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特立与图书馆的故事

2020-11-30杨庆怀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徐特立藏书湖南省

★杨庆怀

徐特立是革命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

创造条件也要办好图书馆、图书室

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徐特立特别重视学校的图书馆、图书室的建设,并将之作为办好学校,搞好教学、科研和生产,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他认为学校教室、宿舍等设施可以简陋,但图书馆、图书室绝不可简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把图书馆、图书室办好。他在任长沙女师校长时,就艰苦办学,多方筹措经费办起了图书馆和阅览室。他从繁忙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抽身,具体指导和督促图书报刊的及时装订与管理,其对图书报刊等文献资料的重视可见一斑。

徐特立是一个卓越的教育家,对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很深的认知。之所以一贯重视学校的图书资料工作,主要是由于他认为图书资料在教育活动和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足够的图书资料,任何教育活动和科学研究都无法进行。他认为:“实践第一,书本第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可以不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书越多越好。”

中央苏区时期,经济文化基础落后,又处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创办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殊为不易。但徐特立没有畏难,而是想方设法推动苏区图书馆建设。徐特立创办图书馆,积极依靠群众力量,广泛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采取的是众筹共享的模式;图书馆服务采取俱乐部形式,也就是会员制形式;基础设施如馆舍方面,多利用祠堂庙宇和没收的地主房屋。

书刊和设备的采购经费大多来自俱乐部成员的捐赠,比如当时毛泽东就把每月50元的生活费捐赠出来,支持图书馆建设。广大干部和群众也纷纷响应。在发动干部群众积极捐赠图书的同时,一些从地主土豪家中收缴的图书也有效缓解了书报供不应求的问题。红军每打下一座城市,徐特立都要嘱咐战士们除了收集报纸,还要设法收集一批书。

战略转移时,徐特立让警卫员将图书分类打包,小包由战士背着,大包则让马驮着,开展战争年代的“流动图书馆”服务,战士们称之为“马背图书馆”。“马背图书馆”为艰苦战争岁月中的红军队伍,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滋养。

长征路上多方收集保护图书

1934年长征开始时,徐特立57岁,是长征队伍中年纪最长的同志。出发时,他什么行李都愿精简,唯独精选的十几本书不愿丢下。他说:“这些书背在背上是重了一些,但是它所能产生的力量绝不止这一点点。”留守中央苏区的瞿秋白理解徐特立的心情,将自己乘骑的一匹马送给他,并让饲养员跟着徐特立一起长征。但是在长征途中,徐特立多数时间都是自己拄着拐杖、背着行李、跟着队伍步行,而把马让给伤病员骑。长征两万五千里,他骑马的路程不超过两千里。漫漫长征路,上有国民党飞机滋扰,下有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在那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徐特立依然舍不得将图书丢弃。

徐特立爱书成痴。每次行军,他都一边走路,一边留心把沿途能搜寻到的书一本一本放进自己的包袱里。只要听到哪里打土豪,他总要挤出时间走一趟,看看能否从土豪家中收集一些书籍。

1935年1月初,红军到达遵义。在工作之余,徐特立四处走访,专注于保护遵义的知名文化人士和图书文物。当时,徐特立与红军干部休养连的谢觉哉、董必武、邓颖超、贺子珍等同志一起住在遵义老城一个叫“老中”的地方。每天,徐特立都早出晚归,在向导的带领下,到遵义城的书香人家去查看图书。在这些读书人家里,徐特立发现了很多有关遵义的著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地方文献,如《遵义府志》《续遵义府志》以及当时遵义地方名士的著述等。

与此同时,徐特立还收集到了具有文献史料价值的“三通”(即《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他知道毛泽东正在找“三通”,立即遣人把这些经典著作送到毛泽东那里。通过不断搜寻,徐特立发现遵义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民间藏书颇丰,于是就在当地文庙设置图书馆一座,将红军打土豪收集到的珍贵图书保存于此。后来,这些被徐特立集中保存起来的珍贵书籍,曾一度落入国民党军队之手。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图书又有幸被调拨到了当地图书馆保存。

心系家乡图书馆事业

1949年8月5日,湖南宣告和平解放。湖南和平解放前夕,湖南全省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总藏书仅37万册。这些图书馆经费常年无着落,馆舍狭小破旧,门庭冷落。如湖南省图书馆曾四处躲避战火,图书辗转多地,对外服务几乎停滞。湖南和平解放后,省委、省政府在经济困难、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加强湖南省图书馆的建设。1953年前后,省里在搞好湖南省图书馆接管工作的同时,对湖南省图书馆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办馆方向等进行了改革,图书馆开始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逐渐步入正轨。

湖南和平解放后,徐特立也多次回到家乡并到湖南省图书馆视察,关心和支持湖南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954年,省里根据徐特立的建议,将南岳图书馆的珍贵古籍拨交湖南省图书馆管理,以加强文献保护力度,提高文献使用效能。1957年前后,省文管会又将收缴和征集的30万册珍贵古籍移交湖南省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图书馆仅有6间狭小的教室;195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投资为湖南省图书馆新建阅览、展览大楼28 0 0 余平方米。195 6 年,在全国人大代表田汉、翦伯赞等同志的促动下,省委、省政府又决定为省馆建330 0 余平方米的书库。湖南省图书馆的服务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令徐特立可以含笑九泉的是,在他逝世10多年后,他丰富的藏书运抵家乡,惠及湖湘。

1983年3月12日凌晨,经徐特立生前的秘书徐乾协调,徐特立个人藏书在中共中央组织部、湖南省文化局等部门、单位有关同志的安排下,运抵长沙。1983年3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在湘江宾馆举行了隆重的徐特立同志藏书接收仪式,湖南省图书馆时任馆长周德辉、副馆长何之光等代表湖南省图书馆接收徐特立藏书并致辞感谢。

接收仪式后,湖南省图书馆在3月15日到20日,举行了徐特立藏书展览,后将藏书保存在善本书库,随后又开辟了徐特立藏书阅览室,专室保管。徐特立的这批藏书,共有1.58万余册,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另外还有一批珍贵的手稿、批注,个人收藏的标本、文具、实验器材等。其中,古籍线装书5000余册,新旧平装书5600多册,外文(主要为日文)书3000余册,报刊1800册。

猜你喜欢

徐特立藏书湖南省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伦明藏书思想比较研究
小毛驴藏书
湖南省艺术创作规划审稿会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七十老将水中舞
我国人均藏书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