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途径分析

2020-11-30王凯红

法制博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培育法治法律

王凯红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2

在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加快下,人们对法律的认知逐渐完善。因此,我国想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要从全民的法律意识入手,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培育其法治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身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教育、职业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促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之中,能够发自内心的认同法治,从而尊重法律、信仰法律。

一、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法治精神作为法治的核心要素,法的精神就是法律制度的灵魂,决定与支配着法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指引并制约着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安排。因此,可以说法治精神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国家的层面上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看,提倡平等、自由与公正;从公民层面上看,提倡爱国、敬业与诚信[1]。所以说法治精神就是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及法律信仰等形成的复合体,集中体现出宪法与法律的权威,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精神培育具有很大的实质性作用。

首先,通过开展法律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并信仰法律,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宪法与法律权威,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对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在高职院校之中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进一步预防、减少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发生,促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御不良的思想,确保其健康成长、成才。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是希望,只有具备法治精神的学生,才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最终推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进程。

二、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法治教育的重视

1.因材施教

在高职院校的法治精神培育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不同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法治精神的宣传与教育,逐渐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与法律素质。由于目前的学生其基础学习能力较差,很难在学习之中长时间集中精力,甚至存在对学习的抵触、消极的态度,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法律的乐趣,认识到法律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以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2]。同时教师将法治精神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效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强培育的效果。

2.开展教师培训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之中,虽然普遍的学历水平较高,并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足。因此,想要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就要从教师入手,开展对教师的法律培训活动,引导全体教职工去学习法律知识,尤其是对后勤人员也要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通过长期的教育,帮助其逐渐树立法治精神,最终为学生创设出充分法治精神的生活环境,为高职院校的更好培育奠定基础。

3.弘扬法治精神

想要提升对学生的法治精神培育效果,就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阶级带头去弘扬法治精神,能够将其主动融入到自身的行为之中,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首先,领导者要积极去学习法律的知识,领悟法律的精神与价值,尤其是宪法、党章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等方面知识的积累,学会培养优秀党员的法律素质的方法,为依法治校做好铺垫[3]。其次,对于教育法规、劳动法规及国家宪法的教育,也要不断加强,通过领导干部的榜样力量,身先士卒的遵守法律法规,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决策、工作,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去影响广大师生。

(二)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从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来说,其良好的氛围是前提,更是培育成功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文化校园氛围,将法治文化与其他文化充分的融合,包括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等的结合,为学生建立充满法治精神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不断的熏陶与感染之中,逐渐树立起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权威的尊重意识[4]。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法治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建设法治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比如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栏、校报的宣传功能等等,让法治精神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之中。

此外,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出法学院、法律社团及法治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去积极探讨法治学校建设的新规律、新方法,不断丰富法治文化理论,以便更好的指导学校的法治实践。并且定期开展多样化的法治文化活动、文艺活动等等,让法治精神根植在学生的世界之中,最终增强高职院校法治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三)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

法律是国之重器,高职院校想要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就要从各项规章制度之中体现法治精神,确保内容的合理、程序的合法,促使师生信服且认同。首先,学校的章程是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更是学校规范化管理、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所拟定,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各项权利,同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彰显法治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以熏陶。

其次,在当下的高职院校党团、社会活动之中,需要展现出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自由权利。因此对于团体的内部规章制度制订时,要以民主表决的形式开展,去充分调动起个体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制度的凝聚力[5]。此外,高职院校要紧贴学生的专业增设相关的法律类的选修课程,去强化学生的法治精神。

(四)拓宽学生法律实践渠道

法治精神不仅是空洞的口号,更是法治实践奉行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因此,在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过程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将法治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去强化学生的法治精神及境界,还需要通过法律事务的参与与实践,真正将法治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要拓宽学生法治实践的渠道,比如在校内加强学生的法律行为主体意识,鼓励其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治理决策之中,提出个人的意见与建议,促使学生能够更加自觉遵守法律;以及开展“模拟法庭”、“法治小品表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让学生学会以法治思维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或者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的一些法律活动,比如法院审判的旁听,去深化学生对法治精神的领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知法、懂法、遵法与守法,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与价值观。因此只有学生真正体验到法律知识的运用,才能更加认同法制教育,以便实现学生的法治精神建立。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正确的法治观,以便学生以法治思维去解决生活问题,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通过高职院校管理者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法治精神培育方案,不断为学生渗透法律知识,让法治精神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之中,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法律的重要性,最终成为一名知法、遵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猜你喜欢

培育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