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法律基础的基础性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2020-11-30王兴隆

法制博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基础课基础法治

王兴隆

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上好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最先接触的思政课。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讲好法律基础,最重要的是坚持法律基础的基础性。

一、法律基础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一)不要把法律基础课上成法律专业课

讲授法律基础课经常容易不自觉讲成法律专业课,尤其是对具有法学背景的教师更容易有此问题。但是须知法律是一门需要长期专业训练的学科,许多在法律老师看来浅显易懂的专业问题其实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理解还是很有难度的。一些老师也容易受个人主观喜好的影响对法律基础课进行切割,如对刑法比较专业的老师会花很多时间给学生讲授刑法案例及知识,对民法感兴趣的老师喜欢普及民法知识,这在实践上都是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应该避免。

(二)不要把法律基础课的地位弱化

由于法律基础在教材的最后一章,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前面知识占用学时较多而法律部分学时不足的情况。个别教师由于没有法学背景,会有意弱化法律部分的讲授。教材编写体例使法律独立成章,但也造成了法律部分与思想道德部分相比的弱势地位,一些老师和同学会主观的弱化法律基础的地位。

(三)讲授法律基础课太过基础

法律基础课并不是不重要,恰相反,法律素质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法律知识庞杂而专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学习其核心和基础部分,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学教育。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容易照本宣科,不能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讲解,讲授太过基础是对法律基础的误解。

二、法律基础的基础性依据

(一)内容基础。在内容上,法律基础主要通过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介绍,阐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法治思维,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法律基础更多的是传达一种法治理念,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二)定位基础。法律基础教学面向全体大学生,教学目标是使新时代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与专业法科学生相比,大学生学习的是最基础的知识。通过法律基础的学习,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对宪法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办事。

三、法律基础部分的讲授建议

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是一个再加工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

(一)明确教学目的,粗中有细。法律基础在内容上总体是粗线条的,是结构性的。教学中要把握这种特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主要目标是介绍清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历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白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西方模式,立足中国实际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

(二)牢牢抓住宪法这个核心开展教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法律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对我国宪法发展过程、地位原则及其基本内容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三)通过典型案例深化法律认知。法律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深化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步养成对法律的关注,逐步积累法律素材和经典案例,如2020年民法典的出台就是很好的法学素材。

四、教学中对法律基础性的拓展

(一)注重思维启发。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感性的、模糊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育,让学生主动思考,法理不外乎是对现实生活的逻辑整理和升华,打通从感性思维到理性判断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学会用法律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要避免灌输式教育,告诉学生是什么不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更加有效。如对待西方法律的态度,通过启发性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中国的法律必须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体现中国特色,走中国道路。

(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限的学时不可能让学生对法律有多么深入的理解,法律基础的意义在于给学生开启通向学习和关注法律的大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引导他们在大学生活以及其后的人生中自觉的关注法律和学习法律,做新时代的具有法律素养的公民。培养对法律的兴趣可以有多重途径,最重要的找到兴趣点,如学生观看律政剧中的某种崇拜,教师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生活经验的某种示范,对中西法律异同的比较,对现实法律问题的思考,对国家法治进程的关注等。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法律基础便达到了教学效果。

(三)关注现实生活。法律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它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些法律案例总是引发全社会探讨和思考,如青少年犯罪所引发的刑事责任年龄之争,扫黑除恶所揭露的一些黑恶势力犯罪,民法典出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等。法律的这种现实性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和掌握法律的重要性。法律基础教学要回应学生的这种期盼,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

五、基础课教师提升教学途径方法

法律基础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薄弱点。法律是专业性知识,对非专业教师有较高难度,必须通过学习来提升法律知识储备:

(一)通过集中的专业培训提升。近年来,随着法律在生活中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涌现出了一批专门深耕法律知识的思政课教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基础课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使基础课教师可以近距离的学习和深刻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使基础课教师对法律部分的理解尤其是难点问题有了很好的解答。

(二)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提升。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把法律基础部分的难点摆出来,有针对性的重点突破,形成共识。各位教师畅谈自己在法律教学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分享经典案例,使教学资源互联互通,达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要多向具有法学背景的教师取长补短,可在教研室内部成立一个法律基础组,专门研究法律基础相关问题,对全体基础课教师做专业帮扶。

(三)加强对法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再加工。教学是一个经验性工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逐步养成对法律知识的关注,尤其是对领导人关于法律的讲话、国家法治进程、热点法律事件、两高法律动态等要有重点关注。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年轻教师要善于学习。

六、法律基础教学效能评价

教师教学水平的成效最终必须通过学生来证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呈现具有长期性。我们不能单单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从学生的日程言行甚至通过一生来衡量,而这种衡量是长期的,因而这种教学效能评价更加具有难度。法律基础的教学成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观测:

(一)尊法是前提

当今时代法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大学生而言,法律素质成为基本素质。尊重法律要求把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法治是社会关系和秩序的保障。尊重法律意味着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没有法外之地。公民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动。

(二)学法是途径

法律素养不是自动养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的。通过法律基础课,激发学生对法律的热爱是评价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法学常识,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基础课就是打开学生关注法律大门的钥匙,学习法律的过程是一个了解法律、参与法律的积极活动。

(三)守法是责任

一个健康的有序的社会,必然是社会大多数公民都守法的社会。守法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守法,不仅仅意味着不犯法,同时也意味着公民能积极地去遵守法律。法律有对违法犯罪的惩罚,这种守法是被动的。法律还有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以及一些义务的要求,公民要积极地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对大学生而言,要以更高要求来守法,做新时代的懂法的公民。

(四)用法是目的

衡量法律基础教学的最终指标要落实到法律的运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与法律相关的现实问题,能够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变得越来越重要。法律的运用是主动的、积极的,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同非法行为作斗争。

总之,坚持法律基础的基础性要求基础课教师通过法律基础教学,打开大学生通向法律的大门,启迪他们不断学习,做新时代的有法律素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基础课基础法治
“不等式”基础巩固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整式”基础巩固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