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研究

2020-11-30张静如

工业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浪漫情怀字体设计

张静如

关键词:粗野主义;浪漫情怀;字体设计

众所周知,字体的诞生最初是具有表意性质的图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把这种图像化慢慢演化成今天的文字。这个“表意”,就是记录和传递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就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可以用“粗野主义”和“浪漫情怀”的概念来概括这种主观情感,在现代字体设计中,不仅要有这种独特的形式意蕴,更要有深厚的情感共鸣。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粗野主义

“粗野主义”是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所代表的粗狂建筑风格的设计倾向,其名称最早在1950 年代由英国建筑设计圈提出,1980 年代末史密森夫妇第一次使用了“如其所是”的说法来概括在粗野主义时期的设计方法和思想[1]。后来评论家雷纳· 班哈姆在《新粗野主义》中把粗野主义的设计原则总结为:把材料的视觉表现和真实的使用合二为一,看上去是什么样实际上就是什么样,具有一种直接性 (Immediacy)。班哈姆认为这正是新粗野主义建筑的核心。即真实的表现材料与结构,在这一点上与现代字体设计的形式美感有相通之处,都是具有“粗野主义”的设计表达。

1.2 浪漫主义

“浪漫”一词来源于英文的“Romantic”的音译,最初是从法国的“Romance”,现在多意味“充满幻想,富有诗意”。在西方,“浪漫主义”常被用来评价文学和艺术作品,曾作为一种艺术思潮风靡欧洲。而在中国古代的宋朝,诗人苏轼在《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中写道:“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这里的“浪漫情怀”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抒发个人情感。由此可见,“浪漫情怀”形态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因而也在设计表达中备受推崇。

2 基于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意义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汉字更为多样化发展,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独特视觉特点和内涵,字体设计的美被更多地发掘和展现。日本设计大师浅叶克己说过:“文字有三个层面,一是书写在表面上的文字;二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就是激发人们的艺术想象力的文字[2]。”由此可见,字体设计不僅仅是一种情感与文字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对文字本身的回归,是字体设计创意升华的过程。而情感化才是最高层次的设计,是设计的灵魂,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强大生命力。

首先,“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基于传统汉字的文化上,结合时代的特色,打破固有的、常规的思维,在笔画、结构上进行创新,以形表意,使字体设计表现出更加丰富多样、有趣新奇的视觉效果。

其次,对于更接地气的生活习俗、文化休闲等主题的文字表达上,不拘泥于单一的电脑或手绘的表达形式,而是采用肌理并结合不同的材料展现出不同的效果,随性却不失个性,更贴切形象地表达出地域情感。

最后,基于“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结合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元素以及图形符号等,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实际上是文字的意境和内涵的形象化。如同欧阳修在《題盘东图诗》所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面[3]。”赋予文字以情感和温度,建立与设计作品的互动,使字体设计的外在形象表现与内在情感内涵相统一,引起观者的共鸣,产生持久的情感。

3 基于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方法

3.1 豪放不羁的笔画设计

“粗野主义”形态的字体设计,整体上给人以一种“豪放不羁”的感觉,其笔画不统一、不对称、歪歪斜斜或上或下、杂乱无章,带有原始的粗狂特点。这种毛糙、沉重、天然又不事修饰的感觉,恰恰能表达字体设计的“巧妙”韵味。

在常规字体设计中,字体的笔画均匀,规整统一,而在富有“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表达中,却恰好与之相反。宋代书法家米芾曾说:“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4]。”指的就是书法浑然天成,潇洒自如,这点就与粗野主义的字体设计一脉相承;同时,借“字”抒“情”,寓“意”于“象”,在字体作品中融入个人的情感,这又是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如图1,“春夏秋冬”四个字,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笔画,而是有微妙的变化,配合字体本身加上长短、粗细、曲直的变化,以及笔画组合之间的疏密关系,体现出轻松感,看起来似乎很随意,这种刻意的不统一使字体设计给人一种跳跃和活力感;同时,在“口”“日”等闭合区间的设计处理上,选择填充处理,却又不完全填充,而是保留一定的空间感,有了虚实强弱的对比,使字与字之间产生了“面”的呼应,“面”中又加入了具体物象,起到点缀和丰富的作用,可谓是“粗野主义”中有“浪漫情怀”情怀,“浪漫情怀”中又不缺“粗野主义”。

3.2 不守常规的结构设计

除笔画以外,结构对字体设计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常规的字体设计中,无论是上下、左右、包围、半包围结构,都是有章法可循,遵守严谨的框架骨骼规律。而在“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表达中,却是“不按常理出牌”,不被规矩约束,摆脱了框架的束缚,但又是由传统的结构外形变化而来,更注重字体的形态和意境的表达,粗狂的客观外形,细腻的主观情怀,带给观者一定的联想和思考,正如荆浩在《笔法记》这样写道:“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5]。”

如图2,“一拍即合”四个字,大小不一,重心倾斜、不平稳,但是视觉上又能达到平衡的感觉;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巧妙转化,每处间距的设计都结合了字体本身的特点,在结构之间产生可以自由穿梭的空间感;且整体设计成梯形,不是常规的方块,摆脱了“方块字”框架的束缚,又是由传统的结构外形变化而来,不再呆板,更自由地表现汉字的内涵,使字体表现出张狂粗野又不失浪漫活泼的个性。

3.3 真实自然的肌理设计

此外,在“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中,赋予字体设计一定的肌理感,这也非常重要。在字体设计中融入肌理,不仅能使作品变得生动、具有真实感,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意境表达可以升华主题。具有“粗野主义”和“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本质上就是“粗野豪放”与“浪漫抒情”相结合,唤起人们共鸣,从而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

在上文中提到的“春夏秋冬”字体设计,实际上是使用“刀痕法”“拓印法”等表现肌理效果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在字体中,使用单个或组合的刀刻方式,结合石头的纹理,形成丰富多样的字体设计。“粗野主义”可以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表现出纹理的虚实、深浅变化,更有层次感地体现字体设计或古朴或现代的自然特点、富有内涵的文化感等。

3.4 丰富多样的外形与细节设计

在“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创新思路上,不仅仅是通过笔画、结构、肌理的创新等提升其视觉吸引力,更要不拘泥于汉字的外形、细节的临摹和复制,用“粗野主义”的“写形”方式,表达“写意”的追求,传达出“浪漫”的情怀,对美好生活的认识,这也是对字意本身的延伸和发散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表现的不仅仅是设计思维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文字内涵的创新,是把文字形象化表达的过程,最后在视觉上显示出别出心裁的效果,使观者在情感上与字体设计产生共鸣。一切从字体设计作品本身出发,设计出符合现代设计趋势的创新型作品。

4 结语

在“粗野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字体设计格律探寻中,注重形式和内涵的美,立于本身的文化底蕴之上,完成别具一格的创新作品,不仅仅是外在的客观形式,更饱含深厚的内在主观情感,从而达到想要的视觉效果。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设计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意性汉字形象,充分发掘汉字之美,让字体设计在新时代中不断进步,迎接未来的挑战。

猜你喜欢

浪漫情怀字体设计
万裕屏
浮光掠影
少女感
浪漫情怀总是诗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字体设计研究
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浪漫情怀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