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初探

2020-11-30庞高杰

政工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础指标政治

叶 纲 庞高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军事领域基础数据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日益凸显。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作为军队基础数据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分析评估政治工作建设质效、科学预测发展趋势、实现智能决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深入探索大数据时代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准确把握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目标要求,深刻剖析其矛盾问题,积极研究破解之策,为推进政治工作转型建设、提升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强大数据支撑。

一、深刻剖析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存在的矛盾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军事数据工程建设中的广泛运用,军队政治工作领域基础数据建设初具成效。但目前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深度支撑政治工作转型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统筹规划不科学,制度机制不健全。政治工作领域基础数据建设目前尚缺乏全局性统筹,工作机制没有完全理顺,导致任务不清、职责不明、标准不一、沟通不畅、重复建设等问题。由于缺少专业领导机构牵头组织和归口管理,一些大单位政治工作业务部门围绕各自专业需求自主建设开发数据,数据采报及分析处理制度机制不健全,造成各单位干部兵员、组织建设、文化装备等数据信息横向不合、纵向不通,有价值的数据无人采、采集的数据难利用。同时,由于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涉密数据安全管理等原因,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涉密数据资源管理规定操作性不强,跨单位跨部门采集利用数据存在“权限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

(二)技术条件不完备,数据采集研用难。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离不开专业设备、技术和人才支撑。从硬件设施来看,计算存储资源分布在不同部门管理,缺少统一的容灾备份中心;基层末端带宽严重不足,数据采集多为人工录入,工作量相当巨大。从技术手段来看,采集范围、内容和方式受技术制约比较大,数据采集更新周期比较长,动态数据采集还不够规范,极大地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实用性。从人才支撑来看,缺乏专业化数据人才,数据采集与研用不经常、不广泛、不深入,即便采集了数据也不会辅助建模,很难直接、快速使用数据形成决策优势,数据效能大为降低。

(三)建设标准不统一,综合利用效率低。当前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各业务领域数据指标条块分割、自成体系、格式各异,兼容性、完备性、可靠性差,这些“数据孤岛”既造成数据重复录入和大量冗余,又无法保证数据一致性,使大数据资源统筹更加困难。具体来讲,业务数据建设发展较快,但各业务部门数据分类、数据格式、代码标准、建模运算都有其特殊要求,从而造成不同部门乃至部门内各系统数据差异和冲突,阻碍跨部门数据整合应用效果;业务应用系统研发和推广的力度加大,但对接数据库建设不够,业务工作产生的大量原始数据未能及时收集和深度加工,导致数据资源价值密度小、可利用率低。

(四)数据规模体量小,服务支撑决策难。总体来看,数据资源库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更落后于部队建设现实需求。从内部资源来看,政治工作基础数据主要分布于军以上政治机关组织、人力资源等业务部门,旅营以下单位政治工作数据内容比较缺乏,数据资源还难以达到“大数据”规模;数据库中静态数据多、动态数据少、更新速度慢,其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关联性差,应用价值非常低,难以满足辅助预测趋势、洞察规律、优化决策需求。从外部资源来看,引接获取数据源相对较少,整合融合第三方大数据资源缺乏资金、保密技术支持,政治工作基础数据的专业化、规模化、实用化亟须加强。

二、扎实推进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的对策思路

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当务之急,必须牢固树立“目标牵引、体系支撑、精准采集、发掘应用”理念,扭住弱项、盯住急需,抓重点带全面、抓关键求突破,切实发挥好支撑政治工作转型建设功效作用。

(一)坚持目标任务牵引,科学统筹数据建设。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和系统性特点。必须站在数据强军、服务战建的全局高度,科学统筹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搞好顶层设计。要加强工作筹划,理清建设思路,从政治工作基础数据的体系架构、标准规范、服务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好现有数据库和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建设的质量效益。健全组织领导。针对全军部队政治工作数据类型多、分布广的实际,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全军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制,打破军委机关、战区、军种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行政界限和“信息堡垒”,从战略层面规范各类数据标准,使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充分流动;通过加强授权管理,便利专业人员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使用数据,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归正建设导向。牢固树立备战打仗鲜明导向,通过采集、整合和深度挖掘有价值的政治工作基础数据,客观反映政治工作服务战斗力建设的质量效益,为党委首长和机关开展政治工作规划制定、资源调控、项目推进、绩效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持。

(二)着力构建指标体系,有效支撑数据需求。从工程化实现角度看,指标牵引和支撑数据需求,为基础数据的常态采集、积累以及各项指标的实时动态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持续推动数据采集业务化发展和数据资源体系形成。精确刻画指标。指标应准确刻画政治工作规模结构、基本要素、数量质量、功能性能、运行状况、发展环境等数据信息,清晰界定指标的内涵和外延,防止出现明显的指标多义和范畴界定不清等问题;在相关数据融合基础上实现相关性比对、多维度描述、基础知识储备等功能,为各类型、各层次的智能决策需求提供指标评估服务。多维构设指标。应着眼涵盖不同层级单位、不同业务部门数据需求,多维构建标准化、通用化、可扩展性的指标体系。按照专业领域,可设置党的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战训政治工作、政法群联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等若干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可具体细分为若干次级指标;按照编制结构,可分为军委、战区(军种)、集团军、师(旅、团)、营、连以下6 个层级指标。动态优化指标。应重点围绕对战斗力的贡献率,突出关键领域数据需求,对指标进行审核验证,并依据权限对相应指标作出调整取舍;要合理优化各项指标的支撑数据项,为各个业务领域指标计算提供评估模型,计算结果直接绑定于相应指标并用于结果呈现。

(三)注重精准采集数据,确保数据建设质量。采集是数据获取和运用的源头,提升采集质量至关重要。结合大数据的广泛运用,政治工作基础数据采集应做到广度大、向度准、精度高、真度强、融度深和速度快。数据采集实时化。政治工作基础数据系统是建立在军队基础数据平台之上的,通过基础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实现政治工作领域数据采集与指标计算的实时更新是其鲜明特点,因而不能采用传统统计学随机批次性采集方法进行基础数据采集,而应注重数据采集的原始性、常态性和实时性。数据采集多元化。既要重视个人、机构、媒体等传统采集源,又要利用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等数据源;既要由人工动态采报数据,又要从业务部门数据库中抽取数据;既要采集关系型结构化数据,还要采集大量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确保统计数据全面详实、描述数据形象具体、评估数据科学系统,构建精准覆盖应用需求的政治工作基础数据资源。采集方式智能化。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研究开发政治工作基础数据智能采报系统,综合运用数据自动规范化采集和综合集成、涉密数据脱敏可控处理和数据质量校核验证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及时收集、动态更新、综合运用和按需发布。

(四)强化挖掘分析能力,实现数据终极价值。基础数据的终极价值在于提供精确预测、辅助科学决策。政治工作基础数据与军事工作、后勤装备工作基础数据相比更具复杂性抽象性,如果缺乏挖掘和分析能力,就难以实现其最大功效。增强集成整合能力。要规范政治工作基础数据格式,建设统一的数据环境与访问标准,依托全军基础数据平台,有机整合各单位各部门政治工作数据信息系统资源,同步采集互联网、强军网、“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在线数据,提高数据采报、识别、处理、共享效率及易用性。提高精准预测水平。要注重对各类静态和动态、计划和非计划、结构化与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处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汇集关联、图谱分析和仿真推演,更加精确地掌握政治工作动态、评估建设效能、预测风险隐患、探寻内在规律,形成基于数据理性分析认知的决策机制。提升专业人才素养。充分挖掘政治工作基础数据的潜在价值,需要培养既懂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又通晓数据应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要大力培养数据建设团队,遴选数据专业人才,走开军民融合、合作共育路子。要积极开展大数据等前沿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坚持在基础数据建设实践中积累经验、拓展能力、锻炼队伍。

猜你喜欢

基础指标政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