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一年两次征兵应注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2020-11-30孙永钰

国防 2020年3期
关键词:兵役战斗力部队

孙永钰

内容提要:推行一年两次征兵,是深化兵役政策制度改革的战略举措,对于提高兵员征集质量、促进征兵工作转型发展、提升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着眼容易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把握、综合应对。一要合理确定兵员征集重点对象;二要常态化设置征兵工作机构;三要探索实行大学生兵员精准征集路子;四要切实改进新兵入伍训练模式。

推行一年两次征兵,是深化兵役政策制度改革的战略举措,对于提高兵员征集质量、促进征兵工作转型发展、提升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兵员征集对象

矛盾问题:实行一年两次征兵,可能会出现两次应征人数“冷热不均”的现象,与部队兵员需求产生矛盾,给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带来一定影响。

对策措施:应着眼兵员征集主阵地已逐步转向高等院校的现实情况,在科学区分兵员征集时间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兵员征集重点对象,最大限度吸引优秀大学生参军入伍。根据全国征兵网公布的相关信息,男兵上半年应征报名时间为1月10日至2月15日,下半年应征报名时间为4月1日至8月15日。结合这样两个报名时间段,上半年征集对象主要应为大学专科应届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及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会青年;下半年征集对象主要应为高中毕业班学生、大一新生及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

主要考虑:有利于分阶段、多批次征集优质兵员。上半年,1~2月这个时间段,正值学生放寒假返乡过春节,且大学专科毕业班学生大多已进行完论文答辩、有的正在相关单位实习;未就业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和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会青年,他们正处在找工作或创业的人生十字路口。此时,兵员数量充足、便于宣传发动。因此,上半年征兵,可以将大学专科应届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等确定为重点征集对象。下半年,7~9月这个时间段,高中毕业班学生已经毕业,且大部分被各高校录取,他们思想活跃,上进心强,有的还对军营充满好奇、十分向往,是宣传发动的主要对象;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有的正在寻找工作单位、有的正处在考研和就业的“犹豫期”,他们专业知识扎实且所学的不少专业军民通用性较强,也是宣传发动的主要对象。因此,下半年征兵,可以将大一新生、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等确定为重点征集对象。

二、关于兵役机构设置

矛盾问题:实行一年两次征兵,兵役机关和地方相关部门的工作量也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增加,现行临时抽组军地人员集中办公的模式办法,与征兵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

对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出台政策制度,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为常设工作机构,纳入政府编制序列,并重点对其职能任务和经费保障等作出明确规范;地方政府层面要强化辖区高校征兵主阵地作用,对高校征兵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作出刚性规定,确保征兵机构常态化、正规化运行,征兵人员专业化、专职化履职。

主要考虑:有利于征兵工作高效运行。据对相关省军区调研,一些单位负责人普遍感到,实行一年两次征兵,工作任务增多、时间跨度拉长,各级兵役机关都将面临任务重、人员少的现实矛盾,客观需要地方相关部门全程参与、全力配合,共同完成征兵任务。因此,常态化设置兵役机构,能够有效改变现行征兵工作机构临时组建、人员仓促上阵的现状,有利于形成“人员专职、工作专业、精力专一”的良好工作局面,是确保一年两次征兵高效运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关于兵员征集方式

矛盾问题:推行一年两次征兵的主要目的,就是征集更多高素质青年入伍,提升部队战斗力水平。但由于现行征集方式过于粗放,特别是征接双方未就大学生兵员征集和补入问题进行充分对接,导致不少大学生入伍后学非所用,影响了部队战斗力建设。

对策措施:改进直招士官、定向培养士官方式方法,适当扩大直招和定向培养的数量,探索走开在部队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先行实施精准征集、而后逐步推开的兵员征集方法路径。具体实施办法:部队(用人单位)根据士兵岗位职能需求,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士兵的政治、身体、文化、专业等条件制定精确量化的指标体系;兵役机关(送人单位)组织潜力调查摸底,精准掌握辖区内兵员潜力底数;国防部征兵办公室(组织方)负责组织供需双方有效对接,科学制订征兵计划,将具体任务统一下达至各省级兵役机关。省域各级兵役机关根据本单位征兵任务数量和辖区兵员潜力状况,按照部队提出的专业和岗位需求,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对口输送到部队,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人岗相符,人尽其才。

主要考虑:有利于新兵尽快胜任新岗位、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据对相关部队调研,部队干部骨干普遍反映,“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只有让高学历士兵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才能使地方院校的“高学历”真正成为矢志强军的“高素质”,有力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高水平”发展。

四、关于新兵入伍训练模式

矛盾问题:目前,新兵入伍训练多数是采取临时抽调训练骨干、临时组建新训机构的模式。客观上看,这种新训模式已经对部队正常训练造成了一定影响,实行一年两次征兵后,这类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大,亟须从顶层设计上尽快加以改进。

对策措施:统筹规划新兵入伍训练机构,专司新兵共同课目训练任务,切实改进现有新兵入伍训练模式。训练机构编制应单独设立,建设规模依据部队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战区为单位,区分军兵种特点,结合各单位兵员征集数量,在对现有训练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充实完善的基础上,搞好拟新建机构的调研论证、规划计划,努力做到既不浪费现有训练资源、又能满足新训任务需求。

主要考虑:有利于部队更加集中精力聚焦练兵备战主责主业。据对相关部队调研,大家普遍认为,每年新兵训练,部队都要抽调部分干部骨干担负新训任务,导致这些干部骨干少则3个月、多则6个月不在岗不在位,实行两次征兵后,干部骨干不在岗不在位的时间更长,必将给部队正常训练带来较大冲击。因此,适应一年两次征兵乃至今后一年多次征兵形势发展需要,应加快从制度层面规范新兵训练基地建设,明确编制等级、职能任务、各项保障等,探索走开新兵共同课目训练基地化发展路子,推动部队始终保持齐装满员、战斗力接续提升。

猜你喜欢

兵役战斗力部队
俄部队军演
2021年度全国兵役登记工作启动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儿在部队又立功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社会版(十一)
体育少年“战斗力”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