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田白玉雕刻艺术漫谈

2020-11-30张红哲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和田玉产地

张红哲

摘要:近年来,和田白玉的日渐缺乏,促使民间对白玉的收藏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笔者从事和田白玉雕刻数十载,通过对和田白玉材料不断的深入了解和日趋成熟的雕刻技艺,由此开篇,跟大家探讨和田白玉的雕刻技艺和收藏价值。

关键词:和田玉;产地;雕刻技艺;收藏价值

提起白玉,人们不期而同地把它与宝或者宝贝联系到一起。中国古代文字中,“宝”写成“寳”,意指放在“家”里的玉与贝壳。玉从新石器时代就被人们视作与天神沟通的神灵之物。似乎谁拥有它,苍天会庇佑,天灾人祸不用担心,财势跟着来。因此玉为人们所憧憬,被人们所追求。最终在中国演绎成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的璀璨的玉文化。白玉不仅被人们视为至尊至贵,还被文人雅士视为高尚、纯洁。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君子比德于玉”。几乎整个封建王朝,都提倡“君子无故,玉不去身”。198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旧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了一对精美的玉玦,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范围内最早的玉器。

在国际上,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玉划分为硬玉、软玉。他通过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硬度差异上的不同,对中国的和田玉和翡翠进行测定后,称和田玉为软玉,翡翠为硬玉。从矿物学的角度考察,中国软玉都是以透闪石为主,内含阳起石等多种成分的多矿物集合体。矿物学上称透闪石族,化学名称为“含水钙镁硅酸盐”。软玉中白玉最为稀缺。透闪石含量可高达99%,含铁质少,还含微量磷灰石、磁铁矿等。密度2.95g/m3。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称“羊脂白玉“。是玉中上品。有“白如隔脂”之美誉。其本身为白色,但透过灯光带温粉色。数量稀少,价格不菲。白玉原料的天然形状一般分为籽玉、山料玉、戈壁滩玉、和山流水玉。籽玉形成过程漫长,往往需要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所以它的质地坚硬细密、细腻温润,是白玉中的上品。中国最好的白玉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白玉的大美特性,使它在全世界的软玉中始终处于崇高的地位。古往今来,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白玉是人们心中的瑰宝。

白玉有四个比较集中的产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俄罗斯、中国青海省、韩国和朝鲜。新疆白玉和俄罗斯白玉的主要差别在于透闪石的含量、颗粒大小和结构的稳定程度。新疆白玉含透闪石成分可高达98%,俄罗斯的白玉含透闪石的成分低于95%,由于俄罗斯透闪石颗粒粗细不均匀,俄罗斯白玉缺乏滋润感,俄罗斯玉结构较松,硬度低于新疆白玉。与新疆白玉比较,显得粗糙、刚硬。但是随着开采的扩大,目前市面上的新疆白玉的品质也有所下降,所以优质的新疆白玉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

新疆白玉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脉理坚密、细致温润、时宜雕刻、抗压度高、出声悦耳。怎样将白玉本身的美感曲尽其妙的发掘出来,使一件璞玉经过琢也、磨也成為出神入化的艺术品,是玉石雕刻设计的关键所在。每一件玉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是在表象上的差别,还有作品本身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玉石雕刻手工艺人,传承发扬雕刻技艺,既是使命,也是历史的重担。我认为,在传承和田白玉雕刻这门非遗技艺时,还应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时代文明、个人精神上的东西融入其中,形成有文化内涵、有特色的物件。既要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追求“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就是作品题材与原料本身关系的完美结合,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这块和田白玉就该做这个题材,做任何其他题材都是一种浪费。在具体的玉雕创作过程中。创作理念不能脱离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融合创新、加入一些时代元素。

遇到一块有特色的和田白玉时,往往会使玉雕匠人非常兴奋,思路也随之活跃起来。例如我设计的一件作品《钟馗醉酒》。这件作品的料形类似于凌锥,并且三之一的浆石杂质中间又带了一块白肉。所以这块籽料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时我从几个角度去考虑和设计,感觉料形都不是很理想。最后我将白玉原料反过来观察,翻来覆去琢磨应该做杂质部分,还是做三分之二的肉质部分。我感觉浆中间那部分细腻的玉肉部分像一个酒坛的形状,所以从与酒坛的历史人物中考虑,再由于石头的形状也符合一个人物的动感形象,我就考虑到钟馗醉酒。在制作手法上,我采用工写结合的手法,把钟馗的面部做得特别精细传神,胡须飘逸,双手刚劲有力。他的衣服完全依靠浆石天然颜色的消失过渡,模仿泼墨写意的手法,基本没有处理。

每件作品的雕刻设计都是赋予这块白玉生命,也是笔者绞尽脑汁的过程。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料,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去创作设计。用恰当的手法表现,把它的价值清晰化、具体化,最终达到恰如其分的效果。我看书很杂,各类书籍都有研究。也经常看其他人的作品。仔细观察生活,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都会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遇到难设计的玉料,一时半会儿想不出理想的设计方案,我会时时刻刻在脑子里思考。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设计的灵感来源。创作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一个人知识储备、创作实践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在玉雕设计创作中,把写意和工笔两种绘画形式融合进我的玉雕中,这是我作品艺术风格形成的起点。这两种绘画,工笔细腻,略呆板。写意灵动,但容易空泛。兼工代写,发挥两者的优点,舍弃各自的弊端。这种绘画的理念表现在玉雕艺术上,就是主题部分交代清楚,比如人物的面部和手等重要部分要刻画到位,让主题突出。其他地方,生动简洁,以大写意的手法完成,留出一些空白,给人想象的空间。

和田白玉虽然只是一种材料,但是白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和木、瓷都不一样。玉雕界内有这样一种说法:“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历代玉雕师傅传授下来的,是几千年来玉雕文化的组成部分。避凶趋吉、吉祥如意这些美好意愿,古今人们所共同向往,跨越时空,这些题材过去要做,现在要做,以后同样要做。很多外国人不懂玉,也不认可玉,在他们眼中玉雕艺术只是普通的工艺品,因为他们不了解玉背后的文化内涵。玉雕就是要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来雕刻设计,表现中国人喜爱的题材,传达吉祥美好的寓意。如果脱离了传统、抛弃了吉祥寓意,玉雕作品就会失去它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振峰.白玉品鉴与投资[J].上海工文化出版社,2014(04):27-28.

猜你喜欢

和田玉产地
和田玉的艺术鉴赏
重器千秋——和田美玉
八字诀鉴别和田玉
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着重消费型
辽宁三市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产地
和田玉的内在美
收藏和田玉谨防六大误区
天津86%养殖场获无公害产地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