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孙子创新精神谈孙子研究创新发展

2020-11-30

孙子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孙子研究

创新是《孙子兵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6000 余字的《孙子兵法》无处不闪现着创新的光辉。顺应春秋末期大变革的时代要求,孙子创造性地提出了“兵者诡道”“兵以诈立”等用兵理论,并在总结前人用兵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军事理论体系,构建起了中国传统兵学理论的殿堂。

一、孙子创新精神的主要体现

孙子的创新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变”字。“变”即变通、权变。《孙子兵法》中有专门阐述机变、权变的《九变篇》。九变,言战场变数之多,故用兵须机动灵活、随机应变。以变应变,灵活机动,贯穿于《孙子兵法》的始终。孙子在《九变篇》提出,用兵要“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为了达到敌变我变、随机应变,君主的话也可以暂时不听:“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孙子具有开拓精神的创举。

用兵既要知常,更要知变。孙子“兵者诡道”的论述,就是对春秋礼兵制度的全面创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用兵理论。孙子的“诡道十二法”,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就是根据敌方的情势,主动求变,示敌假象,诱敌上当。孙子所赞赏的“善用兵者”“善战者”“智将”“知兵之将”等,都是以战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敌情采取灵活恰当的对策,始终牢牢掌控着战场上的主动权。“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孙子的创新精神,体现在用兵作战的策略上就是“奇正”。孙子在《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一般的作战规律,都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用敌人想不到的战法,“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打击敌人,这就是孙子的“奇正”策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是善于用“奇”的著名战例。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奇正”相生,“四渡赤水”,使三万红军摆脱了蒋介石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善用“奇正”的典范。

2500年前的孙子以一部《孙子兵法》开创了中国兵学和军事谋略学的新篇章。他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激励了历史上一大批军事人才竞相展露才华。我们今天专门从事孙子文化研究工作,更应该汲取《孙子兵法》智慧,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用孙子的创新精神推动孙子文化研究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二、孙子文化研究创新发展对策

孙子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打开了我们追求创新的开关,开启了我们思维方式的另一扇大门,为人们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支点。我们作为孙子文化研究人,更应该善于捕捉蕴含在《孙子兵法》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结合现代社会的新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孙子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孙子学术研究创新,载体和形式创新是重点

《孙子兵法》的学术研究,自2500年前诞生以来就从未中断,历朝历代对《孙子兵法》都有编写、注释和研究。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不仅著有《孙子略解》《续孙子兵法》《兵法摘要》等,还亲自为《孙子兵法》作注解,是流传至今注释《孙子兵法》的第一人,对《孙子兵法》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隋唐五代是《孙子兵法》注释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注解《孙子兵法》之书非常多,宋人辑的《十一家注孙子》中,唐人就占了五家。宋神宗元丰年间,则是将《孙子兵法》在内的七部兵书合编为一,取名《武经七书》。明清两代更是《孙子兵法》疏解、阐发和考据的大丰收时期,涌现出王阳明、戚继光、茅元仪、孙星衍等一大批研究大师。其中,戚继光可以说是大胆创新《孙子兵法》的典范;茅元仪一句“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更成为概括《孙子兵法》的千古绝唱。

在《孙子兵法》学术研究特别是文本研究上,应该说当代人已经很难超越古人。但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有许多前人无法比拟的学术研究环境和条件,比如,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发达的信息传播方式,等等,这些都是以前任何时代比不了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规律使然、基因使然、时代使然、趋势使然。我们这个时代的研究人员尤其是孙子文化专业人员,应该抓住当前中华文明大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好各种研究环境和优越条件,在孙子文化研究的载体和形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真正发挥这些载体和平台的作用。

(1)建立稳固的孙子文化研究专家智库。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人才,想方设法笼络人才,利用人才,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不断发掘人才,组建提供决策服务的智库。搞孙子文化研究也是一样,山东孙子研究会已经组建了一定规模的专家委员会,今后主要是如何使用好这些专家,发挥好这些专家的作用,同时注重后继人才的培养。在专家智库的建设上,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发挥高校、科研单位人才密集的优势,注重加强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借助他们的教育教学科研设备和雄厚的学术研究力量,通过成立孙子研究院、孙子文化研究中心等方式,组建孙子文化研究智库,重点在孙子文化典籍的研究、整理和出版方面寻求突破;二是注重智库的人才梯队建设,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吸纳有能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才进入智库,力促年轻研究人员快速成长,为孙子文化研究储备专业人才。

(2)打造高端孙子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孙子文化研究向来有良好的世界学术交流基础,比如,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山东孙子研究会、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等,联合各地孙子文化研究机构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开展的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成果奖评奖、海峡两岸孙子文化论坛暨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孙子文化旅游节孙子文化论坛、赢秦文化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下一步,借鉴孙子的“奇正”思想,在巩固好现有学术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在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实现扩展。一是横向上,加强与国内外其他类别学术研究机构的沟通联系,如中国先秦史学会等,不同类别研究组织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实现共融共通,协同发展。二是纵向上,做好重点研究书籍、期刊的编印工作。山东孙子研究会主办的《孙子研究》期刊,是目前唯一有国家正式刊号的孙子文化研究专业期刊,编辑出版和正式发行这些年来,对孙子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孙子文化研究工作的推动,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面对《孙子研究》期刊出版发行中遇到的困难,要学习孙子的创新精神,大胆求“变”,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持续发展的路子。

(3)深化孙子文化产业开发。任何研究成果都有一个现实转化的问题,孙子文化也不例外。孙子文化研究成果如何落地、落户,产业化是重要支撑点。事实证明,实施产业开发是最便捷、最省力也是最管用的一条路子。首先,做好与旅游的结合,走大旅游产业融合一体化路子,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这一方面,广饶的孙子文化旅游区孙子文化园、惠民的孙子兵法城、苏州的穹窿山和孙武纪念园等,都提供了一些成功的案列。其次,将孙子文化融入现代服务业,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孙子文化产业体系。比如,开展孙子文化教育培训,借鉴“孔子学院”的做法建设“孙子学院”“孙子商学院”等,开设孙子谋略与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打造世界知名、人人向往的高端人才培训机构。开展校外培训基地建设,建设研学游基地、军事院校的外训基地、拓展培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

(二)孙子文化宣传普及,“六进”活动是核心

《孙子兵法》诞生于春秋末期,很快在战国时期得到普及。据《韩非子·五蠹》载:“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孙子兵法》逐渐被束之高阁,成为官家垄断的一门学问。《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得不到发挥,其“治生产”做事情的功用也不得施展。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挖掘《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发挥《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价值,即所谓孙子文化“治生产”做事情的功用呢?关键是做好孙子文化的宣传普及,推进兵学文化资源社会共享。做好孙子文化的宣传普及,一方面重视孙子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发挥新闻主媒体作用,打造品牌栏目,进行正规化、常态化宣传,这一点固然重要;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拓展孙子兵学文化研究普及的载体形式和方法渠道,这一点也很重要。但还有一点同样重要,那就是借鉴孙子的创新精神,开展孙子文化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军营“六进”活动,开辟“兵学大讲堂”等科普宣传,举办孙子文化知识竞赛等,这些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宣传普及方式,也是我们从事孙子文化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所应该担当的时代责任。

(1)孙子文化进校园要“从娃娃抓起”。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灌输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许多大学,特别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孙子兵法》课程,通过必修、选修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读通弄懂孙子的智慧。目前,孙子文化进校园的薄弱环节出在中小学校。《孙子兵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学习孙子文化能使孩子从中汲取思想力量,借用古人智慧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娃娃抓起。”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这些年持续推进孙子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前不久笔者参观苏州市相城区实验小学的“孙子文化课程基地”,感受到孙子文化确实应该“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阶段就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孙子文化的种子。

(2)孙子文化进企业要创新形式。《孙子兵法》是一部以“军事为形、文化为魂、智慧为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特别是《孙子兵法》蕴含的谋略思想、哲学思想等,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兴起的“兵法经营学派”就证实了这一现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等环节极像战场,故有“商场如战场”的说法。事实证明,企业的领导者、决策者、管理层,甚至是普通员工,学一些《孙子兵法》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上海交通大学干部教育学院教研部主任颜廷录先生创办的“兵法管理大本营”电视访谈节目,10月27日首次走进山东皓宇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录制第一期并在全国网络媒体播出,为孙子文化进企业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这种尝试和创新,相比较孙子文化的厚重、谋略思想的深邃,还远远不够。

(3)孙子文化进机关要抓住培训这个关键点。将《孙子兵法》和孙子文化列入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培训内容,利用《孙子兵法》的谋略智慧和哲学思想,丰富领导和机关干部的思想,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补充和素质提升。孙子文化进机关的关键点在于,各级党校和机关人员培训中,是否有意愿加入《孙子兵法》和孙子文化的内容。目前与孙子文化相关的一些地区,在党校和机关人员的培训中已经增加了孙子文化的内容,全国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各级孙子研究机构和组织,应该在推动孙子文化进机关这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三)提高全民国防素质,军民融合是关键

孙子的“安国全军”思想即整体国家安全观,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500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就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主张。文武兼备向来是治国安邦的标配。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重武轻文”,没多久就亡了国;宋朝“重文抑武”,长期遭受外族入侵,战乱不断。《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历史的教训非常深刻。一个国家在世界的话语权,是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成正比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孙子文化中的兵学思想精华,努力提高全民国防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军地携手共建,军民融合发展。在这一方面,深圳市孙子兵法研究会的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该会成立以来,致力于军民融合和孙子文化普及,创办《兵者天地》、“讲武堂”等,倡树全民国防意识。2015年联合深圳市警备区,成立了深圳市国防教育促进会,设立了全民国防日,举办了三届“全民军事体育挑战赛”,推动了军民融合和孙子文化普及,促进了全民国防教育的开展。实践证明,全民国防教育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民众参与国家治理的需要。我们孙子文化研究人有责任发挥好这一领域的作用,主动联系当地驻军、人武部和军事院校,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孙子兵学的路子,为传统兵学服务于现代国防做出贡献。

2.建设并利用好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国防教育基地可以传承和发展孙子文化,培植文武并重的战略文化基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最终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防教育基地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可以寓国防教育于休闲娱乐和参观游览,因此很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由于孙子文化独特的兵学文化性质,几乎所有的孙子文化研究机构、孙子文化设施、孙子文化旅游景区等,都可以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我们孙子文化研究人所在的这些区域,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在全民国防教育、军民深度融合、孙子文化研究创新中做出表率。广饶孙子文化旅游区孙子文化园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持续推动孙子文化研学游活动,2019年以来接待全国各地研学游客已达60 万人次。2019年12月孙子文化旅游区完成改制,从2020年1月正式实施。改制后的孙子文化旅游区将以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起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服务更加贴近游客和市场,内涵更加贴近孙子文化和国防,不断提质增效,完善自我,在做大做强孙子兵学文化、推动孙子文化研究创新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孙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孙子兵法》组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2021年学术年会在济南举行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孙子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