践行公园城市生态优先的第一步。

(二)社区体育公园作为景观基础设施的生态本质

在城市这个“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之下,社区体育公园不仅仅是要满足自然的生态,还要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需求。正如景观基础设施作为媒介,将自然资源的土地规划与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分别满足自然生态需求和社会生态需求[5]。社区体育公园一方面提供以各种生态过程为主导的绿色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又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为社区提供体育类公共,在景观的框架下与城市的配套设施发展协调。

社区体育公园作为景观基础设施将生态主导的绿色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结合,从公园内部的组成成分来看,绿色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林地、草地等生态绿地,是社区体育公园功能组成成分中的绿化与环境设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体育健身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等功能设施和活动场地;生态空间和公共空间通过有机地整合最终以社区体育公园的形态呈现,为社区提供生态调节和公共服务,进而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社区体育公园的设计过程是城市的生态进程,也是生态基础设施的修复重建过程和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过程,作为景观基础设施的自然方式同时解决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生态问题,也实现了从功能单一的公园形式向复合功能的公园形式转变。(见图1)

二、社区体育公园对公园城市的生态支撑

(一)生态空间格局优化

社区体育公园不仅仅是绿色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单一组合,其不孤立于城市系统,更是作为景观基础设施介入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以重庆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为例,2018年重庆市开展社区体育公园建设行动,通过统计现状闲置地和现状公园分布,根据土地条件和社区性质将公园分为综合型、园林型和滨水型。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社区体育公园扮演着最小的生态单元,在主城区建成区公园绿地匮乏的情况下以生态斑块的形式补充绿地系统网络,实现500米可达的公园绿地生态建设和生态网络覆盖,在空间布局上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并且可作为动物城市栖息地和迁徙的停留地。如果将城市作为一个大生态系统,那么居住区、商业建筑作为生态组团存在,通过社区体育公园、生态廊道等景观基础设施的连接形成一个大公园[6]。此外,为协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Ⅰ、Ⅱ、Ⅲ、Ⅳ四类社区体育公园的规模配置体育设施、文化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类型和数量(见图2),从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配置。

(二)生态系统服务完善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简称 MA)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7][8]。综合城市公园的主要生态服务类型和社区体育公园功能组成特征,社区体育公园主要提供自然生态调节服务和社区生态文化服务两大类生态系统服务。

1.自然生态调节服务

社区体育公园以生态绿地为基底,主要通过公园内的绿化与环境设施起到调节服务。公园内部的草地、林地等生态绿地和植草沟、可渗透铺装等生态基础设施可调蓄区域雨洪,保持水土,改善公园的土壤基质条件,并通过植物配置构建出社区的小型生态系统,成为动植物的小型栖息地;此外,植被层还可通过遮阳、植物蒸腾作用和雨水蒸发调节区域的微气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社区体育公园具备一般城市公园具备的生态調节服务,解决自然生态问题。

2.社区生态文化服务

社区体育公园通过配置体育设施、文化设施、配套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以审美体验、游憩生态、文化多样性、场所感等方式实现。首先,各类设施与场地结合设计,以景观设施、景观构筑、景观场地等景观化的方式呈现,具备基本的审美价值,为居民提供游览服务;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跑道、健身器械等体育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运动的场所,有助于倡导居民健康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公园内的休憩坐凳和公共空间有助于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和疲劳,也是居民间进行公共交往的有益场所。公园使用者多为周边居民,社区体育公园内的公共空间成为促进居民间交往的媒介和平台。而景观文化装置、书吧等文化设施强化了当地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如场地中央的圆形彩色构筑转译自百家衣文化,根据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而设计的景观衍生文化价值;商业建筑、厕所等服务建筑和饮水点等配套服务设施增强了公园的服务意识和居民的满意度,打造出社区的场所感,使居民在公园中找到场所认同和归属感。

(三)公园场地生态系统策略

从宏观的战略生态布局落实到微观的公园空间生态设计是必要的实践过程。作为“公园城市”的主要践行对象,社区体育公园需要以生态为基底,在空间布局层面整合生态绿地和社会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根据现有生态条件配置绿地斑块,根据场地大小、地势等情况合理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或活动场地,最终以生态空间、公共空间集于一体的公园形式呈现。

2018-2019年重庆市建设开放了首批社区体育公园,由于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地城市,场地往往存在竖向高差,这不仅加大了公园场地设计的难度,更加在雨洪排蓄、动植物生境设计等生态协调上存在障碍。其中,心湖北社区体育公园(以下简称心湖北公园)是基于山地地形设计的典型案例,其生态体系的构建策略也值得借鉴。心湖北公园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设计前土地为闲置地,场地内存在水坑和少量种植,整体呈内凹状,场地边缘道路与最低处存在4米高差,与雨水排蓄、生境重建、各类设施场地的布局存在矛盾。设计遵循“先生态后空间”原则,并满足市民体育运动、休闲交往的需求,将绿色基础设施与基础服务设施融合到场地设计当中,通过地形重塑、生境重建、场地组合三大策略,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体育、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见图3)。

1.地形重塑策略

心湖北公园最大程度地尊重了现有地形条件,保留了场地原有的竖向特色。由于公园整体地势低于周边道路,场地内容易形成积水,因此地形设计对于排水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场地内的土方平衡,最大限度保留了现状标高,采用局部挖填方的策略,将现状的坡地设计成“坡地—台地—场地”的复合形式,将城市的雨水管网设施与公园地形结合设计,使设计后的坡地、台地、坡道的走势与雨水径流的方向一致,减轻公园排水沟以及城市雨水管道的排水压力,使公园利用自身地形实现自组织排水(见图4),也能保证公园局部的雨水渗蓄。最终以土方平衡和生态排蓄的思路初步构成公园的地形骨架,形成了层级式的台地结构,四周为放缓的草坡,过渡到中部较为平坦的各层台地,台地与台地之间以草阶、缓坡草坪、缓坡步道等过渡。

2.生境重建策略

心湖北公园为Ⅳ类社区体育公园,整体建设绿地率为65%,绿化覆盖率为75%,满足《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绿地率不得小于6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5%的基本要求。通过严格控制生态绿地和建设用地的用地面积比例保证了公园的生态基底。

心湖北公园整体呈现为绿色开放空间,由林地、台地、疏林草地、缓坡草地等绿地构成生态基底,各类生态斑块共同构成公园的基本生态结构(见图5)。

通過植物配置和生境重建完成公园生态基底的设计,为保证植物立地条件和动物栖息,公园绿地的坡度控制小于20%,公园树种多采用黄葛榕、香樟、栾树等乡土树种,配置鸢尾、葱兰、麦冬等地被植物,通过多种类、多层次的植物改善原有贫瘠的土壤环境,营造容纳不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在地生境。

为实现公园的生态循环,将公园与城市雨水基础设施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雨水最大化处理方式[9]。除了生态绿地外,还需要进行局部的海绵设计,与场地结合置入生态基础设施,在公园内部架构起生态网络。社区体育公园的生态基础设施主要通过连续的生态植草沟、雨水花园以及透水铺装进行(见图6)。沿环线步道边缘设置排水设施汇集四周草坡的雨水径流(见图7),引流至周边道路的雨水管网;在四周的疏林草地或密林的低洼处设置雨水花园或下凹式绿地形态结构,可调控绿地中的径流关系,对雨水进行缓存、渗蓄,减少径流量,延长汇流时间[10],实现雨水净化、回补地下水源的小生态圈循环。另外,在人工活动区域中采用了透水铺装和植草砖进行可渗透地面的设计,增加了雨水的下渗量,减轻雨水径流的压力。

3.场地重组策略

除了保证公园内部的雨水排蓄和生境建设之外,心湖北公园采用最小干预策略,结合现有的场地尺度,置入体育设施、文化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绿化与环境设施四类设施及其所需的功能场地(见图8)。在体育设施的设计上,结合各个层级较为平坦宽阔的台地布置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广场等体育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形成绿地环绕场地的组合形态;而儿童游乐设施可结合坡地或台地的高差特征设置滑滑梯或攀爬类的儿童设施,将家长看护的休憩场地结合缓坡草坪设计成看台式的草阶;结合缓坡设置环线步道,可供居民散步、跑步,并且具有山地特色。而配套服务设施多以商业服务建筑、书吧、厕所等建筑形式出现,多设置在入口平坦的区域。文化设施和环境设施多以装置构筑、休憩坐凳、标识牌等形式设置在主要功能场地周边。通过功能与地形的组合,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模块与生态基底有机地嵌合在一起,完成了生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组合,以景观化的公园形态呈现。

三、社区体育公园的生态体系构建

(一)宏观层面的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优化

1.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缺口出发,优化最小单元公园的生态体系设计,从生态斑块角度布局社区体育公园,以此优化

基质、斑块、廊道城市生态网络,并且实现公园500米可达的空间布局。

2.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为更好地承接城市公园体系系统建设要求,明确景观基础设施定位,社区体育公园应当结合城市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要求,明确社区体育公园体育设施、文化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指标,进而更加准确地以景观基础设施为载体打造社区体育公园景观。

(二)微观层面的生态体系策略

1.遵循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保留场地原始生态特色,构建生态基底

尊重场地原始生态地形和生态特征,优先构建生态基底,从生态修复视角合理配置林地、草地等生态斑块,结合场地生态排蓄功能和土地恢复需求搭建稳定的生态框架,配置复层植物群落,营造丰富的生境;配置植草沟、雨水花园、下凹绿地、可渗透地面等技术化的生态基础设施满足场地的生态需求和海绵需求。

2.生态与形态系统整合,有机组合功能设施与生态基底,打造景观基础设施

社区体育公园区别于一般城市公园,其功能性更加明确,需要合理布局体育设施、文化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空间位置;将四类功能设施与林地、疏林草地、缓坡草坪等各类绿色基础设施有机结合,以景观的手法化解地形、高差等带来的设计难点,为居民提供绿色生态、健身运动、休闲交往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打造视觉多维的景观空间。

(三)生态文明建设

引入地区文化元素,将社区体育公园创造为居民提供审美价值、游憩价值、文化认同和场所认同的社区空间。社区体育公园在空间设计当中可提取当地或社区的典型文化元素,转译成公园的设计要素,以景观装置、场地构筑

物、标识设施等形式呈现,唤起社区居民的地区认同感和场所感,提升居民在社区生活的自我认同价值,实现社区体育公园的人文生态价值。

结语

随着公园城市的建设进程,社区体育公园的建设愈加成熟,而尊重生态、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共景观设计还在探索当中。希望通过景观基础设施角度去解读社区体育公园对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意义,从生态视角探讨社区体育公园景观的生态体系策略。同时也希望从不同角度解读社区体育公园的设计策略来支撑公园城市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进而引发对于社区体育公园生态体系构建、在地文化设计的一些思考,旨在更好地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浩. "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公园城市规划建设讨论[J]. 中国园林, 2018, 34(10):22-27.

[2]吴岩, 王忠杰, 束晨阳,等. "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J]. 中国园林, 2018, 34(10):36-39.

[3]成实, 成玉宁. 从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与形态辨证[J]. 中国园林, 2018, 034(12):41-45.

[4]王敏芳,刘玉亭,邱君丽.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J].南方建筑,2016(5):71-76.

[5]翟俊. 协同共生: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到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J]. 规划师, 2012, 28(9):71-74.

[6]翟俊.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 建筑学报, 2010, 000(11):6-11.

[7]张玉钧, 薛冰洁. 生态基础设施视角下的城市生态修复策略[J]. 城乡规划, 2017(3):53-59.

[8]李锋, 王如松, 赵丹.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现状、问题与展望[J]. 生态学报, 2014, 34(1):190-200.

[9]翟俊. 景观基础设施公园初探——以城市雨洪公园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10]韩林桅, 张淼, 石龙宇. 生态基础设施的定义、内涵及其服务能力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8, 39(19).

赖文波 李银洁

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